大学生创业论文

时间:2023-07-20 13:24:39 创业指南 我要投稿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15篇【精】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15篇【精】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1

  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基本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诉诸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责任力养成的教育目的取向;二是选必结合、内外兼顾的教育资源建构取向;三是身心体悟、思—学—练并举的教育实施取向;四是专兼结合、教研修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取向;五是“大显身手”兼“小试牛刀”的创业教育评估取向。大学生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应当遵循实际、有的放矢地展开。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精神;责任力;体悟

  大学生创业教育素质和水平高低与否,高校创业教育质量如何归根结底取决于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即对于创业教育目标、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创业教育实施与实训、创业教育师资建设以及创业教育结果评估等方面的价值诉求。基于此,我们将围绕大学生创业教育基本价值取向展开理论研析,并据此思考在何种方面展开具体实施以利于创业教育在高校的价值实现。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责任力———创业教育目标取向

  在实际的创业教育中,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中,对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创业相关知识的完善都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但是这恰恰反映当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所在,即并没有区分真正的教育目的和价值诉求。我们认为,从创业教育的长久成效以及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需求来看,创业教育真正的价值取向并不应该是实际的创业知识、技能的多寡与高低,也并不应该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直接效益的可观与否,而应该是创业教育所带给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充实以及基本的创业涵养,尤其在创业进取心、责任心、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可持续实现,而这些才是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可以坚持到最后的创业利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取向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激发和培育;另一方面,是对大学生创业责任力的锻造。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内涵是丰富的,这里包含创业的意识、创业的勇气、创业的执着等创业品质。大学生创业责任力包含其自身对创业本身的认真理解,对创业使命的坚持和维护,对创业路程的充分准备以及对创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或是各种结果的坦然接纳和勇于承担。坚持创业教育在以上两方面的价值诉求:一是杜绝为了创业教育而创业教育的功利教育取向,使创业教育立足于真正的教育现实需求;二是端正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目的偏颇问题,从偏重于结果转向偏重于过程,从偏重于物的发挥转向于对创业教育中人的人本关怀,重视创业教育中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有利于其可持续的创业品质的教育,而不是一蹴而就对未来不知所以然的应付性教育。总之,诉诸创业精神和创业责任力的创业教育关注的是创业素质中的软实力,培养的是适应性的创业人才而不是创业“技师”。

  二、选必结合、内外兼顾———创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构

  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多以进行相关创业课程为路径,而这些课程多以选修课程形式出现。创业教育的课程资源多以间接经验来实现,实现场所也多是学校里的课堂教学。而我们以为,如果充分考虑到创业教育的价值,考虑到创业素质对于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着必要的意义,那么就有充分理由引进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并且发挥相关学科的创业引导价值,实现创业教育课程的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有机结合的课程建设。必修的创业教育课程可以围绕大学生创业理念、国内外既有的较为成熟的创业文化和创业经验、创业模拟与训练等维度展开具体的课程开发和建设,这些课程的选择和建设既符合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也符合学校作为创业教育重要实施主体的教育使命和能力水平。而诉诸大学生创业理念、创业精神、创业兴趣培养等方面的必修课程应当有机结合符合各学科特色的创业知识课程、体现大学生创业兴致的创业技能训练等选修课程,这样才能实现创业教育课程的灵活建设,在设置创业课程时也有更多的创新空间。除了实现创业教育课程必修与选修的结合与兼修,还应侧重校内外创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认为,主要的课程开发和资源建构在校内侧重于校园创业文化、风气、制度以及人际环境等方面的重视与运用;在校外则主要在于对能够与学校建立友好创业教育合作的企业、公司、工厂等各个部门建立流畅的互动往来,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的硬素质和软实力的需求变化,以及对不同学科所需求的创业者的基本技能与要求的信息供应和技能支持。而这些对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本领、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力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看来,大学生创业课程的建设应当在发挥既有课程功能的基础上,既要开发出适合于各门学科创业人才品质要求的必修创业课程,也要走出校门,挖掘有利于拓宽大学生创业视野,避免闭门造车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动态课程资源,这样才能做到稳定与灵活的课堂教学资源建构和校内与校外“里应外合”的创业课程建构格局。但是,还需指出的事实是,目前诸多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创业教育课程尚未形成系统、专项和完善的建构体系,存在“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课程建设的“虚假繁荣”现象,真正的事实是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既不能为经营管理类选修课程所代替,也不能为就业指导课程中的零星创业内容所取缔,更不是几位企业家的几次创业讲座所能顶替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建构仍然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三、身心体悟、思—学—练并举———创业教育的实施取向

  作为一种诉诸创业素质养成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的实施更趋向于实践教学,即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完成相关课程,引导、帮助大学生在行动中培养自己的创业品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创业教育教学中,重视实践不能单独体现在重视实际的技能训练或练习,更需要强化的是对创业理念、创业行动的真实体验。停留于形式的实践不能达到真正的创业教育目的',只有侧重于大脑与心灵的课程体验,才有助于真正的创业素养的形成。我们以为,这种身心体悟的课程实施首先应来自教育者的教学方式的恰当选择;其次来自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的互动行为,这种互动应当是基于活动体验和行动反思的;最后来自学生在创业教育课程学习、创业实践的模拟与实战等方面的切实反思,对创业理念、创业知识结构的思考与研究。简言之,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师生皆能以身试训、用心体悟便是最优化的创业教育实施。高校创业教育在实施中除了重视师生身心体悟的教育方式,还有必要高度重视思、学、练并举的教学互动价值。思,即教师和学生能够以创业教育目的为导向,及时有效反思教学中自身在创业知识结构方面的不足、在创业技能与能力方面存在的可能性突破以及在创业态度、理念、文化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对其归因。学,即教师和学生以创业教育课程为媒介,通过自修来完善自己的教学基础,并善于实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相长。练,即教师和学生能够教学生巧和学以致用。教师通过课程训练和创业教育实训使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学生通过必要的课内外训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既懂得对专业理论的行动化处理,也知晓对创业实践的创业技术调整。创业教育课程实施追求思、学、练的有机合一,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思是前提,更是贯穿整个创业教育过程的理性线索;学是核心,是以思为基础,反作用于思的过程性要素;练是必要条件,是思有所指、学有所成的参照性指标。我们以为,能够实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取向应当充分考量以上基本价值取向,即身心投入的教育体验和思、学、练合一的实施方式。

  四、专兼结合、教研修一体———创业教育团队的建设取向

  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与水平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便是高校的创业教育师资。换句话说,高校创业教育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品质表现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形成和创业实力的实现。目前,在一些高校尚不具备专门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团队,在实际的创业教育师资水平及表现方面有以下三种现实情况:第一,身为创业教育教师,但是并没有任何创业经历和实战经验,这类教师群体在实际的创业教育中多以其在其他普通课程中的教育风格和教学面貌出现;第二,具有实训资格的创业教育课程讲师,这一类教师群体虽然具有培训认定资格,但是在专业理论和创业经历方面依然有所欠缺;第三,便是高校从学校外部邀请的企业家,这一教师群体往往以创业讲座等形式针对创业教育展开教学,但依然存在不够系统、不够可持续的现实问题。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建设的现实问题是比较严峻的,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前提是明确以何种方式来培养何种素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团队。基于此,我们提出培养专职创业教育师资,同时引入专业素质与创业经验俱佳的兼职教师力量是必要的。另外,无论专门教师还是兼职教师都应当以创业教育教学、创业教育研究和创业教育知识、技能、思维等的自我修习为基本努力诉求。这种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团队的建设取向既有利于解决当下创业教师师资的现实问题,也有利于真正创建科学、高效富于创业情感与才华的教师队伍,而这样的教师队伍才是高校创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如何实现?我们以为在坚定并坚信这种师资来源更有助于大学生创业品质养成的前提下,首先,应当由学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既有创业教育教师的继续学习和创业教育教师培训。其次,学校应当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和精神文化熏陶,鼓励、监督、辅助创业教育教师团队的创业经验的积累和创业行为的展开。最后,高校结合校本创业教育实际条件,与校外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项目,其中既应该包括企业所应给予高校的必要的师资支持、创业实践平台支持以及创业技能的师生培训支持等,也包括高校为企业提供的必要的人才输送、科研成果服务于企业生产以及专业与学科知识的员工培训等。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关于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的品质要求,即创业知识的教育、创业教育中的研究与成果推广、创业思维与品质的自我修习和提升等。这些重要教学角色及其价值的实现需要建立在三个基本的理念条件基础上:其一,高校能够为教师就业、创业教育教学素养的全面实现提供财力、物力、人力和一切制度与精神支持;其二,教师能够自觉、自主甚至自发地形成自我发展的统一战线,愿意为创业教育的教学与研究投入充分的主观努力;其三,大学生群体有意识、有能力成为监管创业教育教师教育表现的主体力量,为促进教师的教育素养的提升提供意见反馈和执行监督。

  五、“大显身手”与“小试牛刀”———创业教育评估的双重取向

  高校创业教育质量如何以及教师创业教育实施结果怎样,取决于创业教育评估的有效性。我们以为,大学生创业素质养成较好的评估方向来自两个方面,即在校内“大显身手”及在校外“小试牛刀”。具体而言便是大学生经过系统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后,是否学有所成,而是否学有所成的评估依据来自在实际的创业实践中的基本表现。因为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资源,创业教育教师影响源既有来自校外的因素和人力,也有来自校内的因素和人力影响,所以真正的实践结果考查应当依据于校内外的大学生创业实战力考查。依据所考查校内外创业实践条件和环境的不同、所承担风险的差异等因素,我们认为大学生创业素质养成情况的考查首先应发生在校内,大学生将创业知识和能力在校内“大显身手”后由创业教育实施者、创业项目服务对象、创业效益和发展过程中所关乎的利益群体等加以综合考查。如果校内的“大显身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既一定程度地实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又实现创业技能与经济效益的实际结果,那么就可以将这种评估结果公之于众,并且将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的理念、创业模式、创业过程中的经验、问题反思等推广给更多的创业大学生,甚至可以作为一个成功的创业案例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实施模式的建立提供实例支撑。大学生在校内进行创业之所以可以称之为“大显身手”,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量:一是学校、教师、同学等能够为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制度、经济、智力和精神支持;二是校内面向学生进行的服务性创业项目开发所承担的风险相对较低,创业成本相对来说容易为学生所承担;三是校内创业机会较多,创业氛围和环境都有更多开发的空间。而这三个方面均有助于“大显身手”的大学生的创业行动力的激发。大学生创业素质养成考查的另一个重要的途径便是校外的“小试牛刀”,创业理论、创业理念、创业技能等均需要在实际的创业实践中得到基本检验。对于大学生所汲取的创业品质是否真实有效,除了借鉴校内创业实践平台来考查,还需引入校外评估平台。大学生作为创业者有着特有的优势,例如,对专业理论的把握较为充足,对创业理念的理解也较为通透,但这都源自一种理论而非实践的优势,相对于其他有着丰富创业经验的创业者,大学生存在创业经验不足、对市场把握不充分的劣势,基于此,在校外的创业实践存在一定风险。所以,校外“小试牛刀”很有必要,既达到社会实战锻炼的目的,也将创业风险降到最低。“小试牛刀”需要几个基本的实现条件,即:寻求创业导师(合作企业的导师队伍)的全力支持和协助;对市场调研准备充足,尤其是考虑到创业过程中隐性的问题或是潜在的危机可能;学校能够提供时间、制度、智力资源的可持续支持等。

  参考文献:

  [1]董青春,董志霞.大学生创业基础[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xx:7.

  [2]高志宏,刘艳.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xx:12.

  [3]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2.

  [4]任路瑶,杨增雄.创业教育:第三本教育护照———国外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xx(11):17-20.

  [5]文明.论我国创业教育的五大瓶颈问题与五点对策建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xx(1):1-8.

  [6]徐小洲,叶映华.中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2.

  [7]张桂春,张琳琳.“创业教育”思想的生成与流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4):63-67.

  [8]周怡倩.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有待改善[J].北京教育,20xx(4):12-13.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2

  摘要:创业教育涉及到多样化的模式,在各种类型的培养模式中,学院型的大学生培养模式突显了独特的优势。这是由于,建立于学院培养基础上的创业教育有助于发掘大学生自身具备的创业潜能,致力于提升整体性的创业能力以及基本素质。因此可见,“学院型培养模式”在根本上符合了现阶段的创业教育趋势,因此值得在创业教育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学院型培养模式

  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应当落实于培育优质人才,确保现阶段的大学生都能拥有更高层次的创业素养以及基本创业能力。学院型的创业培育模式具备全面覆盖、资源整合以及科学定位的独特优势,此类模式尤其适用于现阶段的创业实践[1]。面对市场化的新形势,学院型的创业培养模式正在受到更多院校的关注,同时也积累了与之有关的人才培育经验。

  一、学院型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学院型培养模式,指的是把学院作为培育大学生创业素养的根本基地,针对创业教育实现了全方位的科学定位。同时,学院型的人才培育模式紧密结合了特定类型的企业以及有关部门,多方共同致力于培育优质的新型创业人才[2]。因此可见,学院型的人才培育模式更加关注人才培育的精确定位,针对学院现有的各类资源加以全面整合,同时也致力于拓宽人才培育的覆盖面。从类型划分角度来讲,现阶段共有如下模式可以用来推进创业教育:

  第一类模式重点关注基础性的能力素养,关键落实于提升大学生自身具备的创业认识,对于现有的知识结构加以全面的更新,同时也要着手提升综合性的创业素养。

  第二类模式被称之为项目孵化的高科技模式,重点落实于搭设多样化的创业平台,其中典型为科技孵化器、科技园以及其他平台[2]。

  第三类模式关注日常性的课程教育,此类模式应当建立于学位教育、创新教育以及通识教育的前提下,针对创业管理以及基础性的学位培养给予了同等关注,同时也不应当忽视创业咨询服务。

  相比来看,学院型的人才培育模式突显了独特优势。具体来讲,学院型模式密切关注了创业文化以及创业精神,确保现阶段的创业教育具备更显著的实用性,针对当地经济突显了促进价值。同时,学院型模式也突显了专业性,创业教育依赖于学院而全面展开,运用综合性的措施来提升人才具备的综合素养。

  二、创业教育现有的弊病与缺陷

  大学生具备的创业素养直接决定于创业教育,二者之间具有内在性的联系。创业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在于激发同学们具备的创业潜能,对于整体上的创业认识也进行了全面提升。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创业教育正在致力于逐步推进,在此过程中也暴露了多样化的漏洞与缺陷。具体而言,创业教育现有的漏洞与缺陷应当包含如下:1、欠缺清晰的定位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学院型模式并没有突显自身的精确定位。人才培育模式如果要真正达到成熟,则不能忽视根本性的定位。反观现状可以得知,创业教育在当前阶段仍然呈现含糊性,究其根源就在于缺乏定位。具体来讲,创业教育并没有融入全过程的就业指导,没有真正关注大学生自身拥有的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意识[3]。近些年以来,受到全民创业带来的强烈影响,某些院校在推进创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突显了显著的盲目性,忽视了创业教育应有的系统性与科学性。2、亟待强化学科建设截至目前,创业教育并没有将学科建设视作核心性的宗旨与目标,因此亟待强化全方位的学科建设。现阶段已有很多院校都在致力于推进创业教育,但从整体角度来讲,创业教育仍处在碎片化的初期阶段,对于大学生拥有的创业能力以及核心性的创业精神并没有加以关注。3、无法实现全方位的资源整合大学生本身可以选择多样化的创业行为,而与之有关的行为体现了显著的复杂特征。因此可见,创业系统整体上表现为复杂化的趋势,高校亟待借助整合资源的手段与措施加以优化。创业教育不能缺少资源整合,针对其中涉及到的各类资源都要予以全方位的对接。但从目前来看,很多学院在培育新型人才时并没有密切关注资源的融合,整体上倾向于资源隔绝。此外,对于实战平台与创业课程也无法实现相互之间的融合。受到上述现状的影响,现阶段多数的创业教育呈现了资源杂烩的趋势,大学生无法迅速找出适合自身的创业方向。4、欠缺高水准的专门人才创业教育应当把专业人才视作根本性的保障。然而截至目前,创业教育这个独特领域仍然欠缺高水准的优质人才为其提供支撑。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来看,针对创业教育有必要突显更高层次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但是近些年以来,很多院校虽然致力于推行创业教育,但是仍然欠缺创业经历与理论基础都十分丰富的专门人才。在现阶段的很多高校中,创业教育通常都依赖于从事学生工作、经管研究或者其他层面的兼职人才[4]。因此可见,受到人才匮乏带来的不良影响,创业教育长期以来都无法突显岗位实效性,同时也很难从源头上摆脱粗放模式给创业教育带来的约束与阻碍。

  三、推行学院型培养模式的可行措施

  1、明确根本性的战略定位学院型模式在本质上适用于新时期创业教育,然而在这其中也暴露了多种多样的弊病与缺陷。为了改进现状,高校有必要更加关注创业研究,在健全各个学科建设的前提下再去重构最根本的战略定位。学院型模式如果具备了自身的清晰定位,那么将会突显全方位的人才培育优势。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构建学院型模式的关键在于重设课程体系,确保从多视角与多维度入手来实现更加精确的自身定位。作为相关院校而言,应当密切结合现阶段的创业实践以及各个学科知识,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健全学科体系,确保学科体系本身的规范化以及系统化。经过全方位的改进之后,学院模式将会突显多样化的优势,其中关键在于构建创业论坛、开展创业研究、开设专门性的创业课程以及举办多样化的创业竞赛。因此可见,学院模式应当渗透于创业教育的各个流程中,进而实现了多层次的成果转化。

  2、划分不同的教育类型创业教育本身应当体现精细化。因此在健全现有的培养体系时,关键在于体现全覆盖与精细化的特征,秉持分类教育的宗旨与目标。创业教育包含了多样化的目标与定位,建立于学院模式下的创业教育应当包含个案教育、学位教育、通识教育以及专项性的教育。推行全新的创业教育就是要培育同学们具备的创业意识,针对学位价值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与此同时,创业教育也应当突显因材施教的根本目标,更加关注同学们的亲身体验。

  3、构建多层次的实战平台创业教育应当把创业实战作为先导,在此前提下将其分成不同类型的孵化区,对于专门性的创业人才进行全面孵化。这是由于,创业实战平台本身构成了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平台支撑。在健全实战平台的前提下,高校还需要详细区分各种类型的孵化区,确保实践平台本身具有独立性。高校如果拥有了多层次的创业平台,就可以为多样化的创业实践提供物质支撑,确保其具备社会化、长期性以及实战性的基本特征。除此以外,创业教育还要更多关注大学生能够拥有的亲身感受,增强实践性。在必要的时候,高校可以致力于构建新型的产业园区,免费为同学们提供多样化的创业场所。处在创业起步期的多数大学生并不拥有充足经费,因此有必要借助实战平台来激发自身的创业潜能。例如近些年以来,某些院校正在着手构建创业挑战基地,进而为参与创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场地资源、资金支持以及智力支撑,关注其长期发展。

  四、结语

  经过综合分析可以得知,学院型培养模式在客观上不能缺少社会、企业、高校以及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在多方彼此配合的前提下,针对现有的创业教育加以全方位的改进,进而创建了多方联动的全新教育模式。截至目前,学院型的创业人才培育模式已经受到更多院校的认同与接受,此项举措有助于推广全新的创业教育措施。未来在实践中,与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各类培养模式还将获得显著改进,在此前提下致力于提升创业教育能达到的整体水准。

  参考文献:

  [1]刘连梅、对青年创业教育“学院型培养模式”探索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xx(12):14-15、

  [2]匡中芹、应用型培养模式下小学期教学效果问卷分析——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xx,36(12):142-143、

  [3]张红敏、应用技术型培养模式下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J]、学习月刊,20xx(6):66、

  [4]周巍、青年创业教育“学院型培养模式”探索——基于湖北青年创业学院的创新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xx(12):60-63、

  作者:王军华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3

  大学生毕业之前,都有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需要去学习,这就是《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大学四年,所学的课业很多,就业与创业技能的学习是大学生活的最后一门非专业课,对于这门非常重要却往往被处于毕业前夕内心焦躁不安的大学生忽视的课程。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理论结合实践给学生以指导。

  本人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教学方面做了一些研究,认为:要使这门课程真正对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起到作用,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重视,认清课程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是一门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课程。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课堂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临近毕业离校,却发现,自己的长处无处发挥,自己的缺点没有改正,自己的工作没有着落,自己的未来没有设计,这就需要教师从就业和创业方面给与正确的指导。

  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课堂上,教师必须告诉学生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从现在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到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从毕业生择业是否理想而导致的待遇差距到不同职业的发展空间,从就业的稳定与发展到创业的艰辛与成就。都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也是教师的重要讲解内容。

  让学生们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首先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需求,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总结与分析。一般而言,这种需求既要考虑到学生们的相同点,有要区分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因此,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同时,也需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汇总与提炼,这可以说是本门课程的开门第一件事,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客观需要,才能采取相关的教学手段,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现在在课堂上学到的',就是将来在社会中用到的,自己将来的职业命运与现在的课程学习关系密切,最终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

  二、针对现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是一门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如果不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如果不了解大学毕业生成功择业的先决条件,仅仅是照本宣科,是不可能教好这门课的。这就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是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与大学生现状的基础上,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手段,帮助大学生成功的迈出走向社会第一步。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手段,大胆做出取舍,除必须进行的诸如求职信写作、个人简历汇总、面试练习之外,尽量减少书本知识学习部分,把时间留给学生。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与就业愿景,布置相关任务,请他们走出去,与相关单位接触,做好社会调查,从而总结出“社会需要我做到什么,我自己能做到什么”这一关键命题。

  其次,要做到充分利用学校的社会资源,尽量去与事业有成的毕业生联系,请他们以各种方式如视频、演讲、实地探访等,与学习本门课程的学生建立起直接的互动关系,请他们把宝贵的社会经验、个人经历、创业过程、就业体会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的学弟学妹们。既可以使学生们得到宝贵的第一手经验教训,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也可以使学生们充分认识自己,最好对自己定位,以利于走向社会之前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现实而圆满的规划与设计。

  第三,要利用好每一节课的实践机会,多举办求职信写作、个人简历汇总、面试实践等活动,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练习机会。同时,教师要做好评价与引导工作,使得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最终能够在毕业、就业之前就对未来的相关活动做好准备,达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效果。

  三、苦练内功,提高学生的自身价值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是一门可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在教材中,针对学生即将面对的就业创业客观需求,大量采用了社会上流行的诸如求职信、个人简历、面试问题等等通用模板,使得一般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就可以初步掌握就业时必须经历的难度较大的择业过程。

  在教材的帮助下,一般的学生可以做到写出文理通顺、言之有物、有针对性的求职信;能够根据个人情况与用人单位要求,汇总编辑出充分展示学生个人能力、兴趣、爱好、技能的个人简历;可以做到面试时对考官的提问做出言之有物的回答,在面试过程中能够变现出大方、稳重、自信的良好的精神面貌。

  但是,如果想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中得到理想的结果,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具体而言,每一个学生,都应该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在此基础上,要做到把有利于就业与创业的优点发扬光大,把不利于创业与就业的缺点改善改正。正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年轻人,往往有不切实际的在自信,大多数学生心目中的自己,不论是知识还是技能上面,都要高于社会对他们的评价,而对于社会对他们的需要方面,又往往忽视了或缩小了对严酷现状的认识与警惕,也就是说,他们心目中的自己,优点是要夸大的,缺点是要缩小的。这种不切实际的观点,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的自负,另一方面也与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少有关。

  针对这种现状,教师的作用就显得重要了。在课程学习中,教师要对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对他们的优点要做出鼓励,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能够沉下心来,扬长避短,改变自己,适应未来。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教学工作,绝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照本宣科的工作,相反,这门课程教学目标的高标准、教学手段的严要求,要超过很多其他课程。而支持这种教学工作的动力,是对学生的认真和负责,对工作的担当与热爱和丰富教育教学经验。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4

  1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现状

  (1)教师不够专业,创业教育体系也不完善。现阶段,大部分从事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的,他们在接受了相关课程的培训后就开始为学生授课,他们对于创业的实际经验是非常缺乏的,那么就很难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素质。而创业教育体系也还不够完善,高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而不是鼓励他们一毕业就进行创业,在设置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时,应尽可能的设置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2)资金和场所的缺乏。即使你具备了很好的创业想法,但是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那么想法也是无法转化成现实的,可见,资金既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条件,学校应投入一定的资金用来建立创业实践场所,而现阶段,我国的很多学校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3)创业教育目标不够清晰。我国的大学生在刚走出校园后往往都没有形成一定的风险意识,他们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也很弱,他们想要在短时间内就获得巨大的回报,这些都说明了他们在心态上是存在着问题的,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在选择创业时并没有设立清晰的目标,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创业教育的课程,但是并没有将这些内容落到实处。

  2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2.1调整创业教育理念,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要想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那么在校内不但要开设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同时还要聘请一些经经验的创业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亲身传授给学生们创业的技能和经验。

  (1)应坚定的培养学生的创业勇气。作为创业者身上必备的一项素质,创业的勇气能够时刻督促创业者去追求和把握市场机会。

  (2)应坚定的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知识、经验以及网络都是创业能力的具体体现,创业知识就是指在构建和发展企业过程中所需要的业务流程和基本常识;而创业经验则是指因做过同类工作而能够对创业中的变化和资源进行有效的预见。另外,还应帮助大学生形成一定的承担风险的能力,因为任何创业都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要努力几次才可能成功,所以,学生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创业成功。

  2.2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训练

  要想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一定的创业勇气和创业思维,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创业实战能力,那么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训练就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创业训练工作:

  (1)在校内开展创业计划竞赛。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校园内部进行创业模拟练习的一项重要途径,创业计划竞赛是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参与的,这一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积累学生的创业经验以及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都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现阶段,我国的清华大学是最早引入创业计划竞赛的学校,在国外,一些如斯坦福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的院校在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这类竞赛,很多新的企业也都是从这类竞赛中诞生的。在创业计划竞赛中诞生的企业,有的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已经发展成为营业额为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了,当然,这些都是创业计划竞赛的直接成果,而更重要的还是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创业教育形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是有重要意义的;

  (2)建立校内创业者联盟。我们也把创业者联盟叫做创业者俱乐部,其就是已经创业的学生与准备创业的学生之间的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学到更加先进和实用的创业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可以获得如风险投资、新技术、项目等方面的培训支持,而要想有效的运作创业者联盟也并不容易,其不但需要社会、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以及经济管理部门等多个机构的支持,这样大学生才能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进行各项创业活动。在这一创业生态系统中,高校与社会和企业之间应加强沟通和联络,同时学生与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也应加强联系,从而完善高校的创业教育功能;

  (3)建立校外的创业实习基地。社会应尽可能的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学习的机会,到一些成功人士创办的企业中去感受创业的灵感和氛围,这样才能使自身的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像腾讯、搜狐和新浪这样的公司应多给大学生提供一些实习的机会,大学生应积极的学习那些著名人士的创业经历,从而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3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业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借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思维的过程,从而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能力和素质。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高校应及时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重点培养他们的自主创业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真正的完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目标。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5

  摘 要

  大学毕业生零星开展自主创业早已有之,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一些高校悄然兴起的,10多年来,这项工作逐步引起各高校的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分成三个发展阶段。20xx年之前,高校自发探索阶段。20xx至20xx年,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对此教育部专门下发《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出台地方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此外,要求高等学校出台促进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措施,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本文将对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并对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 高等学校毕业生 创业 政策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

  当前政府针对高校毕业生所采取的相关政策。

  大学生创业的道路有开创性、现实性、多样性、艰巨性和风险性等特点。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时间比欧美国家晚了数十年,属于开创性工作创业是人生学问中最无法传授、也根本无需别人指教的一件事。不拘泥于传统观念、不守旧,而又恪守自己稳定发展的认识系统,并善于根据事物变化的规律采用正确思想、假设、办法和方案,那么我们就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来,因此具有多样性; 在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大学生创业现状以及政府政策。

  1.2 研究目标

  通过对目前政府针对高校毕业生采取的相关创业政策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从而对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研究、分析,并通过相关的内容,对当前依旧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大学生创业现状

  20xx年3月29日至4月1日,全国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就业交流合作洽谈会在广州召开。有关专家在会上预测,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70%左右,将有64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到20xx年,这个数字将达到75万。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在广州参加20xx年物流世界年会时指出“20xx年的失业情况出现一个新的特点,那就是大学生失业。”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大学生失业问题开始由“量变”转向“质变”,成为社会上普遍关注的话题。

  据统计,20xx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有280万,20xx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有340万,20xx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有410万,20xx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有495万,20xx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有559万。20xx年末,据社科院估计,今年将有100万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失业。

  20xx年,国家实行研究生扩招政策后第一批研究生毕业。这些研究生加入就业大军,无形中抬高了就业门槛。英才网联合多所高校针对20xx届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进行的大型就业期望调查显示,认为“就业形势不好,就业压力大”的比例高达67%,还有29%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非常困难”。仅有4%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较好,就业压力不大”,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群体中,没有一人认为“就业形势一片大好”。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特点

  大学生就业之难,失业人数之多,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是,进入社会上的大学生,大多要靠自己来养活自己,因此,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又是如此的迫在眉睫。这样,现实中找不到工作,又必须有一份工作,这种近乎悖论的情况到底怎么才能解决呢?

  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一词已经屡见不鲜,在就业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有些人开始学着自己创业。我国大学生创业最早起源于1997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第二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更加火爆。之后,全国陆续有一些高校也组织了自己的创业大赛。目前国内知名的创业计划大赛有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校园创业大赛,团中央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关村”等省市级创业计划大赛以及网易等网络公司主办的创业计划大赛。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的创业协会也应运而生。特别是全国范围的“挑战杯”创业大赛,目前已成功地举办了九届,参加院校达100多所。在不断进行的创业实践中,我国大学生创业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积极性高,但实际创业比例低

  自从大学生接触并了解大学生创业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逐渐增长,创业的速度、人数增加迅速。我国大学生创业欲望强烈,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二)科技转化率低

  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

  (三)创业的社会文化基础薄弱

  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支持,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舆论氛围不浓厚。

  客观上讲,大学生创业的道路有开创性、现实性、多样性、艰巨性和风险性等特点。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时间比欧美国家晚了数十年,属于开创性工作创业是人生学问中最无法传授、也根本无需别人指教的一件事。别人的路对你来说,只是起一个借鉴、参考的作用,因此具有开创性;创业者只拥有创业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开辟新的天地,必须冷静、理性、客观地分析一切可能的现实因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开拓,因此具有现实性;创业道路是属于自己的,最适合自己的创业道路只有一条。只要我们不拘泥于传统观念、不守旧,

  而又恪守自己稳定发展的认识系统,并善于根据事物变化的规律采用正确思想、假设、办法和方案,那么我们就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来,因此具有多样性;创业不同于就业,选择了创业,就等于选择了挑战。创业这条道路,绝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条笔直的、宽阔的、畅通无阻的大道,因此具有艰巨性;创业没有有效的方法可套用。因此,创业道路不可能每次都成功,不可能每个人都成功,有时可能会毫无成效,有时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创业相关政策国家出台五项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鼓励自主创业:

  一、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募志愿者,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一级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两年。

  二、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

  三、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提供税费优惠和小额贷款,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服务。

  四、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

  五、实施“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徐州市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管理办法

  一、担保对象与条件

  (一) 基金担保对象为普通高校在校生及毕业后5年内的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取得《徐州市大学生创业证》后自主创办企业,且企业注册地和纳税关系均在徐州市区。重点扶持在大学生创业园内的企业。

  (二) 大学生创业贷款申请担保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具备经营创业项目所需的基本技能,且已取得项目经营要求的各项许可证明; 2个人及其配偶无不良信用记录及经济违法行为,未涉及重大经济纠纷; 3在金融机构无到期未结清的金融债务;

  4能按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的规定,提供有效反担保。

  二、担保额度与期限

  (一) 创业贷款担保额度根据创业项目的实际资金需求确定,贷款担保额度原则上不超过80万元。

  (二) 担保期限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2年。到期后原则上不予展期。对于确需展期的,由借款申请人提出申请,合作银行确定借款申请人在展期期限内能够及时偿还债务本息的前提下,可展期一次,但展期期限不得超过1年。 大学生创业住房补贴资金发放办法

  一、补贴标准、期限

  (一)住房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

  (二)住房补贴发放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

  二、资金来源

  自主创业大学生住房补贴资金由市财政拨付。

  徐州市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实施办法

  徐州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资金,专项用于资助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在市区创业。

  一、资助种类

  创业资助包括企业项目无偿资助、商业贷款贴息、税收返还、创业前实训经济补贴、奖励等种类。申请人可根据自身创业要求自行选择资助方式并提出申请。企业项目无偿资助与商业贷款贴息之间不能重复申请。已获得市、区财政性科技经费、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等方面项目资助的在校生或毕业生,不得再重复申请创业资金。同一企业申报企业无偿资助的项目最多为两个。

  二、企业税收返还资助办法

  1.税收返还资助的条件:(1)申请人所在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税款。(2)享受优惠政策年度内入库的税款。(3)如实申报税收返还额。(4)凡在税务部门办理了收入退还的税款和查补入库的税款,不能享受税收返还资助。

  2.税收返还资助的额度:税务部门已征收的各类税项,其地方留成部分,自注册之日起5年内由同级财政全额返还。

  3.实训经济补贴标准:在实际培训时间内,给予每人每月400元的经济补贴。补贴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享受过就业实训补贴的,不得重复享受。根据实训大学生数量,给予实训基地每人1000元的训练费补贴,补贴主要用于实训导师津贴和实训成本补贴。

  4总结 近年来各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但其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在理论研究上,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只是散见于诸如全面发展教育、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就业与创业等理论层面上的探讨,缺乏对创业教育集中的、系统的和全面的研究。另外,高校的理论研究不系统,再加上高校自身创业较少,和社会上企业联系不多,缺少创业的经验,从而直接导致了教育教学上的缺陷。最后,学生创业教育的缺失、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不足也导致了学生自主创业较少、成功率比较低。

  大学生创业教育既是教育领域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面临的课题,既需要教育教学的改革,也需要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通过加大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还需要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配合,创造有利于和能够促进创业的条件,吸引学生创业。这无论是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中国的传统习惯,学生大都是享受父母的宠爱,习惯于接受到手的工作。大学生由于历史的惯性,也由于社会的复杂,也由于自己条件所限,他们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一条创业的路,面临着困难,面临着风险。但是时代已经赋予了他们期待和责任,成就未来就得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新生事物,总得有阳光的照耀才能茁壮成长。大学生创业,社会的扶持必不可少。国家相关政策、学校的积极鼓励等都在不断地完善着新的创业环境,滋养着大学生创业这棵还不太成熟的“苗”。相信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投入,加上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深入实践,在这一系列坚固基础的支持下,大学生创业这棵稚嫩的小树,一定会枝繁叶茂,顺利成长。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6

  1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1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

  笔者所在的丽水学院经过前期的探索和尝试,自20xx年开始全面普及创业教育课程,并从大一学生开始试行。通过调查,发现那些上过创业教育课程的大一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度反而比高年级学生显得更高,而其他年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度相对偏低。那些没有普及过创业教育课程的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就业难问题。这种认识并没有全面理解创业教育的概念,只是片面地认为创业教育是就业难环境下的一种被迫择业选择。从这个角度理解,创业教育课程在高校得到普及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1.2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情况

  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许多学者都认为教师团队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瓶颈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区别,它要求任课教师不但有从事创业教育相关的研究,还要有创业教育学相关的理论背景知识,更要有相关的创业实践经历。笔者所在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大多是由各个二级分院负责创业教育的辅导员、商学院有管理学等学科背景的老师以及部分校外企业家组成,其中全职从事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寥寥无几。目前这样的教师团队无法满足整个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所以师资问题就成了当前高校急需解决又棘手的问题。

  1.3创业教育在各专业之间的比较分析

  笔者所在的高校,领导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并开始向全校学生普及创业教育理论,但是在各个专业学生之间得到的重视程度不一,效果也不尽相同。例如,商学院提倡开展“创业文化节”,工程与设计学院倡导大学生紧密结合自身专业,在“师导生创”的理念下,以工作室为载体开展自主创业等。这些学院的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更有吸引力,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渴望程度也越高。民族学院、教师与教育学院等二级学院,由于学生专业性质的特点,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不如前面所提及的其他学院。

  1.4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

  当前创业教育组织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依托校团委、学生处,由各学院围绕创业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例如创业文化节、创业技能大赛,企业家论坛等。另一种是高校单独成立部门来负责全校创业教育工作。例如,有的学校成立了“创业人才培养学院”,有的学校成立“创业学院”等都是典型的例子。这种模式相对于以前的模式来说显得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所在的高校创业教育的组织设置主要是结合前两者,学校成立独立的“创新创业研究中心”,并将该中心依托于学生处来具体展开工作。

  1.5创业教育中“产学研”的情况分析

  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从显性知识到隐形知识的转化过程。“产学研”合作在创业能力的培养上有独到优势,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发展与企业的技术进步及二次创业。①笔者所在的高校结合办学特色、专业性质和科研成果在“产学研”开展上取得一定成果。例如工程与设计学院的“青瓷研究中心”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学校提倡“师导生创”的原则,以工作室为载体,让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创业实践,如传名设计工作室、摄影工作室、艺工场设计室、青末陶艺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不仅有利于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还有利于学校与社会开展合作交流,为丽水地区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2金字塔型创业教育模式构建

  基于对创业教育实证研究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应该明确创业教育开展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利用自身优势,构建金字塔型的创业教育模式,以提高创业教育的普及率,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创业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的涌现。

  2.1全面普及创业教育理念,建立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创业教育之路

  高校里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创业意识得到强化,创业倾向得以提升,从而鼓动更多的人把创业当做自己的职业倾向。丽水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业理论课,对全体学生进行普适性的创业宣传,着力打造创业氛围,形成人人“勇于创业,乐于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学校还成立了KAB大学生创业协会等社团,开展“创业文化节”系列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呈现,以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和自主择业为原则,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培育为方向,目的`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复合型的人才。在创业教育的课程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好规划,培养创新思维,培育创造能力,锻炼创业实践。除此之外,学生的创业教育还要融入到专业教育之中,学校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的设置,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理念和案例的融会贯通,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吸引力、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真正帮助大学生提升创新思维,提高创造能力。

  2.2打造浓厚的创业环境,实现“产学研”的真正结合

  对于有创业意向,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大学生创业园”来帮助那些有创业项目却没有足够资金和创业经验的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来支持他们的创业梦想。每个学期学校都会鼓励学生紧密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以团队形式进行创业项目申报,并通过创业项目答辩会、论证会等方式,支持优秀的创业团队到创业园进行项目孵化。这些创业项目都需要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在实战中让大学生的创业项目由虚拟演练为实战,使学生的创业项目得到孵化,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对于创业园中的团队,鼓励他们参加实战运营,参与“挑战杯”竞赛、“创业之星”的评选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是创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拥有一支实践型的创业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鼓励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企业家等组成创业导师团充实到创业教育的队伍中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开展科学研究、创业实践等,形成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2.3强化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开辟独具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

  对于创业意愿强,创造能力高的这些适合创业的人群,学校将请专门的创业导师和有丰富经验的投资者进行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在此过程中,创业教育的开展要结合区域特色,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地定位好创业教育模式。笔者所在的丽水学院地处丽水正市区,周边有着巨大的消费群体,依附于大型的西城广场,有着非常理想的创业空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项目应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依托淘宝、微商等电子商务平台加强宣传。

  总的来说,创业教育要在三个理念的指导之下,依托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实践,鼓励大学生紧密结合专业知识,以创业工作室为载体,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人文素质以及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构建金字塔型创业教育模式,使学生的创业项目升级为创业型经济,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7

  摘要:高校需从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等方面来开展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工作。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创业精神

  近年来,为了缓解大学生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政府通过各种措施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希望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但是大学生创业要想获得成功,创业精神是必须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创业精神,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定有裨益。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学为中心,兼收诸子百家及古代各个学派、教派和其他外来文化,从而形成的综合文化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相较而言,西方传统文化属于海洋文化、商业文化,这也直接促成了西方人讲究求真、重物质的性格和严格遵守契约精神的特质。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大陆文化和农耕文化,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内陆地区就有大面积的土地可供人类进行农耕活动,于是中国祖先就以定居农业和血缘氏族为基础,从而形成了特点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生存背景,造就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特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重精神,典型代表就是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大丈夫也”,就是对重视精神的最好诠释。而西方人则非常看重物质满足。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之道。中国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讲究“天、地、人一统于道”。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西方人则注重“人为万物之灵”。三是中国传统文化重集体主义。中国人的行为强调的是以大局为重,不能因个人的私利而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强调集体至上的原则。而西方传统文化更推崇个人主义,个体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是深入人心。虽然东西方传统文化都是基于一定的历史、地理条件而形成的',本质上并没有高下之分。但是对于中国大学生而言,使用本土传统文化来培育其创业精神,对大学生在中国开展创业活动更有实际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价值

  1.“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的和谐精神培育大学生

  “同心同德、顾全大局”的创业精神“天人合一”、“贵和尚中”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突出了人自身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取得平衡和统一。而“贵和尚中”同样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所认同的。贵和即“调和”、重视和谐之意;“尚中”可理解为孔子的中庸之道,即做人做事不偏不倚、不懈不满。中国人对于“中”的追求在意识里根深蒂固,使得“贵和尚中”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天人合一”、“贵和尚中”可谓是一脉相承。于是中国人就形成了自觉维护整体利益、集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人们都将天地人看作一个统一整体,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利益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将维护整体的和谐视为每个人的责任。这种“重整体、尚和谐”的文化意识,对于培育大学生“同心同德”、“顾全大局”的创业精神非常有现实价值。

  2.“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培育大学生

  “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处理人际关系的总原则,也是中国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直接体现。早在三千年前《易经》中就向世界豪迈的宣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多少风风雨雨,始终信守这一理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核心精神是“求新”、“革新”。《礼记大学》中记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强调的就是要保持日日新、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只有坚持一种长期的革新姿态,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正是在“生生不息”的革新理念之下,中国才有了“四大发明”,张衡才发现了地动仪、祖冲之才对圆周率进行了精密计算,等等。无数中国先祖们高超的发明,反映了中国人杰出的创造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正好以创业精神中的创新意识达成了天然的契合。大学生如果没有与时俱进、不畏险阻的创新精神,在创业过程中不怕艰难险阻、不会墨守成规,勇敢地接受迎接挑战。

  3.“仁者爱人、修己安人”的伦理精神培育大学生

  “以人为本、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仁者爱人、修己安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伦理精神。“仁者爱人”出自孟子,意为仁者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凡是有大智慧的人都是充满慈爱之心的。这一理念强调的是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时必须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并且要注重自觉达到一定高度的道德水平。人不能为了突出自己就论人长短、传人是非。真正的智者应是知人善任,尤其善于正确识别评价他人。“修己安人”则突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精神的重视。“修己安人”强调的是一个逻辑关系,即人提高了自身修养才能为社会安定发展作贡献。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大学生,不应是高高在上、固步自封的自私自利者。应是对团队具有人文关怀,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个体。“仁者爱人、修已安人”换做今天的语言就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以人为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时要严于律己,、无私奉献。“仁者爱人、修己安人”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创业者必备的道德品质。

  三、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基本途径

  1.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向课程教育的渗透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中的渗透。高校可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增设“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国学与创业学”“儒商文化与创业文化建设”等必修课或选修课,使用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品质来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另一种是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渗透。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讲授中,教师可以着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系统,尤其是突出“仁者爱人”“修己安人”“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使大学生养成知行合一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行为。

  2.增加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实践活动

  高校需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来支持和保障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出充满传统文化元素的创业文化氛围,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例如每个月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征文比赛、作品展、歌舞晚会等文化实践活动或引进优秀的充满传统文化特色的电影、电视剧供大学生鉴赏和剖析,用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增加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可以聘请校外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定期到学校讲座,让专家来分析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更能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传统文化元素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高校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尽量引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如在校园中开辟一些单独的艺术经典,将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楼台亭阁、梅兰竹菊等融入其中;或将学校的广场、小湖、操场、教学楼等建筑以历史文化名人或杰出创业家的名字命名;精神层面,首先要打造富有传统文化精神追求特色的校风校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品味,还能加深传统文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大学生的熏陶。还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宣传栏和教学楼墙壁等处,加入与创业有关的格言警句、书法绘画等作品,使学生每天都能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综合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喻怡.文化视野下的中美创业教育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xx.

  [2]杨先梅.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中的价值研究[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xx(3):73-76.

  [3]班忠玉.从传统文化角度谈大学生创业[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xx,28(8):22-24.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8

  每一个在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业创业。每一个大学生再进大学门的时刻就应该为以后的就业问题考虑,因为这是他们走出大学校园第一个所要面对的难题。想要为以后的出路走的宽敞而顺利就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不要贪图大学的美好生活而让自己在此中沦陷。

  在大学期间,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我们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从大学生活中得到什么,只有始终坚信自己的人生信条并为此不懈的努力着,才能最终实现并完成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为以后就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的教育是很随性的,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理性的克制自己,不要让自己太过于放纵。大学期间的所有的我们所学到得东西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这些东西在我们的创业之路乃至人生之路上都是值得珍惜的。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对社会的经验不够,对工作的工作经验也是不够的。所以我在面临就业创业问题时,难免会有失败和不如意,我们要做的就是多积累社会和工作的经验,把那些我们所欠缺的努力填满。让自己在面对问题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从容应对。作为一个还未出校园的大学生而言,就是应该多接触社会和人,在社会事件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在与别人交谈时注意自己的言词和语气,处理好与自己相处的每一个人的关系。在以后的创业的道路上市避免不了与人合作的,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人们一直说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学衔接着的就是社会。我们在大学里所面对着的事和形形色色的人都说明了这一点。就业创业的成功与失败与你在大学里的为人处事当面有很大的关系,更与你所受的教育有直接的联系。 大学生都是有一定知识和才能的人才,社会也需要这种人才,大学生是创造未来的主力军,是改变未来的主人。我们坚信大学生一定能够改变着个世界。我们有着那坚定不移的信念。大学生在努力创业就业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在不断迅速发展的时代中适应这个社会。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是没有回报的,但不付出是一定不会有回报的,这是我们没一个大学生都十分明白的道理。所以当我们付出巨大努力而没有回报时,不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如意。而应该更加的努力,相信我们的付出最后一定会有回报的。 就业创业是一个艰难而困苦的过程,是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的。在探索就业创业的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是会发生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应具有

  对事情的处理能力要有很高的要求。而这种对事物的处理能力也是可以再我们的后天的学习中得到培养的,尤其是在大学的个环境里就更加容易培养我们这种对事物的处理能力了。大学生活的人和事都让我们无时无刻的应对着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和接下来会见面的人。在大学的学习生活过程当中我们会慢慢的具有这种能力的,但前提是我们具有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当然,我想每一个在大学学习的大学生而言都会具有这种积极健康的心态的。虽然有时我们会抱怨这个社会的不公平,但我们依然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付出总会得到回报的。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第一步面临的问题就是资金的问题,俗话说的好:没钱寸步难行啊!还是很有道理的,那面对这个问题时,大多数的人是会选择贷款的。当然,在这当面我们国家也是为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会有一些政策的,比如说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无息贷款。当然,这是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好的办法,这也是为我们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当我们解决资金的问题时,接下来需要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否需找我们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创业。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会让我们的.工作效益事半功倍。当然,在合作伙伴之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相互信赖,一个团队的合作是非常注重队员之间的信赖的。因为在创业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由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必须依赖于团队的合作共同完成。然而,在合作中团队的信赖度不强,如何很好的高效的完成工作呢。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是十分注重团队的合作的。

  团队的成立标志着终于可以在事业上展开拳脚了,那这时我们还要找到让我们展示拳脚的平台。这就需要我们为自己家所从事的行业找到市场,打开出路,我们应该认识到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毕业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决定着求职的环境。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就是就业选择的方向。首先,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其次,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

  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 再次,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

  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非常多,如下:

  首先是社会环境对创业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利润空间加剧下滑。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成为企业最常用,也是最优先考虑的方法。而失业、生存压力也就成为了近期备受关注的词汇。尤其是对于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现实使他们不得不考虑就业以外的生存方式———自主创业,但是,一没工作经验,二没经济来源的他们自主创业就成为了比就业更加的难题。

  其次是家庭背景对创业的影响。不同家庭中,父母的职业、身份、经济收入、人际交往、对子女的期待等对高校在读学生的创业影响很大。家庭条件优越的子女,其父母对其创业更容易提供支持与帮助,比一般家庭的子女拥有更多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相反,家庭经济收入单薄、父母职业很普通的家庭难以给子女创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创业学生更多的是依赖自己的能力与毅力,他们一般都选择成本低、风险少的行业,并且创业的困难更多。 再次是教育氛围对创业的影响:

  (1)受基础教育的影响。

  创新精神与能力是创业的重要品质,它的培养主要植根于基础教育阶段。而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和升学教育强调学生服从、被动接受知识,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使得他们不敢也不会有意识地创造和创新,从而缺乏创业意识。

  (2)受创业教育的影响。

  与美国等创业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不但开展的时间过晚,而且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我认为,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职业是为了个人生存、生活,获得持续活动的一个必要途径,职业的选择需要在社会上不断地磨练,慢慢选择的。职业内涵是没有高下贵贱,对社会有用的就可以,没有优劣之分。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时度势,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切忌“病急乱投医”,对待就业问题要更加理性。

  作为学生,我们应明确目标,提升自我:

  ①明确创业动机。创业并非一件易事,在校大学生在选择创业之前,一定要考虑好自己的创业动机,弄清自己为什么要创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质,要明确自己的创业动机是清晰、明确的。

  ②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自身素质提高是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决定因素。 ③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创业前利用兼职等机会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经验 积累,这对于在校大学生今后的创业大有裨益。

  ④树立良好人际关系。在创业的路上,仅凭自己能力足够、知识全面、技术过硬远远不够,这当中忽略了创业中的一个可利因素———人际关系。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历史性地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的教育阶段,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能在就业这条窄道上越走越宽?毫无疑问,实力与努力是你成功之路的领头兵。一个人只有实力而不努力,这个人太懒;一个人只会努力而没有实力,这个人太蠢。当一个人实力与努力并重时,成功之路也就离你不远了。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9

  前言

  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有赖于社会、企业以及高校三方面的大力支持。社会作为创业教育的得益者,应为大学生提供有利的条件及和谐的社会环境;企业作为学生的就业平台,应大力支持校企合作,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作為创业教育实施的主体,应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创业教育,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1 增强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向导作用

  1.1 建立对大学生创业有利的社会环境

  我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都是自古以来的优秀品质,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作用。但仍有一些传统的安于现状的保守观念也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大学生的择业问题。所以,应加强社会创新力度,并将其与大学生的就业联系在一起,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另,还应提倡建立竞争机制,让大学生能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断改进自己,进而实现真正的成功。

  1.2 发挥民间创业教育组织的作用

  民间创业教育组织可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业信息,并通过开发与高校间的创业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机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来自社会的有力保障。我国应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以各种专业性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组织,形成相互协调的创业教育推进机制,从而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民间创业教育组织,并加强其与高校的合作和联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业指导能力,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更好的作用。

  1.3 健全并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有利于让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亲自体验生产实践活动。既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又增强他们的岗位意识、组织纪律性、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并且学校借助企业的生产设备,弥补学校教学设备的不足,以企业生产模式、生产管理、生产条件弥补学校管理方式、培养模式的缺陷。将企业的人、财、物纳入学校综合利用计划,并选择企业乐于接受的方式将其利用。这样既拓宽办学空间、质量又使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基本流程和主要仪器设备,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现场技能操作能力,从而毕业即可熟练地参加生产实践,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术骨干。

  2 提高学校创业教育水平

  2.1 建立健全的高校创业体系

  部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时只经一些教学部门及学生的就业部门进行创业教育,造成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无合理的协调机制,未能将教育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固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可成立专门负责学校创业教育的领导小负责制定及实施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政策;其次,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小组,对学校实行的创业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最后,学校可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及实践能力。

  2.2 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创业教育方面的授课教师基本上是无实际创业经验的教师,未发挥创业教育的真正意义。学校提高创业教师的师资力量可这几点入手:一,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可优先选择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并提高其专业水平,建立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团队;二,加强教师的创业培训。学校可经常性组织一些创业教师参加创业教育培训班,加强教师们对当前社会创业形势的理解和掌握,也要鼓励创业教师到有关的创业企业去工作,以增强教师们的创业经验;三,加强创业教师团队多元化建设。学校可聘请拥有经验的人员以创业导师的形式投入到创业教师团队,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水平。

  2.3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

  在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中,创业教育的教学课程是实现创业教学目标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的教学课程设置都相对单一,未形成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无法实现针对性教学。学校应完善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实现教师教学内容多样化。比如,日本高校针对经济学院或商学院实际创业或以创业为志向的学生设置了创业家专门教育;针对工学、医学等专业作为主修专业的学生,将创业作为副专业的学生设置创业技能副专业型课程;针对全体学生的创业素养普及设计了企业家精神涵养型课程等。固高校须丰富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建立多样化教学内容体系,实现对现有创业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提高创业教育水平,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可靠的保障机制。

  3结束语

  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最有效途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创业的前提,校企合作是大学生创业的基础。如何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是社会、企业和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社会、企业及学校必须共同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10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就业问题。在就业中,创业是一条良好途径。大学生创业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因此,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并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在建设创业园的过程中,需要高校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使学生可以根据创业教育系统进行创业,通过周密的计划和系统的创业知识增加创业的筹码。本文就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和管理分析了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1、高校对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提供的支持

  1.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离不开强大的师资力量,因此高校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帮助创业园区打造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有配套的课程设置,另一发面还要配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均强大的教师,为创业教育充分发挥作用。

  1.2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支持大学生创业,各项创业活动必不可少。这些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有针对性开展。开设创业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既可以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优秀的实践能力,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使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最佳体现。1.3提供软硬件支持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离不开强大的软硬件支持,具体来讲,需要学校对园区进行必要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种软硬件一应俱全。第一,在硬件方面,需要为大学生开辟可以实习、实践的场所。如各种办公区,生产区,研发区,实验区等等。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如各种将废置的办公楼打造成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供学生使用,另一方面可以为学校节省成本。第二,在软件方面,需要侧重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创业提供明确的指导,把握创业机会和创业目标。第三,在资金方面,学校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资金支持,使大学生可以放心创业。

  2、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2.1创业教育不完善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一是创业教育理念落后,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二是创业教育体系并不完善,许多学校并没有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体系,而是作为教育的附属品,缺乏完善系统的体系支撑,导致学生在创业教育中并不能充分接受到有用的信息,难以有效提升创业能力。

  2.2创业项目含金量较低

  我国高校的创业项目含金量较低过程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实际上,每一个想要创业的大学生对创业园中的各种创业项目都给予了一定的厚望,他们渴望能够通过这些项目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由于创业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即使大学生有完善的创业计划,也无法通过充分的资金实现个人抱负。考虑到实际问题,大学生一般都会选择技术含量较低、投资较少的创业项目。这样就会制约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2.3缺乏足够的软硬件支持

  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园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足够的软硬件支持。由于缺乏必要的软硬件支持,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活动时就会受到诸多限制。尽管许多高校在软硬件的建设和支持方面加大了力度,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许多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考虑不完善,有些创业项目不需要,有些创业项目需要却没有对应的软硬件支持,这就导致了浪费。在创业指导方面,许多学校的工作也并不完善,并不能为大学生提供明确的创业指导,使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存在迷茫的情况。

  3、大学生创业园区的改进对策

  3.1改变创业理念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理念很重要,并且要做到与时俱进。高校要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跟随市场的形式和时代的变化进行创业教育,力求使学生能够根据先进的.创业理念掌握最前沿的创业知识和技能。

  3.2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由于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并不完善,因此在这一点上要高度重视。学校上下都要充分重视创业教育,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在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区的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创业的情况制定计划。

  3.3完善师资队伍的配备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使其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实践技能。同时,在招聘教师时,要选拔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创业教学,保障创业教育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4构建创业保障平台

  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系统、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因此,高校需要明确创业园的定位和功能,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运营保障大学生创业园顺利建设和管理。创业园建设需要重视制度和组织,改变教学理念,将创业园区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要确保园区的相关职能部门完善,各司其职,以健全的制度保障创业园建设和管理有条不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并且,这对于大学生创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创业园中可以学习到关于创业的理论知识,并进行相应的实践,从而提升自身创业能力。学校要及时发现创业园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园区建设提供充分的支持,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学生创业最坚实的后备军。

  参考文献:

  [1]关奕檬.当代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的调查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1:91-94.

  [2]李桂付,程友刚,吴建国.高职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与管理——以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xx,01:98-100.

  [3]曲国丽,刘聪.经济发展潜动力型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原则与标准界定研究[J].经济视角(下),20xx,10:154-155.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11

  雨果说;“即使你成功地模仿了一个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独创精神,这就是他的天才。我们来赞美大师吧,但不要模仿他们。还是让我们别出心裁吧,如果成功了,当然很好,如果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创新,是大学生未来的导航灯。大学生要想在人生中有一番作为,就必须及时地给自己注射新鲜的血液与生机勃勃的活力,因为与时俱进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在充满竞争并飞速发展的21世纪更是一个发挥创造性与创造性思维的时代。著名教育家泰勒说:“创造力不仅仅对科技进步有影响,更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的潜在创造性,哪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才是灵魂和支柱,离开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就不会有知识经济。对一个国家来说,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关键。

  有了创新能力,才可以谈创业。创业是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有益实践,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对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以促进就业来说,创业是就业的基础和前提,创业已成为促进就业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创业是人们开创事业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型社会行为,是把人生理想转化为社会现实、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最大特征是创新和创造价值。

  创业是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制度的孵化器,也是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制度形成现实生产力的孵化器。

  创业是一个复杂、艰难、和极富挑战性的过程,是人们自立、自强的实践活动,对创业者的锻炼和素质提升大有裨益。其中蕴含着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

  创业并不神秘。创业不一定要创造全新的生意,也不是学历“多”、知识“深”、智商“高”者的专利。重要的是,创业者对市场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必须专心投入。创业的核心是如何把市场需求和你要做的产品或服务结合起来。要自主创业,建议多从服务行业出发考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性行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这也正是自主创业者的特长所在,即符合创业者资本小、力量弱的特点。另外,社会进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更新的创业模式,如电子商务(或网络商店)等。

  现在国家大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其中的含义是很丰富的,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扶持、支持大学生的创业。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组成,由于大学扩招引起大学生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创业形式实现就业,这部分大学生具有高知识高学历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对应的社会经验,所以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大学生创业逐渐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和社会稳定等的历史使命。在高校扩招之后越来越多大学生走出校门的同时,大学生创业就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之外的一个社会新问题。

  大学生创业面临着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从地方到地方到各个高校都热情鼓励、支持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各级政府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制定一系列的优惠的政策,各高校为大学生创业也积极创造个方面的条件,对有条件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已经具备了难得的机遇。

  创业的路子相当的广泛。许多大学生创新意识强,有自己的专利或开发项目,创办高科技企业,是创业的一条理想之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创业之路可供选择,比如,一些毕业生运用自己的专长、特长,个人或合伙开办软件公司、电子商务公司、服装设计公司、技术研发公司、文化艺术宣传公司以及餐馆、书店等等。

  自主创业的途径:

  (1)加强阅读。信息来源一是靠纸质媒体,如《经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IT经理人世界》等;二是靠网络媒体,如政府门户网站、行业协会网站、媒体网站、企业网站等。以增加对创业及市场的全面认识。

  (2)广泛交流。寻找你生活周围有创业经验的亲戚、朋友、同学网友、老师,甚至还可以通过E-mail或参加一些活动约访企业家或商业人士进行咨询,以得到最直接的创业技巧与经验。

  (3)实习锻炼。一是在学校学习期间要注意提早参加社会实践,如借助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兼职打工、求职体验,到相关企业实习,学习企业管理经验、开拓市场经验、风险防范经验、财务管理经验等。二是参加模拟训练。包括校内外举办的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设计大赛、情景教学训练等。三是实践演练。如试申请办公司、试申请专利、试办著作权登记、试办商标申请、开设电子商务网站、策划组织活动等。四是下到单位或企业实习,在实体单位锻炼一段时间,积累市场经验和实战经验。

  (4)寻求支持。与当地创业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信息中心等机构建立联系,研究当地政府机构的扶持政策,寻求创业扶持,特别是资金、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支持。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1)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社团的'作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大学生科技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良好氛围。在培养过程中,要做到普遍性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发现、培养一批骨干分子,发挥示范作用。

  (2)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在校园文化中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以社会实践为纽带,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请创业成功者介绍创业的奋斗历程,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大力营造创业光荣的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

  (3)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科技竞赛为依托,培育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依托校园各种科技竞赛,充分发挥“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科技论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的课外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搭建实习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学生搭建实践训练平台。 这里有三种途径,一种是校企合作,联合创立实践训练基地;第二种是在高校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第三种是通过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体验创业。以上三种途径都是在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搭建起一个发展的平台,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校与企业联姻,企业走进高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

  (5)培养企业家精神,打造领军人物。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除了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外,还必须树立起由创业导向模式向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人才模式转变的新理念。只有将第一课堂课程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从深层次不断唤醒、启发和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团队训练、岗位见习、创业实践等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出创业领军人物,才能在大学生中塑造创新创业理念,从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能力。

  简单来说,创业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扩大社会就业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3)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4)增加市场竞争力,拉动国内市场需求,繁荣社会经济。因此,创业对于市场体系的完善、市场的合理化、企业创新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获得与强化、提高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都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12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创业的主力军,良好的创业素质成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现状问题及创业者应共有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精神、竞争意识等基本素质。

  关键词 :创业 能力 素质

  培养大学的创业素质是高校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体现科学发展观,通过创业教育,积极进取的态度,顽强的创业学生强烈的创业信念会,自主创业的质量,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

  一、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现状及问题

  大学生创业经历狂热,沮丧,发展阶段的稳定期,大学生创业,不断提高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创新意识薄弱。许多学生普遍采取合伙企业的形式,表明当代大学生在企业表现出了强烈的合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有利于创业的成功。但相对缺乏的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多学生选择特许经营的形式,忽视技术创新和创业带来了生机。

  2.创业目标功利化,社会责任不强。大学生的创业目是获得更多的财富,这表明“创富”意识已经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也体现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开始。这也表明,大学生创业的认识浅显,不明白的是实际创建创业事业,成就自我的过程显然会降低品质的学生创业。

  3.创业意志坚强,而且越来越理性。大学生创业的强烈愿望,很多学生选择毕业后至少工作1-2年后开始,表现出他们的创业机会,风险更清醒的认识。当失意的企业家,大学生绝大多数将继续保留创业愿望,等待时机,以积累经验,蓄势待发。

  二、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

  1.创业动机。要想成功创业,创业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创业愿望,自我实现、追求成功的创业意愿可以帮助创业者克服创业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就大学生而言,创业动机通常可概括为儿方面:偶像崇拜、实现自我价值、经济原因等。

  2.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创业者自身所具备的、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够帮助其实现创业梦想的精神品质。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必须握有自信、自强、户主、自立的创业精种。就大学生而言,创业精神通常可概况为几方面:一是要有开拓创新精神;二是要有吃苦耐劳精神;二是要有团结协作精神;四是要有求真务实粘神;五是要有奋斗拼搏梢神。六是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这些都是自主创业最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也是许许多多创业者成功的经验所在。

  3.创新意识。创业是一个充满创新的事业,所以创业者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外在表现是:有创新思维,无思维定势,不墨守成规。能根据客观情况变化及时提出新目标和新方案,不断开拓新局丽创出新路了等:可以说,创新是创业者不断前进的关键环节,就大学生而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生素质构成中的核心成分。

  4.竟争意识与风险意识。竞争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业者要敢于向自我进行挑战,不断反省自己,突破自身的固有思维模式;不断超越竞争对手才能取得成功。但是创业的同时处处都充满着风险,能不能坚持下去就看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对风险的防范意识。

  三、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应德育,教学,实践等方面,培养创业型人才具有良好的创业素质。在创业教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育的创业理念,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良好的商业环境的过程中,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1.深化教学改革,丰富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的正确的看法。创业教育应该是开放大学课程,并纳入学校课程。如开设“创业”,“商业心理学”,“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创业教育体系教课程,让学生了解和全面掌握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必要的知识,能力等。

  2.创业教育融入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挫折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内隐式的方式艰难,乐观,企业家和情感。学院的心理学课程,应普遍建立,使他们学习和掌握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通过培训心理问题让个人拥有自己的一个更现实的认识和更加积极的控制。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分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创业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创业心理素质的创业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创业。

  3.将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在实践中锻炼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力开展创业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培养创业意识、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和增强遭遇挫折的心理承受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进行创业实践,在实践中感受创业全过程,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4.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通过开设“创业成功人士”讲坛,激发大学生创业欲望,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各行各业的创业典型是学习的活教材,尤其是创业成功的校友,可以邀请他们给学生介绍他们的创业经历、经验与教训,让学生受到熏陶,从而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辽宁教育厅.就业与创业概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xx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13

  摘要: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的大潮中。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及法律知识的缺失,部分创业者面临着创业及实体组织运行中的法律风险。本文就大学生创业常见法律风险进行归纳和分析,使大学生创业者能在法律框架内依法创业,使大学生创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关键词:创业;法律;风险

  在20xx年总理的高校之行中,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成为总理口中的“高频词”,说明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密切的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经济新常态的趋势,大学生创业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之外的不二选择。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个严峻的事实:对于即将毕业或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但是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法律常识,自主创业必然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也必然面临很多的风险。所以,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自身是否具备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是否了解和掌握与其创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是依法创业的关键,大学生是否具备规避风险尤其是法律风险的能力,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在国家创业政策的支持下,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大学生创业群体不断扩大。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国家政策并不十分了解,也很少关注《公司法》、《合同法》、《税法》、《劳动法》等相关的法律,尤其是出现纠纷以后的法律解决机制,在自主创业后实体组织的实践中将面临以下的法律风险:

  1组织形式的`法律风险

  大学生创业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也可以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就目前的国家工商局统计情况来看,很少有股份有限公司。不同的组织形式的,将引发不同的法律责任。例如个人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应该以个人的全部财产承担经营活动中的民事责任;如果创业者申请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使用家庭共有财产来进行投资,这种情况下就应当视为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创业者以家庭的共有财产承担经营活动中的民事责任。相对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承担责任的相对独立性。只有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才要求投资人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承担责任。

  2组织运行的法律风险

  创业初期的大学生,由于法律意识薄弱,在创业组织运行中容易卷入各种侵权或者合同等法律纠纷。

  2.1合同风险

  组织的创立和运行都必须在法律的制约下进行,大学生创业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各种合同的签订。那么,《合同法》总则中关于合同的一般规定和《合同法》分则关于有名合同的内容必须了解。例如,要确保订立的合同合法、有效,在合同的形式上,应尽量选择书面形式,并且按照《合同法》的规定,保证合同条款的完整、明确,避免歧义;如果选择口头合同,那么,一旦发生纠纷,创业者很难举证,容易陷入被动状态。创业者尤其要注意的是,必须保留合同订立的相关证据,在必要时能够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2知识产权风险

  创业者首先可以选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利用现有的发明、实用新型、商标等为自己创业提供技术开发思路和可行性支持,同时又要保证不违反法律规定,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和商标权。也可以自主研发新的技术产品,那么就必须搞清楚对自己研发的技术是全部转让还是授权使用,是独家许可的还是非独家许可,并且用法律手段加以确认。当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相对完善,善用法律,既可以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也能使自身的知识产权得到维护。

  2.3税收风险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大学生创业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税收方面的知识。在创业组织运行初期,要依法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要善于利用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减免政策。例如:不同的行业另有不同的税务优惠,大学生创业者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组织,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创业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组织,经税务部门批准后,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新办从事公用事业、贸易、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谋划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后,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优惠和减免期限之后,要严格按照国家税收法律制度,依法纳税,防止过失性的构成偷税漏税。

  3创业组织终止后债务清偿的法律风险

  创业组织终止后,要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创业组织终止后的债务清偿要承担风险,不同的组织形式,承担的风险不同。按照创业组织形式不同,以有限责任公司终止的,大学生创业者应以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组织形式是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的形式,那么就按照创业组织存在期间的债务,以个人资产或家庭共同财产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可见,法律风险贯穿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始终。由于自身经验和能力的有限,在创业中更容易受到法律风险的冲击。大学生创业,不能只是懂技术、会策划、能管理、有资金,却忽视法律风险的制约。在创业风险加大、纠纷增多的同时,应对纠纷的能力也必须提高。

  4结语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相对缺失,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侵权易,维权难,责任重”。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树立一个意识,掌握一种方法,即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只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市场参与才是健康理性、可持续发展的,才能保证创业长远有序进行。创业法律风险的控制和规避是一种管理方法,是创业者应当掌握的工作方法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施险峰,秦金婧.大学生抵御创业风险的途径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xx,12.

  [2]覃翠玲.大学生创业风险探微[J]法制与社会,20xx,02.[3]全裕吉.创业风险及对策[J]产经前沿,20xx,06.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14

  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既是开启大学生创业的第一道大门,更是拓展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新的力量源泉。为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陕西省宝鸡市近年来认真落实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积极探索利用政府的担保基金有效解决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难问题,形成了政府和银行联袂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新格局。

  宝鸡市大学生创业贷款的现状

  宝鸡市大学生创业贷款通过两条途径发放,其一,大学生创业基金贷款。20xx年,陕西省投入5000万元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启动了大学生创业贷款扶持工作。宝鸡市人才中心以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作担保与中国银行合作联袂为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贷款扶持。其二,小额担保贷款。宝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xx年成立小额担保贷款中心,以国家财政拨付和市财政配套提供的1.41亿元(中央财政拨付7590万元、宝鸡市配套6510万元)担保基金作担保与长安银行宝鸡分行、邮储银行宝鸡分行合作为下岗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农村富余人员、高校毕业生等提供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0xx年,小额担保贷款链条延伸到了县区,全市12个县区相继成立县级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与当地农村信用社及邮储银行合作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经过多年运作,大学生创业贷款额度由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合伙经营创办小微企业贷款额度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创业贷款期限一般为3年,经营周期较长的项目,经审批可延长至5年,创业贷款由财政提供贴息。截至20xx年9月,宝鸡市通过大学生创业基金贷款途径为20名大学生提供创业贷款207万元,通过小额担保贷款途径为78名大学生提供创业贷款468万元。支持大学生创办或合伙创办独立经营的各类企业150多家,带动3000多人就业。

  大学生创业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涉及部门多,审批周期长,程序复杂。大学生创业贷款作为由政府提供担保基金,财政提供贴息,商业银行提供小额贷款,用于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一项政策性扶持和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扶持政策,目的是帮助无法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的大学毕业生通过政策性担保得到贷款支持,实现自主创业。按照政策规定,办理大学生创业贷款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商业银行、财政等多个部门,要经过申请、征信调查、项目考察、项目评审、担保评估、项目审批、银行审核与发放等七个步骤,审批手续也要由基层乡镇劳动保障所或街道社区到县区担保机构、再到经办商业银行,多头考察,层层审定,级级留取凭证,各部门都要完成规定的程序,造成重复审核,期间还要办理许多经济、法律手续,任何一关通不过,贷款就难以获批。

  (二)政策性扶持与商业化运作存在矛盾,政策扶持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大学生创业贷款采取以政府担保为基础,商业化审贷的模式,即在政府设立担保基金的.前提下,由经办商业银行向具备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贷款支持,这种模式虽然可控制大学生创业贷款风险,建立可持续的创业融资扶持机制。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虽然国家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但是具体如何操作,缺乏明确的规定。因此,商业银行发放创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大学生创业贷款“开花”多“结果”少。

  (三)防火墙设置过于严格,门槛过高。目前,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资金主要是小额担保贷款和大学生创业基金,从实际看,这些资金门槛较高,限制较多。根据大学生创业贷款政策规定,要求申请人必须有实在项目、有固定的住所或经营场地、有营业执照及经营许可证、有稳定的经营和还本的能力、所投资项目要有一定的自有资金等硬件条件。很多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即便找到创业方向及合适的项目,也难以达到规定的条件,最终能贷到款的并不多。

  (四)小额贷款担保机构职能发挥不充分。各县区财政出资建立政策性小额担保机构时间较短,全都挂靠在政府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人员大都是兼职,机构设置不专、人员配备不实、带来临时思想严重,怕贷、惜贷观念严重,缺乏对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深入学习,致使政策不清、消极应付,畏难思想严重,怕承担责任采取简单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门槛被动防范风险,与国家为扶持大学生创业而设立政策性小额贷款担保机构的初衷相悖。

  金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一)建立大学生创业贷款联席会议制度。针对大学生创业贷款政策性扶持与商业化运作客观上形成参与部门多,职能交叉,重复考察、审核的现状,建议由各地金融办、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大学生创业基金、小额担保贷款中心及相关经办商业银行定期召开大学生创业贷款工作协调会,分析研究解决大学生创业贷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保证政策规定与客观现状相适应,操作办法与政策规定相衔接,最大限度地减少大学生创业贷款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

  (二)建立科学贷款评估体系。大学生创业贷款具有积极政策扶持导向,关键是要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不能因噎废食为控制风险而不做业务。因而建立一套科学的大学生创业贷款信用评级制度和贷款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可采取聘请银行、税务、工商、法律、环保、质检及创业成功人士,组成“专家评审团”参与大学生创业贷款评估,进行大学生创业贷款项目的甄别选择、贷款偿还能力评价,正确处理政策扶持与风险控制关系,简化审批程序和周期,指导自主创业大学生合理利用贷款,奠定大学生创业贷款放得出收得回的基础,保证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可持续性。

  (三)充实发挥小额担保机构职能作用。进一步充实完善政策性小额贷款担保机构人员队伍,保证县区基层小额贷款担保机构正常业务运转,针对小额担保机构工作人员知识面窄、业务生疏等问题,加强对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重点培训相关法律法规、货币、信贷等金融知识,促使工作人员转变观念,切实改变大学生创业基金和小额担保中心由于缺乏专业人才业务进展缓慢的不足。

  (四)疏通大学生创业贷款传导机制。一是人行分支机构要组织相关金融机构做好大学生创业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二是通过货币政策效果考核等正向激励机制,引导相关商业银行在防范风险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大学生创业贷款纳入对商业银行的业绩考评,确保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落在实处,努力改善大学生创业信贷支持乏力的不足。三是借助个人征信系统平台,针对大学生借款人流动性高的特点,加强风险监控和违约报告机制,为经办大学生创业贷款商业银行全面掌握和了解借款人信用状况提供支持。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15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自主创业已经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际调查,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当下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及创业能力,总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调查研究;自主创业

  一、研究概述

  1、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总结大学生创业中面临的问题;从学校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寻找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不足,为学校在新时期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依据,帮助大学生总结创业能力的短板,为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提出建议。

  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在设计问卷前期,通过各种资料的收集以及网上查询其他相关的调查问卷,共设13题。发放问卷870份,回收问卷826份,问卷回收率95%,有效问卷783份。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讨论分析,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精简和对存在歧义的问题进行更正。

  3、研究对象

  以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着重分析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齐齐哈尔大学的学生,统计数据,分析影响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因素间的差异,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

  二、调查结果整理分析

  在数据的处理上,运用了描述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问题选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发现并总结出一些问题:

  1、在创业实践活动的参与上,8、64%的学生参加过知识讲座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约30、56%的大学生参加过技能培训,参加过分组讨论类活动仅有2、47%的学生,而参与其他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也只有2、47%。可以发现,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的并不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在“你是否了解政府出台的一些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信息”这一问题中,选择选项最多的是第三选项(一般),受访者的平均答案处于“比较不了解”和“一般”之间(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一些创业政策的了解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学生对于创业政策的学习处于空白状态,这样会使得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想创业,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做起。与此同时,我们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将这一问题与“您是否对创业感兴趣”综合分析发现(表2),P-value值远远大于0、05,可见两者并没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无论学生是否想创业,是否对创业存在兴趣,都对政策的了解甚少。究其原因,仍然是大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不够快捷,导致大学生创业基础薄弱。

  3、通过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积极性很高,66、24%的学生表示对创业很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可见当下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有所改变,不再是一味地追求就业,而是选择创业来实现自身价值。

  4、在对“您创业的阻力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占比最大的两个原因分别是“经济状况”和“社会实践经验”,分别占比51%、27%,这两者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创业阻力的主要原因(图1)。可见,当下大学生创业政策一片向好,可是筹集不到足够的资金,在学校缺少社会实践的经历,导致个人能力欠缺,这也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欠缺

  在调查中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所有受访学生的创业能力都处于中等水平,在不同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且缺少很多基本素养,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创业并没有良好的准备,不论对自己的未来是否有一定的规划,都应该了解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都有很大帮助;二是很多学生可能拥有较强的创业能力,但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特长所在。这反映出大学生缺少创业知识的学习,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处于空白,无法发现自己的长处,认识不到自己所拥有的能力,这将导致在创业的道路上无法选择正确的方向。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一些专业化的指导与教育。大学生对于创业概念不明确,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处于空白,无论对创业还是就业方向都很迷茫。在创业过程中,对创业方向没有清晰的认识,创业知识匮乏。很大原因在于在校期间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与教育,需要我们对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一个系统、详细、高覆盖率地讲解和教育。

  2、资金筹集困难

  我国每年有数以百万的毕业生,有着创业想法的不在少数,可是有很多项目想法不能得到及时投资,很多人认为得不到投资就是得不到投资人的肯定,这样不仅使得许多创业项目荒废,同时也会打击大学生的创业信心。事实上,许多项目并不是得不到认可,而是缺少与投资人见面的机会,创业大学生与投资企业的脱节大大制约了一些创业项目起步的可能性。

  大学生想要开启创业大门,首先就要有可靠的资金来源作为支撑,创业资金的筹集过程对于每一个创业者至关重要。目前看来,大学生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就是家庭网络的支持、国家扶持政策,但是往往这些渠道并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创业计划。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信贷机制还不算健全,大学生无法获得风险投资企业的信任。我国虽然有一些贷款优惠政策,但是仍然受信用影响,额度有限,往往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者的需要。目前,很多大学生因为缺乏资金而使一些优秀的创业计划难以付诸实施[1]。在创业过程中投资方介入程度不是很理想,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对象常常是企业,在确定投资某家企业前,投资机构会详细调查该企业的管理团队、赢利能力、社会责任意识、高科技背景等等因素。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应争取创业投资机构在资金、增值服务方面的支持,以保证创业的成功。

  3、政策了解不足

  目前在我国市场环境及大学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并没有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也没有使创业成功率有所增加,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是地方政府的政策落实不够完善,政府有关部门的服务意识不强,多数地方政府仍然没有把促进创业作为工作的重点;其二是政府、社会、学校的指导支持和保护等服务未能贯穿大学生创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未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未能促进大学生对相关政策的学习与了解[2]。

  4、实践经历太少

  大学生的实践经历太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种级别的创业创新实践项目或活动,参加过的学生只占到小部分比例,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在学校中不能学习到实践经验,导致大学生毕业后犹如一张白纸进入社会,无论从就业还是创业方面考虑,都大大缺乏经验,在能力上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创业者要想适应变化无常的创业竞争,就需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而这些经验的取得需要多年的学习和积累,现在大学生在校园里缺乏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去亲身实践,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创业者来说是个很大地挑战。

  实践经历太少主要还是归结于大学生缺少一个稳定的获得创业经验的环境。现在影响力比较大的就是由团中央牵头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才逐渐被推广到全国高校。可是在调研中发现,在校学生对这一赛事的参与程度不足50%,还有很多学生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此类赛事,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不高。许多家长对于学生在大学里的期望仍然是好好学习,却忽略了能力锻炼的重要性。

  四、对策建议

  1、完善创业教育

  高校应将创业创新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为学生形成创业型知识结构提供教学支撑。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时,应对他们的创业能力进行评估,帮助想创业的学生找到创业方向,这一切不一定完全需要依赖老师来完成,可以通过某些校园团体的形式来完成这方面的工作。

  2、为创业学生寻找资金

  学校可以成立一种服务性质的组织,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寻找资金,可以将创业计划书进行统一管理,将优秀的想法推荐到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家面前,使项目主动地寻找资金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投资,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大学生创业想法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寻找性质与创业计划相似的企业,这样可以实现同行业间的合作及指导,创业项目可以更加顺利进展,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得专业指导,更能使创业学生得到锻炼。

  3、普及创业知识

  政府和高校应当联合起来为在校学生进行定期培训,向在校学生普及创业政策,使学生对国家、地方的政策有所了解。可以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为学生讲解创业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处理方法,分享创业经验;针对某些领域某些专业创业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讲解,组织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学习成功经验;应向学生普及管理学的知识,使每名创业者在创业时科学合理管理自己的公司。根据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高校可从政府部门、工商部门、人事部门、外贸管理部门、知名企业、校内经济管理专业教授群中邀请专业人员组建“创业指导讲师团”,形成创业导师库系统,参与讲授大学的一些创业课程,对各项创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教学[3]。

  4、为学生增加创业实践机会

  学校可以成立社团组织,为学生搭建一个能与企业沟通的平台,使学生的创业计划可以被企业知晓,为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提供学生的优秀计划,这样不仅实现了创业学生与企业的对接,也解决了创业学生找不到资金、投资者不知道将资金投向哪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些创业想法得到实现,还可以使投资企业对创业学生有一个指导,使学生的创业更加顺利。

  总的来说,大学生创业还面临许多问题,目前国家对创业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创业环境向好,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想在创业中更加顺利,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都要加强。自身方面,大学生在大学里就一定要丰富自己,增加自己的阅历,锻炼自己的能力,努力让自己更优秀;环境方面,高校和政府也要在创业能力的培养上多多思考,提供更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为创业学生搭建一个与企业沟通合作的平台,将资金、政策更好地灌输到每一名学生中。

  参考文献:

  [1] 高冬梅,闫国辉,高强,等.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xx,(23):242.

  [2] 郝迪婧.我国大学生创业问题及其对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3):86-88.

  [3] 施永川,黄兆信,李远熙.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xx,(21):71-75.

【大学生创业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06-20

大学生创业计划05-11

大学生创业心得03-28

大学生创业策划方案03-27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03-28

大学生创业活动策划04-14

大学生个人创业计划05-26

大学生创业学习心得04-19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06-15

大学生创业实训心得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