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论文

时间:2023-07-20 13:22:27 创业指南 我要投稿

[精选]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现如今,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1

  摘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使得这个专业一度受大众所青睐,但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由于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学生就业形势也变得越发严峻,对此笔者认为,今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须要转变就业观念,从被动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而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遇见很多瓶颈,本文中笔者将对时代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瓶颈及其对策做出探析。

  关键词:时代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瓶颈;及其对策

  前言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指,转变传统的创业观念,以谋求自身更大的发展,利用自身可控资源,在经济环境下捕捉商业机遇和机会,并创建属于自身的企业或者产业,从而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而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过程中,势必是困难重重,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谋求更好的就业发展,有必要对时代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瓶颈及其对策做出分析。

  一、时代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瓶颈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谋求自身更好就业发展的一种必要,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自主创业势必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分析:1.创业资金短缺,作为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往往拿不出所需的创业资金,很对学生因缺乏启动资金而停止了创业脚步。2.自主创业经验不足,学生的活动空间局限于家庭和学校,因此在创业初期比较迷茫。3.缺乏专业的创业团队,依靠自身的力量,使得创业独木难行。4.不善于利用国家普惠政策,虽然现下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提出了很多的普惠政策,但是不同的政策在方向和模式上各有不同,与适用的对象也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学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使得很多创业机遇白白流失。5.教育引导疏漏和师资力量短缺,由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才刚刚开始,因此当下的大学院校在创业指导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时代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瓶颈对策探析

  1.合理计划创业资金

  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创业资金是重要的后被物质,同时也是串联整个创业过程的首要条件,因此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而言,若是想要更好的创业,就必须要制定一套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如要做好创业资金宣传成本计划,宣传是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但企业真正的成功也不完全依托于广告,因此在创业初期不要花过多的费用用作宣传,要明确宣传产生的效益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需要量力而行,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资金流动。此外要做好创业会计资金成本计划,以往很多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容易忽视资金上的会计成本,导致创业中后期出现财务危机,因此今后一定要适时适当的做好会计成本,确保资金有效回笼,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创业风险,促使学生的创业之路平稳顺畅。

  2.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除资金外最缺少的就是创业经验,尤其是在创业初始阶段,往往表现的无从入手,创业目标也不够明确,针对这样的自主创业瓶颈问题,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其实是十分重要的。对此笔者认为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走入地域商区学习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经验,了解紧跟时代的经贸政策,同时还可以借助的资源优势、配套的营销支持服务,从而在良好的创业氛围熏陶下,促使自身的创业能力得到提升,使创业创业初期能够稳步、快速、和谐、发展。此外院校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的加入行业内的协会,从而结交更多的创业同伴,并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创建自己的小“社交圈”,在“未入商,先入行”的时期,掌握最新的与市场行情和行业内部信息,这也是营造良好创业氛围的一种体现。

  3.强化创业团队建设

  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自身有头脑、有干劲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团队做出支持,这样才能在集体的优势作用下,从而使自主创业之路走得更加长远。如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寻找与自身志同道合的朋友,确保组间的创业团队共同目标是一致的,这样大家才能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发。此外在创建团队组建的过程中,还应该推选出创业团队的领导者,这个领导者就是创业大船的掌舵人,他决定着团队自出创业的方向,通知团队领导者要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要了解团队每部每个个体的优势和劣势,并在要做到用其优势,去其劣势,这样才能打造专业的创业团队,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创业目标实现做出保障。

  4.善用国家惠普政策

  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还应该善于运用国家惠普政策,通过把握住时代的特殊机遇,从而为自身的创业之路保驾护航。如现下针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推行了三大优惠政策,第一税收优惠,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减少大学生自主创业阻力。第二应届大学毕业生当年度内特殊创业优惠,从而使学生可以大胆的展示自己,更早的开创自己的事业。第三为更好的提供创业服务,提供了互联网申报模式,从而创造更高效、快捷的创业服务。而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而言,这些国家提出的惠普政策,就是创业路上的助催剂,虽然当代大学生不可以单依靠国家政策创业,也不能为了享受政策而创业,但是却可以利用这些政策,从而有效的降低创业运营成本,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保障。

  5.提升创业教育力度

  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高校必须要加大创业教育力度,为学生增强创业体验,从而为帮助学生更好的攻克自主创业瓶颈。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以主体性和自主性为特征的创业活动,在创业活动之中,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创业过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兴趣和创业能力。其次高校要加大创业师资力量建设,如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咨询师,来校内开展相关的创业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时代前沿创业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知识教学之中,要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理实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日后的自主创业发展提供保障。

  三、结语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大学生就业越发困难,而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而言,与其被动择业,不如自动创业,从而为自身谋求更好的前程与未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势必会遇见很多的瓶颈与困难,对于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有必要对时代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瓶颈及其对策做出分析,这样才能真正的为学生的就业发展做出保障。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2

  摘要: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分析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现状,从构建系统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搭建坚实的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完备的创业孵化基地4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构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体系化模式,为高校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育人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实践活动;模式构建;创业孵化基地

  当前,我国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号召,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努力培养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各高校积极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但现阶段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活动体系和系统的实践活动模式,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实效有限,学生参与面不高,具体表现为积极性不强,得到的锻炼有限,创业能力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深化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认识,探索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新模式,构建系统化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体系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实践育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对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认识

  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是高校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并能指导大学生在实际创业中运用创业技能。开展好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对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1创业实践活动是深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创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课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课外培养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与决策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2创业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

  大学生通过一系列创业实践活动的历练,可以获得直观认识和创业体验,能够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锻炼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磨炼创业意志,锻炼创业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1.3创业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引导和带领学生走实践成长的道路,有助于大学生增加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掌握就业创业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2当前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现状

  2.1高校日益重视,开展的创业实践活动逐渐增多

  当前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大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力度,成立相关部门或机构,如创业指导中心、创业园、孵化基地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指导和服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高度重视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创新创业赛事,举办各类校园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之星选拔赛、创新创业成果展、创业事迹报告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2.2学生意识增强,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的热情不断升温

  近年来,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宣传,社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下,加之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促进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创业对体现自身价值、提升综合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创业意识逐渐增强,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创业意愿日益强烈。

  2.3创业实践活动问题显现,活动质量和效果有待提升

  现阶段,各高校开展的创业实践活动没有根据大学生的年级特点、专业需求,建立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的创业实践活动模式,活动的开展主要以各类创业大赛为主,活动形式单一,难度较大,质量得不到保障。同时,高校的创业实践活动相关制度不太健全,对活动项目的立项和管理、抗风险和激励机制缺少相应规定,活动开展随意性大,活动效果得不到保障。

  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体系化模式构建研究创业人才与教育

  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体系化模式构建研究

  3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模式的构建及实践策略

  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创业实践活动特点,从构建系统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搭建坚实的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完备的创业孵化基地等方面,建立系统化的活动体系,使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形成体系,造成声势,提升活动质量,增强育人效果。

  3.1构建系统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1)健全创业指导与服务相关职能部门。高校通过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或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组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或监督指导委员会,制定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统一组织协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顺利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保驾护航。

  (2)设立就业创业综合服务机构。高校要积极拓展各种社会资源,整合各类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服务机构的作用,可以在校内引进工、商、税、法等配套服务机构,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相关政策咨询、手续办理等基本服务,为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便利。

  (3)开展以创业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活动。通过开设创业专题培训、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创业、认识创业,掌握系统的创业知识结构,为创业活动储备扎实的理论支撑。

  (4)开展以创业政策宣讲为主的宣传活动。定期邀请就业创业主管部门、政府机构、企业协会等专家学者深入高校,举办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会,宣传创业相关政策,分享创业故事,为学生提供与创业相关的政策法规等信息,解答大学生在创业中的各种疑惑。

  3.2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1)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创新创业舆论导向。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宣传方式,如新闻媒体、网络报刊、展板广播等,在校园内开展创业典型人物事迹展、创新创业成果展、创业教育活动风采展、创业者成就榜等活动,张贴创业相关名言警句、创业相关政策措施等,营造积极向上、立志成才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把创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开设创业论坛、创业沙龙、企业家讲堂、创业人生访谈、创业故事会等系列专题报告,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成功校友等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分享创业者的.创业历程和宝贵经验,传授创业方法和创业规律等创业技能,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创业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3)建设各类创业社团,传播创业文化,搭建创业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充分发挥社团指导教师的作用,建设好创业俱乐部、创业中心、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等一批创业类社团,组织好创业实践活动,使有意愿创业的学生分享创业实践经验,交流创业信息,相互探讨,互相启发,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营造浓厚的交流学习氛围。

  3.3搭建坚实的创业实践平台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创业自信。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入创业专题活动,如参观走访创业型、创新型企业,调研考察孵化器、创业园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各类企业,理解创业者的艰辛,感受创业者的自信,体验创业者的心路历程,从而加深对创业过程的理解与感悟,增强自身创业成功的信心。

  (2)搭建科研训练平台,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将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与科研启蒙教育结合,与专业教育结合,通过与专业教师科研项目的对接,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训练中,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科研乐趣,增强科研素养,丰富创新创业知识。

  (3)举办各类创业大赛,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强化竞赛指导与培训,着力提升各项赛事的育人内涵和育人效果。以“挑战杯”等综合类大赛为龙头,以数学建模、机械设计、智能汽车等专业类及单科类竞赛为载体,建立并完善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体系,举办一系列高水平的创业大赛,使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之中。

  (4)建立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和实践需求,开启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创业教育搭建更为真实有效的实践平台。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运作方式和经营模式,感受企业精神文化,理解企业经营理念,缩小自身与社会的差距,为今后创业之路奠定实践基础。

  3.4建立完备的创业孵化基地

  (1)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的硬件设施。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载体,应着重加大建设力度。高校要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出发,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建设一批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创业园等高标准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

  (2)发挥好创业孵化基地的软件功能。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基地的作用,为入驻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政策咨询、教育培训、场地设备等支持与服务;邀请校内外专家、政府事业单位举办各种专题讲座,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咨询、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服务,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和成本。

  (3)引导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的孵化提升。健全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成果孵化基地的功能,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对有创业行动的学生项目团队提供全面的创业指导服务和创业实践扶持;设立创新创业扶持基金,积极协调解决项目的资金投入、资金运用等问题,加快项目与资金的对接,推动和加速孵化过程。

  参考文献

  1刘丽.河南省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实证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xx.

  2梅琳.中职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xx(14).

  3张恭孝,崔萌,侯会美,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管理及运行机制的研究[J] .科技资讯,20xx,15(2).

  4郑波.中职商贸类专业学生创业实践的研究[J] .中国商论,20xx(25).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3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时代趋势和社会潮流,我国高等院校相继出台政策,加大创业课程的授课力度,引导大学生的创业理念与创业意识,改革创业课程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

  最近,我国教育部明确提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创新被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之上,政府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为在校、离校大学生创造了宽广的创业空间。

  我国高等院校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加大创业课程的授课力度,在大学生群体中灌输创业的理念。大学生创业若想取得成功,出政策扶持之外,新颖、独特的创业思维就是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创业教育除了讲授相关的创业课程体系之外,教师还应重视大学生创业思维的培养。

  一、高校创业课程教育体系

  1.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创业课程体系的首要内容,授课教师可以讲授与大学生未来发展相关的一些专业知识、在校大学生通过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个人目标、职业发展都应做出相应的规划,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找授课教师咨询,高校通过这门课程的开展,争取使每位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都有清晰的定位与安排。

  2.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政策。这种课程体系的内容,就是满足那些愿意创新创业的大学生的需求,客观而言,当前的在校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群体中,只有极少数学生愿意从事创业活动,摆在这些学生眼前的现实问题就是他们具有创新愿望,却不知从何处入手、究竟怎么实施,故此,在高校中,教师就应开始与创新创业课程,讲授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政策内容、法律法规、金融支持等,还可以讲授常用的创业启动策略,使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实现具体化。

  3.成功的创业案例。对一些大学生而言,案例教学比单纯的理论授课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些成功的创业案例,没准就可以给这群思维活跃的大学生带来另外的创业思维。对授课教师而言,一些与大学生成功创业的相关案例,都可以成为经典的授课内容。“饿了吗”这个创业案例,就可以引起一些大学生的共鸣;清华大学大学生创立的视美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中理工大学设立的武汉天行健科技有限公司,也都是比较典型的大学生成功创业例子,教师就可以把这几个公司从设立、到发展、再到不断壮大的过程详细讲给学生听,为他们以后的创业提供可操作的典范。

  二、大学生应具备的创业思维

  1.职业思维。大学生创业不同于学业,创业需要在社会领域内操作,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想创业的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的时候,就应注重职业思维的培养,熟悉一些专业技术领域的运作方式,从事相应的职业训练,掌握必备的职业操作技巧,形成相应的职业思维方式,只有这样,大学生以后进行创业尝试时才会从容不迫,不会显得手忙脚乱,创业项目实施起来也会做到有的放矢。

  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思维培养

  2.经营管理思维。创业项目的实施,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需要一个团体进行合理分工、团结协作,也许一个项目刚刚启动时,不需要太多的人员,但随着项目的发展壮大,创业队伍就会不断增大,人员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同时,任何一个项目的启动,团队负责人还应具备相应的经营能力,熟悉市场调研、市场预测、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经营知识,所以,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就应利用创业课程的学习时间,重点学习与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培养自身的经营管理思维,使自己团队的创业项目不断变大变强。

  3.互联网+思维。清华大学创业指导教师李肖鸣教授认为,尽管互联网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环节,但互联网内仍然蕴含着不可估量的创业空间,想创业的大学生就应具备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创业平台。的确,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创业理念和思维方式,拓宽了市场空间,拉近了产品和客户的距离,改变了货物的分销和配送方式,省略了中间流通环节,这就给想创业的学生提供难得的操作平台,在互联网这个空间里,年轻人梦想成真的难度大大缩小,跟传统的创业模式相比,互联网创业不需要太大的资金投入,大大降低了创业准入门槛的难度,尤其适合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进行尝试。

  三、大学生创业思维的培养途径

  1.改变授课方式,灌输创业意识。授课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授知识、技能之外,还应重在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爱心,帮助这些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敢闯敢干的精神等,进而坚定自己的创业信念。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一是对外开放,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与沟通,形成合力,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二是学校内部开放,加强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资源共享。

  2.组建具备特色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师资培训是推进创业教育向深层次发展的关键所在。进行创业教育,教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高校可以如下途径来加强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第一、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教学;第二、聘请成功的企业家到学校开讲座,与学生分享交流他们的创业经验;第三、聘任企业家或者科研人员担任高校创业导师,直接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等等。通过特色教师的引导,来帮助这些大学生进行创业思维的培养。

  3.改革创业课程教育考核体系。创业教育考核是对开展创业教育全过程的综合性评价,目的是检验开展创业教育活动过程的有效性和成果的实用性。我国高校应改革创业课程教育考核体系,把模拟创业活动的开展、可行性的创业项目设计、创业活动的效果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之中,调整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活动内容与形式等,在大学生队伍中营造勇于创业、不畏失败的环境氛围,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来灌输创新创业意识与思维。

  总之,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是时代趋势,也是带动全民创业的一股浪潮,我国高校就应相应这股潮流,加大创业课程的授课力度,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力争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干家、创业家。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4

  一、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分析

  所谓的社会网络,其实就是由多个节点构成的网络组织形式,各节点为个人或组织。从结构上来看,社会网络由整体社会网络和个体社会网络构成。而大学生社会网络是个体社会网络为研究对象,认为其是基于个体社会关系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系统。从特点上来看,大学生社会网络拥有相对单一的关系,主要包含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同乡关系。在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大学生为中心节点,老师、家长、同学和同乡则为分节点,依靠血缘、师生情、同学情和同乡情维持各种关系。大学生社会网络将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社会资源,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殊位置进行资源的获取,如情感支持、资金帮助、信息支持等。

  二、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分析

  所谓的创业意愿,其实就是个体计划创建新企业的信念、意向和未来自觉执行该计划的可能性。大学生创业意愿,则是大学生将创业但城市未来职业的一种意愿,是大学生创业的一种动机,尽管不一定能使其产生创业的行为,但是确是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先导。目前,大学生创业意愿将受到文化、教育、政策和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社会网络关系的角度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所受影响展开分析,则能更好的了解其中的作用机制,进而更好的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

  三、社会网络关系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

  (一)研究思路

  社会网络具有一定的结构特性,网络中的每个个体尽管不认识所有个体,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获得需要的资源。而任何个体的行为都会被嵌入到这种网络结构中,所以个体的意愿也将受到网络中各种关系的影响。在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大学生的行为就会被嵌入到网络关系中,所以意向将受到网络中个体关系的影响。就目前来看,可以根据大学生与网络中成员的亲疏关系、熟识程度、交流情况和信任程度等因素将其社会网络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比如,亲人、要好的老师和朋友就是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强关系,认识但交往不深的熟人或拥有间接关系的'人员则为社会网络的弱关系。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讲,社会网络强关系的建立显然能够为其提供更多的创业信息、创业资源和创业机会。

  (二)研究方法

  为验证社会网络强关系的建立能够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正面影响,还要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访谈,了解大学生与亲人、老师和朋友的关系情况,并了解这些关系为大学生提供了哪些创业信息、资源和机会,以了解社会网络强关系能够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怎样的作用。在具体进行访谈时,主要对本校成功的创业团队进行了访谈,以了解这些团队的社会网络关系的建立情况,并通过沟通交流确认社会网络关系对这些成功创业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根据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可能性”等方面进行主观的评价,以确定大学生创业意愿。在对大学生社会网络强关系进行评价时,则从与大学生拥有家庭、学校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对大学生的帮助支持度、参与支持度和情感支持度等角度展开评价。

  (三)研究结果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社会网络关系强弱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在创业意愿上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社会网络关系弱的大学生,社会关系强的大学生明显拥有更加强烈的创业意愿。分析原因可以发现,大学生创业意愿受到了其社会网络关系为其提供的情感支持、信息支持、资源支持和机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生活环境相对单一,所以与其经常交流的群体将对其心态产生重要影响。拥有较强的社会网络关系,能够使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从家长、教师、同学等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这种情感支持能够使大学生在缺少资源的状态下获得创业的信心,进而使其产生创业的意愿。例如,大学生在对创业问题感到困惑时,家长、父母和同学在情感上给予其正面的指导和帮助,就能使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得到激发,进而使大学生产生强烈创业意愿。其次,相较于社会网络关系弱的大学生,社会网络关系强的大学生明显能够从家长、教师和朋友等关系中获得更多的创业资源和信息,从而使其产生更高的创业意愿。从访谈情况来看,社会网络中拥有更多的创业者,显然能够使大学生产生更强的创业意愿。比如湖北武汉大学创业者黄凯与吴磊原本自同一个创业团队,在合作过程中获得了相互启发和支持,最终各自完成了各自创业团队的组建,分别在游戏软件和社交软件开发领域进行创业。所以,社会网络关系其实是大学生的一种创业信息和资源载体,能够使其利用自己在网络中的特殊位置进行更多资源和信息的获取,进而产生强烈的创业欲望。最后,拥有更强的社会网络关系,也能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创业机会,进而产生更强的创业意愿。从对大学生创业团的访谈结果来看,多数大学生在创业方面首先就会考虑到资金和项目推广这两个困难。而对创业表现出强烈意愿的学生大多表示,可以从家里或通过与同学合作获得资金支持。此外,在项目推广方面,拥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则表示能够通过家长、教师和同学等关系进行项目推广。从调研结果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之所以能够产生更强的创业动机,主要就是由于其家庭条件较好,并且拥有较强的城市社会网络关系,因此能够获得创业资源和解决项目推广难题。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加强社会网络关系的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

  四、结论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讲,社会网络关系将成为大学生的重要资源,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资源、信息和机会,所以能够促使大学生形成更加强烈的创业意愿。因此,高校还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从而帮助大学生完成更强社会关系网络关系的构建,进而使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得到增强。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5

  摘要:

  大学生创业面临着盲目投入、经验不足、宣传手段有限的困境,互联网可以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有所助益。互联网是信息的源泉,可提供大学生需要的市场、政策、人才信息;是经验的聚集处,可以为学生提供成功人士的经验并模拟创业情境;是销售的工具,可促进销售的广度。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助益

  一、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困境

  1.不加分析,盲目投入创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对市场调研精细的划分,数据的科学分析,市场产品需求的了解,产品需求的发展方向的把握。之后,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或服务领域进行投资,开辟创业繁荣之门。然而,因为市场以及个人的一些因素,对市场进行调查有诸多的麻烦,所以,大学生在创业之前进行市场调查的寥寥无几,投资时从众选择,别人做什么他也做什么,殊不知,在群起而夺时,该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已经失去了最大化价值,留下的只是残羹冷炙,这时加入角逐,如果没有过人的智商对产品或市场进行开拓,只能是血本无归。

  2.经验不足,屡见失败

  大学生创业,有着深厚的知识功底支持,也有着优厚的政策保障,却也面临着经验的不足。创业需要对市场有明确的认知,对人际关系较为熟练地驾驭,对产品或服务生产的方方面面有综合的了解,这都是学校没有教过的。因此,大学生创业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3.宣传手段有限,吸引力不足

  很多学生对产品或服务的选择是正确的,却输在了宣传手段上,仅仅依靠发传单、贴广告这样一些老旧的方式,高端一点的打个电视广告,但这些仍导致创业失败。互联网时代,早已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以质量为优的年代,这不是说质量不重要,只是说宣传的效果是巨大的。

  二、互联网于大学生创业的助益

  1.互联网是信息源泉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所需要的部分市场数据信息,虽然这些数据可能不够全面,却往往能够从一斑而窥全貌。从产品和服务的目前性能数据,可以得知其有待改进之处,并且通过与新型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比较,确定哪个更适合市场,或者是划分出针对性的市场;从产品和服务的.销售趋势,可以判断其目前的吸引力状况,从而合理决定是否进入这一行业,减少从众的盲目性。此外,互联网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国家对行业的政策信息。而且,互联网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志同道合的团队建设可能。

  2.互联网可以提供创业的经验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经验方面,互联网可以从两处予以支持:其一是观察名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出自己的创业路子。在消息闭塞的时代,名人的成功经验多不为外人道,互联网时代则不同,即使再有意保密,很多成功的经验还是广泛流传,大学生面对的,不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经验借鉴,并且时移世易,照搬照抄是不行的,需要基于事实和自己的兴趣能力,发现成功之路。其二是互联网的模拟创业功能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培训系统,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登录检测自己的创业计划书、进行创业实战的演练,经过模拟,大学生对创业的很多细节都有了明确的把握,比如组织建设、资金运作、产品或服务生产流程、市场定位等,需要注意的是,虚拟的成功并不一定等于现实的成功,它只是提高了成功的机会,减少了走弯路的可能。

  3.互联网可以促进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借助互联网,可以让更多的人认知到所经营的产品或服务的优越性,成节点状的互联网,每一个节点都有接受者,传播面之广可想而知,且不限于时间和地点,拓展了宣传的持久性和普遍性,这能够为自身赢得更多的利润。从QQ空间、淘宝、京东的电商营销,到Twitter、Facebook的推广,再到现在火热的微博、微信营销,互联网的销售渠道日益广泛,并且依然在开拓中;而且,销售方式越来越富有文学和艺术色彩,越来越吸引受众的眼球,这远不是宣传单或者是电视广告所能比拟的。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6

  大学生自主创业论文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登陆中国。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行了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3月,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创业者举办了第二届创业大赛,这次大赛诞生了“易得方舟”“视美乐”等学生公司。在1998年到20xx年间,许多学生创业者投身到了网络产业中,并经历了一次泡沫破灭的洗礼。在那之后,大学生“自主创业”进入了相对平稳的状态。20xx年,前程无忧网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

  关键词:创业 大学生 投身

  引言: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非常普遍,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重就高达20%~23%。而在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重相对偏低还不到1%。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如何才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土壤?西方发达国家的“创业计划大赛”,不啻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创业计划大赛”往往是优秀学生创业者诞生的摇篮。所谓创业计划,有的学校称商业计划,是让参赛学生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服务撰写创业可行性报告,并由学术界和企业界名流当评委,选出优胜者。在企业的积极参与下,一些获胜的可行性报告最终可能获得风险投资。“

  为努力促进大学生创业,有必要从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就业的高度入手,通过社会、政府、高校与大学生自身等群体的共同努力,努力培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通过加强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等措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知识,进一步出台健全完善的支持政策,不断促进大学生创业。

  首先,政府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各方面的保障,主要可以采用经济、行政以及法律的手段。经济手段者,如设立创业基金,发放创业贷款等;行政手段者,如相关的行政指导、行政监督等;法律手段方面,如简化企业注册登记的程序、对以知识成果出资的限制的修改、保护知识产权等。在努力落实现有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的基础上,有待根据大学生创业实践出台符合当地的创业政策,努力从开办创业园区、政策场地资金支持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并确保落实,以从政策上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比如江西省就出台了针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将享受与下岗工人自主谋业同等的减免税收优惠政策。

  其次,高校有必要在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以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大学生创业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的体现,不仅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体现了创新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而高校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讲座会教学。比如如何把握商机,如何融资,如何写创业计划,如何承受压力等等。并且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模拟创业、实践考查公司企业的运作,进行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使用学习从理论上,实践中真正了解创业的全过程。

  再次,社会有必要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形成利于创业的良好氛围,努力促进就业的公众舆论环境,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在具备良好创业环境的基础上,大学生自身创业水平与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环节。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单单的满足于来给别人工作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自己创业这个庞大的队伍中了,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体验自己创业的快感和激情,另外也能更好的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更多的人选择了自己创业。然而,并非每个自己创业的人都能成功,甚至有些人因此而遭受破产的困境,所以说,如何选择创业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那么,到底怎样选择创业呢?该选那个项目作为我们的创业梦想呢? 创业的过程我们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不论你的具体情况怎样,如果你要创业、要选择创业项目,必须遵循这样几个普遍原则:

  1.选择创业的项目就像搞对象 ,而创业的感觉可以同初恋相比。

  选择创业项目的重要可以同搞对象相比。任何项目的本身,有一个怀胎、孕育、出生、发育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创业者对一个具体项目,有一个认识、理解、通透、把握的过程,这是一个历史过程。由此决定了创业的过程是人与项目长期相互融和的过程,也决定了选择项目必须立足长远。

  2.选择创业项首先是选自己

  选择创业项目需要四个字:“知己知彼”。知己,就是清醒地审视自己:优势、强项、兴趣、知识积累与结构,性格与心理特征等。知彼,是对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稳定的、恒久的、潜在的需要。只有选择自己的优势项目,自己的强势项目,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以及自己专业知识所熟悉的项目,我们才能先别人一步,才能更接近成功。

  3.选项要花功夫

  不妨我们来举个实例。有一个人,当过一周时间的世界首富,他就是软银公司的孙正义。他大学毕业后从美国回到日本,选出了50个创业目标,用一年时间逐个进行考察,写出了几尺厚的资料,最后选择了做软件。既然选择目标事关人生,就不可随随便便,必须要经过一个充分的论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舍得花时间、花力气,要能够静下心,认真调查研究,寻找事实根据。孙正义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认真选择创业项目的重要性。

  4.选项要有特色

  选择创业的项目一定要有“根”。就是项目生命的根子、生存的权利、活下去的条件。可以表示成四句话:别人没有的;先人发现的;与人不同的;强人之处的。 “别人没有的”,可以是某种资源与某种特定需要的联系,可以是某种公认资源的新商业价值。一个走亲戚的人发现附近的山上有白色的土,可以制做陶器,他进一步了解到附近有铁路。于是他买下这块下面有陶土的地,把土凉干磨成粉――卖起陶土来了。 再比如,“强人之处的”。一个项目中不论哪个方面,哪怕是一点:高人一筹、优人一档就是根。比方说成本,谁能想到“世界500强”排名第一的是一家叫沃尔玛的零售企业。它能够把管理费用控制在销售额的2%。据说,他们总部的办公室像卡车终点站的司机休息室,可见他们为降低成本而努力的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在自身具备足以创业的技术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技术不断发展完善,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相应的技术优势;有必要认真学习相关创业知识,积极调整心态为创业做好充足的心理与知识准备,在自己创业前可通过模拟创业或实习为创业积累相应的

  经验;有效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多方寻找风险投资与融通资金;组建具有相应能力与水平的创业团队,以有效克服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在创业取得一定进展后有必要把握时机做大做强,而在面临一定的困难与挫折时,也有必要积极应对妥善解决遇到的问题,以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在促进社会就业的同时,为科技创新与提升科技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小结:自主创业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积累,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有成功也有失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自主创业。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要多一些理性。创业仅有兴趣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受到资金、人际关系、政策及所处环境等各方面的制约。创业的话题应该是永恒的,但创业的选择须慎重。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7

  内容摘要:随着国家政策对于中药产业的鼓励发展,中药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产业集群化以及现代化步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本文响应国家对于中药产业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基本政策,首先分析了中药产业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现状,然后论述了大学生创业机会的影响因素,最后给出了中药产业链下大学生创业机会的策略论述。

  关键词:中药产业链;大学生创业;创业机会

  一、中药产业链和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中药产业链包含较为广泛,从中药农业到中药工业以及中药商业等各个方面,中药农业主要包括中药材的种植栽培采集以及养殖和捕猎等方面,包括对野生生物物种的栽培和驯化管理,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应用到重要农业的各个方面,现代中药农业在许多中药产地已经发展为大规模栽培和养殖。中药产业链中中药工业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范围也相当广泛,主要包括中药饮片炮制加工,中成药制剂以及重要保健品的生产,由于中药是纯天然的药物,而且在治疗老年病以及疑难病症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拥有很大的潜在市场,未来中药产业的发展趋势也主要在中成药,饮片以及保健品方面,另外随着高新科技的应用,对于中药材的提取物中间体研发和生产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中药产业链下游产业主要是中药商业,即对药材以及中药制成品的流通和销售以及服务内容。随着科技水平以及制药水平的提高,中药知识产业也成为中药产业链中令人瞩目的产业,包括对中药的科研,教育专业,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以及产品技术产权和技术转让等内容,成为新兴的中药产业,为中药的其他产业提供技术和设备以及生产销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一直支持中药产业的发展,中药产业也到了飞速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引导使得中药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有力提高了我国中药产业的竞争能力,另外国家对于中药学专业的教育支持以及科学研发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中药学教育和人才教育的发展。中药学专业包含的方面较为广泛,涉及的领域也很多,这种专业特点使得中药学专业的就业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中药学专业主要集中在中药工业以及销售行业方面,参与中药农业就业的大学生很少,主要集中在中药材养殖技术以及栽培技术的研发方面。中药产业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潜在市场,专业内的大学生在中药产业的自主创业机会很多,国家和学校要给予相应的培训和政策支持,提高中药产业在创新经济的发展。

  二、大学生创业机会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因素有很多种,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对于创业机会的识别因素,一般来说,准确的市场定位识别和掌握市场中供需关系的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几率会很大。把握好创业机会要求创业者具备一定的机会识别能力,而影响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因素主要是创业者创业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以及创业者专业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另外国家政策以及社会创业环境和氛围也是影响创业者机会判断的因素之一。相关的社会实践以及领域内的各个流程的把握以及信息的掌握对于大学生创业机会的创造和识别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这种创业警觉性的积累是必然的,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很大程度上都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领导科学的素质以及信息的掌握能力,这让他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规避风险,准确把握市场的供需关系,能够清楚定位自己的创业方向。中药产业链涉及的内容和行业较为广泛,需要的专业能力较为广泛,这就要求有志于中药产业的创业者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对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的熟练把握,在中药产业的领域内进行必要的实践和磨练,才能保证创业道路的正确性,然后坚定自己的创业信念。另外,良好的社会网络能够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创业信息,也有利于大学生创业者能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更加便利地获取市场信息,对于创业者新思路以及创业机会的判断和把握都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丰富中药产业链下大学生创业机会的策略

  (一)个人素质方面。

  1.创业动机以及创业精神。创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一件十分可贵但是也很不易的事情,这需要创业者具备很强烈的自我成就感和很大的自信力,要求创业者具备很强的抗压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创新,敢于挑战自我,这种对生活的韧性一部分是性格的因素一部分也需要大学生创业者能够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总之这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子,需要大学生创业者具备这种创业精神。

  2.创业技能和创业经验。随着创新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于创业对国民经济强有力的推动能力不再怀疑。国家政策以及高校相继开设的创业课程以及创业活动都能够看到。然而,对于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创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创业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创业者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这两者是在课本上找不到的,理论知识是必然要掌握的,但还要加大对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业技能的实际操作,鼓励企业和学校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实际操作和工作的实践机会,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才能够让创业者真正把控每一个环节,增强大学生创业者的机会识别能力。

  (二)社会创业环境方面。

  1.营造更加良好的创业氛围。良好的创业氛围能够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创业信息,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灵感以及创业热情,因此,不仅是学校,全社会都要努力创造一个鼓励创新,鼓励创业的氛围。要充分利用网络,通讯,以及校报校刊和社团的传播等,进行创业知识的普及,以及创业故事的宣传。例如进行创业知识讲座,创业知识竞赛,以及邀请成功创业人物的访谈演讲,创办创业内容主题的社团,探讨讨论创业点子,为创业提供必要的人才,知识,以及人脉的帮助和链接,最大程度促成创业。另外,邀请和鼓励企业能够为创业提供必要的实习帮助,当然企业也要鼓励和吸收创新人才的创业点子,达到互利互惠双赢的成果。

  2.给予创业必要的支持。一是创办有关创业以及相关专业的团队,把这部分人集中起来,把创业点子集中起来,这样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快更准确的信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业灵感,还能为创业者寻求创业伙伴,人脉资源,信息资源等帮助,从而能够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创业的效率。这是创业者构建信息通道提高信息搜索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大学生创业者还要养成获取信息的良好习惯,做好报纸、新闻、财经信息以及相关网站的信息搜索,提升自己的搜集水平,增强对市场的警觉性和判断性,提升自己的创业识别能力,增加创业的机会。二是要开展必要的创业通道,包括设施场地和资金的支持,增加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程度,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业机会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支持。

  四、结语

  如何提高中药产业链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机会,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理性思考,中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道路是机遇,中药产业的巨大潜在市场同样也是机遇,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抓住中药产业链的这个发展机遇,投身中药产业的各个流程,用自己的创业能力去发展中药产业链的供需差,寻找这个点,把握商机,创新中药产业经济的发展。当然,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仍然需要进行必要的创业知识普及,这个也是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要求,也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创业教育及创业规范。

  参考文献:

  [1]陈弘.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xx

  [2]王竞一.我国在校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xx

  [3]郑瑞伦,邓旭升等.学生创业机会变化规律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xx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8

  摘要:第二课堂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课堂创业教育的有益补充与延伸,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存在整体重视不足、作用发挥不明显以及相应机制亟需建立等现实问题,故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常态化发展,增强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与系统性,应着力构建第二课堂创业教育体系以帮助大学生逐步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以及提升创业能力的价值目标,在关注学校、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以及学生三条主线的基础上依托创业论坛、创业竞赛、创业社团、创业基地以及科研实践五大载体进行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内容设计并从激励、评价、保障三方面进行机制构建进而保障第二课堂创业教育顺利有效实施。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证分析;机制保障

  20xx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高校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列为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并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以及培养路径等方面做了诸多有益探索。创业教育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校内学习与校外体验相结合的系统教育,在扎实理论知识积累的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推进对于突破第一课堂课程局限、提升第一课堂创业教育实效、增强学生实践体验以及弥补学生经验不足等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广作用。在实践中,大学生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并未发挥应有效果,需进一步地加以完善。

  一、大学生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现状实证分析

  (一)调查方法

  为深入了解我国高校大学生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基本情况,本文主要采用个案调查和个别访谈的调查方法,一方面针对在校但未创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另一方面针对在校已经创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创业开展情况、学生对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了解情况、第二课堂教育机制的创建情况等方面。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348份,回收率为89.9%。本次调查历时4个多月,主要调查东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山东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10余所高校的全日制在校但未创业的大学生和全日制在校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文献阅读、个别访谈、小样本测试的方式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并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样本进行频次描述、交叉分析与卡方检验,综合分析大学生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样本结果分析

  1.学生对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相关事宜的知晓率较低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发现,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对第二课堂创业教育这一概念不了解,在校大学生中选择十分了解的占17.1%,听说并且比较了解的占23.1%,只是听说但不了解的占59.8%。可见,第二课堂大学生创业教育未引起学生广泛重视。2.第二课堂可以弥补第一课堂教育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调查结果显示,第二课堂创业教育主要锻炼学生的素质,其中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居于前三位,分别占88.2%、79.8%、78.4%,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生力军的大学生来说,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尤为重要,这也是第一课堂教育中所涉及不到的,第二课堂的存在恰好可以弥补其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机制亟需建立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近五分之四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十分重要,并且认为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得到政府和学校资金支持的占70.8%,认为需要定期召开研讨会、创新创业沙龙的占60.9%,认为需要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的占50.8%。因此,不论是专业指导老师、专项资金,还是定期研讨,都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体系,才能保证第二课堂创新教育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优势与作用

  (一)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优势

  1.提供创业实践平台第二课堂创业教育通过科技竞赛、基地实训、创业模拟以及社会实践等载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的实践平台,有利于大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学习与接受的创业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创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同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实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与共赢。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相较于第一课堂创业教育而言,其更侧重于引导学生从被动的理论学习向主动的实践锻炼转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需求与兴趣导向选择相关的创业活动进行实践体验,而在这个过程中其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与自主作用,进而实现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增强自信心。

  3.扩大创业教育覆盖第二课堂创业教育通过丰富多元的实现载体可以营造学校整体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创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弥补第一课堂个体接受的被动性,在学生主动参与中激发创业意识与创业兴趣,将创业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创业思维,从而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与覆盖面。

  (二)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1.激发创业意识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非在于通过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创业实践的指导实现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提升,而更侧重于形成以创新创业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旨在通过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储备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思维,进一步培养敢为人先、勇于坚持的精神。

  2.提高创新能力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不同于其他社会团体或组织所开展的创业教育,其更倾向于引导学生在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创业这一方式实现自我价值。第二课堂本身具有时间空间灵活自由、内容形式丰富多元、理论实践有机融合等特点和优势,有利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借助赛事、实训等载体和平台,打破学科界限和思维,相互探讨学习与启迪,从而激发创新意识、激活创新动力、提升创新能力。

  3.提升实践能力第二课堂的开设为大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有助于学生从被动、抽象的知识传输中逐渐增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激活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的经验积累与升华,从而进一步指导学习,形成良性循环与互动。与此同时,通过自我组织、自发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等方式,明确自身诉求与成长方向,进一步形成具有独立性与开拓性的品格,全面提升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4.培育团队精神任何创业实践项目的成功都不可能单独依靠一己之力可以实现,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第二课堂创业教育通过科技竞赛、实训指导、项目培育等载体促使学生组建团队参与创业竞赛、创业项目或其他活动,有助于他们在公开、平等的氛围内打破学科和思维界限从而深入学习讨论,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加强团队意识的同时培育团队精神。

  三、大学生第二课堂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第二课堂创业教育价值目标

  1.树立创业意识大学生创业意识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它包括创业的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要素,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起着支配作用,直接影响着创业行为的方向和力度。目前,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市场竞争意识不足、创业意识缺乏以及创业心理不成熟等现状,大大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第二课堂创业教育通过搭建实践平台、引入社会资源、提供创业服务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方式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技能、逐渐形成自主创业的意识。

  2.培养创业品质实践证明,创业成功与企业家自身的智力因素虽然有很大的关联性,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企业家优秀的创业品质,即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的思维模式、勇于开拓的精神以及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握创业品质培养这一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突破口,在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中,要善于依托创新创业竞赛、社团模拟活动、校外基地实训等平台逐渐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恒心、诚信以责任心,借助科研实践和创新项目培育等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创业品质。

  3.提升创业能力如何将创业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转化成创业能力,这是高校创业教育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创业能力包括认知实践能力、专业职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以及团队协调能力等诸多方面。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有助于学生从第一课堂中走出来,在实践中边学边研边做,在创业尝试的过程中发掘创业机会、突破创业瓶颈、积累创业经验、处理风险挑战以及提升运营能力,实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内容设计

  在遵循指导原则和实现价值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与学生特点进行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内容设计是第二课堂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在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则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内容设计需从“三线五体”着手进行。“三线”是指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开展应关注学校、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以及学生三条主线,“五体”指的是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开展需依托创业论坛、创业竞赛、创业社团、创业基地以及科研实践五大载体。

  1.创业论坛针对第一课堂创业教育侧重于创业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特点,为了更好的与之相对接,并发挥补充与延伸作用,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创业论坛这一载体设计出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引发学生创业思考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如专题讨论、主题沙龙、座谈访问等,夯实第一课堂创业教育理论基础,树立与培育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

  2.创业竞赛建设院———校———省“三级创新创业平台”,形成创新创业竞赛与创新创业项目开发有机融合的“双向培育模式”,设立综合型、重点专项型、科研创新型以及实践孵化型的“四型比赛体系”,鼓励学生针对自身的学科背景、专业特点以及个人特长参加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竞赛,在竞赛中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培育创业品质,在理论学习与实战竞赛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创业能力的提升。

  3.创业社团在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实践中应充分挖掘与发挥社团的职业属性与优势,使社团成为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一系列社团活动(如邀请社会知名企业家进行创业演讲与困难答疑、组织模拟创业活动提升实践体验、搭建互动平台帮助会员组建创业团队、加强高校间创业社团交流整合资源等)用以破解会员创业困境、整合会员创业资源以及提升会员创业能力。

  4.创业基地在不断丰富第二课堂创业活动的同时还应注重建立与建设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真正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由“理论型”、“科研型”向“实践型”、“职业型”转化。一方面,为有明确创业意向与充分创业准备的同学提供创业咨询服务,依托创新创业项目入驻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孵化,传授其企业管理与风控知识,将创业可能性催化为创业现实性;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初创项目则依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创业服务中心,积极搭建平台引入政府优势资源和社会力量为其提供政策、场地与资金支持,实现硬件保障的同时提供服务、咨询等软件支持,提升学生的创业实战技能,帮助学生提升初创企业的存活率。5.科研实践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应遵循高校办学的宗旨和职能,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是创新教育,故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在学科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关注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鼓励学生进课题、进实验室、进项目,加强老师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指导,成立“梦想导师团”,实现科研成果实用转化能力的提升,在创新的基础上培养创业能力。

  (三)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机制保障

  1.激励机制推动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合理与有效实施,持续改进和提高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用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1)采取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愿所谓创业意愿是指大学生对待创业的动机和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大学生创业由学校推着“要其创业”转变为学生发自内心的“我要创业”。因此,学校采取系列激励措施,确保学生创业意愿的正确实施。一是建立全程化立体化的创业教育体系。要建立从大一到大四的创业教育模式,即大一系统灌输创业激情、人生激情等理念;大二引导学生发现项目,引导创业创优思维;大三进行赛事训练,并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技术支持;大四进行创业支持计划,利用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对真正投入创业的学生给予全程化的帮助引导孵化。

  (2)采取激励措施,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教育是整个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将创业愿望、创业意识内化为学生创业素质的过程,这必须在实践中才可以实现。当代大学生有敢想、敢做、敢闯的心理品质,但同时也容易半途而废、自暴自弃。而这正是创业所忌讳的。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应当有意识地采取措施进行创业精神的激励,帮助大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品行。一是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平台通过调研企业家个性及其创业史、进行市场调查、学习风险投资知识等活动,对创业有一个从心理、经验、知识上的认识;二是利用创业励志报告会,邀请知名企业家和校友,讲述创业案例;三是通过举办创业挑战赛等,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挑战精神,加强创业意识。

  (3)采取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创业续航力所谓“创业续航力”,是指创业的持久性,能坚持的.时间性。在校大学生创业往往一阵风,见到容易就上,遇到困难就躲。这样的行为不利于企业家的培育。作为高校要通过建立全程化的创业激励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续航力。2.评价机制推动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合理与有效实施,持续改进和提高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用以保障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常态化运行。

  (1)创业教育模块化单项评价体系进一步推进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与常态化,必须建立与之培养目标、实施内容、优势特点相匹配的模块化的单项评价体系。首先,涵盖校———院———师(生)三级评价维度,针对不同维度创业教育的开展建立相应的评估标准,遵循整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保障三个维度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协调进行;其次,在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不仅要确立合理的评估标准,还要建立科学的量化评价体系,在侧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评价方式,使得评价体系更具科学性与可操行性;最后,针对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空间、时间、方式灵活性的特点,适时适地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针对不同活动或内容进行多模块、多维度的评价方式。

  (2)创业教育综合性绩效考核体系除建立针对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本身进行模块化的专项评价体系外,还应该对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院、师、生等不同要素进行综合性绩效考核评价,进而补充单项考核。如,院级考核: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其年度绩效考核中来,作为衡量学院科研水平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对于突出业绩的学院可以树立典型、示范推广;教师考核:可将创新创业教学业绩、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情况等列入教师专业职称晋升、教学业绩评价、津贴发放系统等内容中来,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学生方面:进一步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加大创新创业方面的比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与创业激情。通过顶层设计与具体考量的综合评价方式,实现全员重视、全员参与的积极态势,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氛围。3.保障机制(1)师资保障一方面,建立与培养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选择具有相关学科背景或实践经验的老师帮助学生寻找创业机会、设计创业计划、提供创业咨询以及指导创业实践;另一方面,重视与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与交流,不断更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鼓励有潜质的老师参与创业实践,同时可以邀请社会知名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专兼结合,不断扩充师资队伍,提供师资保障。

  (2)政策保障一是政府要扮演好大学生创业倡导者和扶持者的角色,制定相关的政策保障措施,在市场准入、执照办理、税收减免、贷款扶持、后续服务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更为良好的创业环境,给予优惠的政策。二是高校要把创业教育和创业实施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对创业学生给予学分抵扣、学费减免、创业资金等优惠措施。对于创业导师,要建立创业导师储备库,开放创业导师的职称评定,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创业教育。三是作为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全力支持,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舆论导向上、政策扶持上、社会宣传上、价值观念上鼓励创业,让崇尚创业、梦想创业的风气兴起,在新一代的大学生身上塑造民族创业精神。

  (3)资金保障实践中,大学生第二课堂创业教育中企业初创阶段融资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创业基金来源渠道单一,大多依靠政府或学校政策扶持;第二,创业资金资助类别单一,大多通过创新创业竞赛获得企业资助;第三,创业活动资金来源受限,主要依靠校内支持;第四,创业融资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家庭支持,缺乏与之相匹配的企业信用担保。针对以上问题,第二课堂创业教育资金保障机制的建立应注重产研结合、校企结合以及校地结合,进一步解决当前困境。a.产研结合建立创新主导型创业教育模式,积极整合与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科研创新以及主持、参与科技创新创业项目,通过项目申报、可行性评议、确定立项等程序,对于具有开发潜力的项目给予相应的项目资金扶持,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转化与效益转化,提升创新创业项目的自我造血功能。b.校企结合针对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项目,深入挖掘其潜在优势与内在商机,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拓展校企合作渠道,通过项目资金扶持、产业链条分解或服务项目外包等方式,帮助初创项目解决融资与产需平衡问题,在增强初创企业存活率的同时,实现校企双赢。c.校地结合努力探索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校地结合模式,一方面不断拓展地方实训基地的数量与规模,加大实训基地的资金扶持力度,使创新创业项目可以依托实训基地的硬件与资金支持得以初步实施,保障创业教育的常态化;另一方面,搭建地方、政府、高校、企业联合创新创业平台,将产研创新与地方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引入地方资金支持,形成资源共享与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实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四、结束语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提出、探索与实践符合中国改革攻坚发展期的客观要求,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相较于其他形式的创业教育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作用,亦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与使命,故而必须构建科学完善的第二课堂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常态化发展,增强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与系统性。

  参考文献:

  [1]刘树春.基于第二课堂建设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J].江苏高教,20xx(03):119-120+135.

  [2]柯羽.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xx(08):71-73+14.

  [3]邓建平.论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xx(05):68.

  [4]徐国权.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xx(06):106.

  [5]桂敏.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研究与构建模式的思考[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xx.

  [6]陈文婷.基于实践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与问题探悉[J].高教学刊,20xx(07):27-28+30.

  [7]李江波.近十年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评述[J].高教学刊,20xx(18):29-31.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9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1.创业教育师资匮乏

  在国外,一般都是聘用有创业投资的经历的教师进行创业教育课程的讲解,由于他们对企业的运营以及创业理念有了较深的理解以及实践,因此在给学生灌输思想时能更能深刻地讲解创业型企业的运作以及经历的问题,这种讲解不仅理念性强,更能够结合教师的实际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虽然有许多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授课教师多是学术专家,以至于在课堂中缺乏对于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的讲解。使得创业教育仅局限于理论指导层次,缺少了真正的实际操作感悟,对于实际问题的具体解决能力有了很大的欠缺,最终导致学生们也都是纸上谈兵或者在真正创业时走很多弯路。

  2.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不完善

  部分高校根本没有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一些学校仅仅通过专题讲座或者职业生涯规划简单讲授,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但是教学方式落后,方法单一,重讲授轻指导,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不满意。

  3.大学生创业成活率较低

  大学生创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就大学教育而言,在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前提下,很多高等学校置办了对于大学生创业有着推动作用的孵化园、模拟公司等硬件设施来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在大学生中进行创业团队的组建,进驻孵化园、进行准公司化的管理和运营。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学校的创业教育都没有形成系统的管控,一部分企业家有利可图,导致大学生团队成为了企业赚取利润的枪手,一部分则是得不到真正的创业技能以及经验的知识,这也最终导致大学生创业团队只能流于公司形式,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大学生创业成活率低也致使很多大学生有很好的想法但是不敢进行尝试,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大学生创业的积极热情,影响了新生代创业者的创业信心,影响了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二、如何加强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

  1.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和理念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推动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它支配着创业者的创业态度和创业行为,是创业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养,高职院校创业意识的培养要要灌输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激发自主创业的独立意识。与此同时,在对高职院校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要贯穿到高职院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让学生全面认识创业教育。

  2.建立一支强而有力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老师缺乏系统的创业培训,缺乏创业的经历和实践经验,必将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开展。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选派教师参加创业教育专业培训、到企业锻炼,使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能及时了解创业教育动态,学习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了解、掌握国家以及本地区有关创业的`税收、工商注册、资金扶持等相关法律、政策。同时可邀请成功的创业者、专家和政府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创业教育兼职教师,与校内创业教育教师共同举办各种活动,拓展各自的视野、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可以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支持教师创办经营企业、参与企业各项活动,强化、丰富教师创业经历和创业实践经验。

  3.将自己的专业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创新教育。通过创业创新教育,对自主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积极参与校内外创业创新教育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提升实践能力和创业品质,树立勇于冒险、敢于创业的价值观念。把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创业联系在一起,在自己熟知的行业中更好地创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诸多问题,在正视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应逐步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比重,同时充分利用地方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条件,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源。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10

  大学生创业浅议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关系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变被动就业为自主创业是大势所趋,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新途径。从社会基础和教育基础两方面来看,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完全可能的。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创业的概念为广大的同学了解和接受,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开始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在校大学生在课余开一家饰品店、经营一家学生餐厅、自办一间个人工作室或在网上开店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然而,创业之路是艰辛而曲折的,成为真正的创业英雄不多,对于身在校园缺乏社会经验和经费的学子来说,创业更是难上加难。就河南省郑州市而言,大学生注册的公司也并不多。

  一、大学生创业难之原因归整

  大学生创业难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比较多,归整主要如下:

  社会经验不足是目前在校大学生创业最大的瓶颈。虽然现在的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知识面,然而大学生毕竟身处校园,不能很好的了解市场规律和法则,同时又欠缺实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各种理财能力,在真正处理事务时显得力不从心。

  其次,资金的缺乏是制约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本身大学生就没有经济基础和经济来源,其在集资方面又欠缺经验,常常导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

  第三,年轻人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缺乏市场经验等致命的弱点也制约着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校大学生创业还必须处理创业与学业之间的矛盾问题,如果学业都保证不了,还提什么宏伟的创业?

  第四,创业知识相对缺乏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应试教育下,我国高校只是在大学生毕业前突击就业培训,不过是临“急”抱佛脚,指导一些应聘技巧等,大学生缺少自主创业的基础,很少会想到自主创业。国内第一本大学生创业专著《大学生创业》主编汪歙萍认为,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不够,即使开设创业教育,也不全面、不系统。

  相对于欧美比较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国的创业者肩上的负荷更重。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还不完善,律师事务所在转型改造,会计事务所在进行制度性的建设,融资和金融环境处在调整阶段,让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面对这么复杂的社会问题,很不现实。除此之外,家长的反对也是阻碍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因素。

  另外,有些人不适合创业。应该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分流,引导他们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那些在理论和学术上有天赋和造诣的学生就不适宜加入创业的洪流。暨南大学创业经济研究与试验中心负责人、教授张耀辉介绍说,根据他的观察和创业实验,约有30%的在校大学生具有创业的禀赋,经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创业训练,会有所发明创造,甚至拥有知识产权,再通过风险投资和社会保障机制的作用,就会完成知识的转化,希望能通过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造就出一代年轻的'知识富翁。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这些人不适合创业:一缺少职业意识的人,二优越感过强的人,三唯上是从只会说“是”的人,四偷懒的人,五片面和傲慢的人,六僵化死板的人,七感情用事的人,八“多嘴多舌”“固执己见”的人,九胆小怕事、毫无主见、树叶掉下来怕砸破脑袋的人,十患得患失却又容易自满自足的人。当然,世上万物,决非一成不变,社会学家认为,性格是可以改造的,任何一个人完全可以在实践中注意克服性格缺陷,战胜性格弊端,改变性格类型,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

  二、大学生如何做好创业的功课

  成功创业需要很多因素,要想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要充分准备,做好这一功课,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加强创业教育,加强创业训练和培训。一般来说,大学一年级时,就应接受职业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开始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专业背景,为今后选择创业、确定职业目标奠定基础。大二、大三时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对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深入了解,根据实践中自我适应程度的反馈信息,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取向,初步确定与自己能力相吻合的职业选择。例如,要对个人的创业条件进行分析,准确定位,是“给别人打工”,还是定位在“给自己打工”。同时看自己是否具备未来的老板气质和心理素质,比如承担风险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决策的能力和领导能力。

  创业前还应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做好市场预测,建立经营思路,设计市场进入策略,对经营项目的投资、筹资、成本、收益等作出可信的测算,学会常用的财务管理知识。

  做好创业方向选择。据了解,目前,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但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很多毕业生不知如何将自己的所学和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如何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块新的“自留地”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并创造出经济价值。方向选择失误就注定创业的失败。创业选择原则是:这个方向不一定是最赚钱的,但是最适合我的。做到一不熟不如不做,二大型不如小型,三重工不如轻工,四用品不如食品,五“做”男不如“做”女,六“做”大人不如“做”孩子,七综合不如专业。

  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多会经历很多的挫折、失败、痛苦甚至是绝望,这对大学生来说也未必是什么坏事。这就需要在创业过程中,注重团队建设,团队合作与齐心协力是创业成功关键一环。另外,大学生自主创业,一定要明白: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成功。

  三、大学生创业之处遇

  当前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还存在争议。年轻人有闯劲,点子多,思维活跃,大学里人力资源也相对集中丰富。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创业需要各方面人才的搭配组合。如纯是理科生,则在财务、企划、管理、文案等方面先天不足,而纯文科生,则对事物的分析可能相对表面化。这类同学表示,只要找到好的合作伙伴,有好的项目,他们就愿意试一试。另一些有“小富即安”思想的学生则认为,创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太累了,还不如找份工作来得轻松。

  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已经成熟,但机制还不成熟。且在校大学生不具备进入市场的经验,创业之初理不清各种人事关系和产权关系。中国的风险投资体系也不完善,可享用的资源太少。不少创业者,当初都是凭着一腔热情匆匆走上创业路的,一遇上艰辛与风险,便会束手无策。

  同时还应看到,我国目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法律环境还不太理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有:企业注册登记的程序复杂、对以知识成果出资及有关年龄的限制不太合理、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网络开店规定滞后、以及教育法劳动法规定有待完善等。

  近年来,高校多支持学生创业,复旦、交大、同济等高校都设立了上千万甚至上亿的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各校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计划大赛或科技创新活动。当然,对大学生创业,多数学校还是持一种支持但不鼓励的态度,支持对象也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

  四、大学生创业前景展望

  长远而言,大学生创业前景是很好的。从就业政策上来讲,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很支持的,目前主要以减免一些行政费用为主,比如,国家工商总局规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1年内免交5种行政费用。其实,学生刚进入一个行业,更需要有关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专家给予指导,比如行业协会可以指导学生需要办哪些手续;进入了这个行业后,还需要业务上的指导,但是,现在几乎没有这样的指导专家。

  目前大学生创业也存在着误区,有的学生创业的目的不纯,有急功近利的一面。杨致远在最初发明Yahoo搜索引擎时,并没有想过通过它来赚钱,他的目的很单纯――为当时乱七八糟的网络做点好事,直到最后他的网站人流量越来越多时,他才意识到Yahoo巨大的商业价值。这对我们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学生创业者如果能够跨过这个误区,对自身及市场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将会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然,大学生创业必需做好行业选择,最好能够将自己所学专业与创业项目相结合,与自己的兴趣性格相适应。

  为努力促进大学生创业,有必要通过社会、政府、高校与大学生自身等群体的共同努力,努力培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通过加强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等措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人格,出台健全完善的支持政策,不断促进大学生创业。根据现实状况,当以大学生创业为立法主题,梳理现有法律,修改阻碍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条文,补充新的法律条文促进大学生创业,并根据情况设立大学生创业单行法律。同时,社会有必要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形成利于创业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伍秋林。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xx(14)。

  [2]叶育旺等。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反思[J]。中山大学学报,20xx(6)。

  [3]王文。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xx(12)。

  [4]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xx(7)。

  [5]伍秋林。大学生创业指导教程[M]。中南大学出版社,20xx。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11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创业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创业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拓宽就业渠道,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创业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目的是在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的条件下,解决我国教育体系中所面临的困难。而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及心理进行分析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方法措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心理;现状分析;培养方法

  由于时代经济发展的影响,高校已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和培养创业者的起源地。而大学生是创业的主力军,担负着国家的发展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希望之泉。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是各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高校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的前提下,应该让大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未来的创业做好准备。让学生全面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高素质人才。

  一、创业心理的概念

  创业心理指的是创业者在自己创业的实践活动中为调节自己行为时的心理特征。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促使我国各高校逐年扩招,相应的毕业人数逐年增多,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问题。由此应运而生的便是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步入了创业的大浪潮中。然而,在人生路上总会经历风雨挫折,所以创业的道路也是很难走的。创业的道路是否顺畅,不仅在于自身的素质高低,还包括是否具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创业心理包括自信、自主、独立、理性等等,并且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的影响,其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心理特征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迅猛到来,我国鼓励和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此还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帮助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条件和资源等,同时各高校还会因地制宜地举办一些创业计划比赛,部分家庭也非常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些都是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极大鼓励。不过,总的来说大多数的大学生仍然不敢创业或者不善于自主创业。根据调查研究,这既有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原因,也包含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的影响。为此,对大学生关于创业的心理进行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对自己是否创业的意愿调查。是否有创业的意愿决定了创业行为能否实施,也是创业者是否参与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创业意愿的高低决定了创业行动的可能性,意愿高的话创业行为更加容易实施。所以,首先应该先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深入了解,以便能更加准确无误地对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的侧重程度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创业很感兴趣。而兴趣一般是指一个人常常侧重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某项相关活动,还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浓厚而专一的兴趣对于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行为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过半的大学生对创业有热情和兴趣,在某种程度上也暗示了创业将成为大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探其原因是在于创业活动的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国家和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行为的政策上有很大支持,提高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电视媒体等对创业成功者的大力宣传也增强了大学生对创业成果的预期;还有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许多大学生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虽然有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但被问到是否愿意毕业后自主创业时,还有过半的大学生表示毕业后不愿意创业,这一现象引人深思。为何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很高,但对毕业后创业的意愿却很一般。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得知,大学生创业意愿不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自身的社会经验不足;第二,缺乏创业资金,社会人际关系不足;第三,自身性格特点或者志向不在创业上;第四,大学生缺乏自信心,反映出大学生对当前的创业前景没有积极的预期,自信心不足。综上所得,目前大学生应该先理性思考然后再参与创业活动,创业不仅仅需要个人的热情和兴趣,还要认真充分了解大学生创业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对于大学生在创业前景方面的信心不足问题,学校应该进行积极引导和帮助,遇到合适的机遇,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当代年轻人敢闯敢干的创业精神。

  (二)大学生创业的动机。对创业动机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大学生想要创业的驱动力,还可以控制和猜测他们的创业行为,同时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进行调查分析得知:一是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性的,由于社会的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也变得越加复杂,包括理想、经济、个人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二是因为创业的最终目的是得到经济利益,所以经济利益是最大的驱动力。因为近些年我国的私有产权越来越受到法律的完善保护,社会上的有钱人的效应正在刺激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创业的道路,而且现在的网络、电视等媒体对财富的广泛传播和渲染也对年轻人自主创业有影响。虽然经济利益是首要的驱动力,但是却不是唯一的。根据调查得知,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是想为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贡献。当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驱动力还包括自我实现和兴趣。大学生创业很大一部分是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来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如果要自主创业就要掌握好控资源、风险取向、成就需求等,包括自主水平、精力水平、自主需要、成就前景、个人的自我控制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自我实现和价值体现是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根本动力,使得大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更加稳定、更加持久、更加成功。除此之外,只有少数的大学生是为了减少就业压力而选择自主创业,因为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创业不仅仅是为了单一的就业,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面临的就业问题,这样的创业也得不到持久性的保障,自然创业的成功机率就比较小。不可否认,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部分原因是想要缓解就业压力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但却不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目标和宗旨,在当前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能清醒、客观地对创业有如此的认识值得赞赏,同时也说明我国大学生不是无奈之下选择创业,而是主动进行自主创业。

  (三)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良好的创业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自信果断的心理、团队合作的心理、开拓创新、竞争进取的心理、乐观的心理。自信是一个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基础和根本,假如一个大学生刚毕业就选择创业道路,那么实际上他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自信,且相信自己是能够成功创业的。因为自信和果断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自信的基础上,必须果断。在创业的大学生心中都会有自己的创业英雄,同时,他们心里也非常清楚所有的创业者在创业的初期都会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一起经历艰苦奋斗的日子。大学生创业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创办自己的企业,做自己的事业。在当前这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创业新手,大学生自主创业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发展,就应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创业问题的认识上,大学生应该能够较为理性地去看待开拓进取在自主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创业是一个艰苦且道路漫长的`过程,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保持良好的状态,乐观开朗的态度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时,习惯了在温室中成长的大学生创业者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许多负面情绪。此时,大学生创业者需要用乐观开朗的心态、冷静沉稳地应对各种各样的不利局面,并坚信风雨后终会有彩虹出现。二是不良的创业心理,不健康的创业心理对创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大学生松散自由的生活环境让一些大学生过于骄傲,对于从基层创业这件事看得太低,一直享受着被社会家庭宠爱的生活。然而,社会的发展导致招生就业制度有了很大改革,大学生被推向人才市场,导致他们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严重的会产生大量的失业现象。客观上说,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力供需严重失衡,并且就业机会不容易把握,从深层次说是由于大学生脆弱的心理不适应社会就业环境。甚至一些大学生创业过于高傲,没有基本功的同时还过于放纵自己,没有自制能力,稍有成功就不知所以,一遇挫折就悲观绝望;有些大学生胆小自卑、患得患失、没有作为;有的大学生自负、狂妄、嫉妒、庸俗。以上这些都阻碍了大学生的自我发展,破坏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时机。

  三、大学生培养创业心理

  创业的风险很高,压力很大。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不适合自主创业。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想创业成功,就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就应该具有良好的创业心理。怎样才能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呢?一是大学生要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明白创业的意义。二是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创业目标,在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成就感。三是大学生应该有坚定创业的意志,不畏挫折困难,勇敢向前。四、结语创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措施,大学生是创业大潮的主力军。而良好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根本。因此,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心理的分析,同时提出合理的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的途径。

  作者:孙斐斐 单位:山东枣庄学院

  参考文献:

  [1]邓丽芳,刘祖良,慕丽伟.大学生创业心理胜任力的特征与培养模式研究[J].学术论坛,20xx,9

  [2]郭志芳,钟建安,段锦云.大学生创业心理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J].应用心理学,20xx,3

  [3]刘素婷.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培育与开发策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xx,2

  [4]程海云,励骅.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开发的意义与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xx,2

  [5]于跃进.高校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的策略研究[J].职业时空,20xx,9

  [6]艾军,李鑫.大学生创业心理分析及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xx,5

  [7]吴颖.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学生网络创业[J].商场现代化,20xx,1

  [8]徐志良.大学生创业缘何遭遇“冷场”[N].工人日报,20xx-08-28

  [9]王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与思考[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2

  [10]刘碧强,卓燕芳.我国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xx,2811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12

  新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未来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我认为以下几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第二,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品质,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第三,建立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开设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课程,创设环境类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创业能力。第四,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以校内外创业基地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

  正文: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能够承担起振兴民族大业的重要课题。全面开展切实有效地创新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积极应对未来世界的严峻调整,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20xx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已突破200万大关,达212万人,20xx年又突破300万大关,达到338万,20xx年更是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413万人。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早在20xx年就指出,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大增加的趋势。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数量逐年上升。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显示,20xx~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仅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20xx年是34万,20xx年是37万,20xx年是52万,20xx年是69万,20xx年达到了79万。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校毕业生大多在20~25岁之间,这个年龄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要求独立地、有主见地处理自己的事情,依赖父母的心理逐渐消失,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明显增强,同时又处在人生的重大转折和突变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开发潜力、发展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而且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雄厚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未来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形成和推动创业行为的内驱力,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要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要通过宣扬大学生中涌现出的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为此,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

  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以科技协会为平台,层层推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学生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学生在兴趣特长与专业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感受创业,培养创业意识。

  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务实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态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多方面的品质。 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价值最终都取决于教师。具有较高创造性思维修养和创造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质疑精神、思考能力的学生,学生才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才会突破常规,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性学习。没有一定数量的创造性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学生。学校可以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创业技能知识,使学生获得实际经验。

  一批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可以对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创业品质给予强化。创业往往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实现或完成的,它需要组建起自己的团队。一个精诚团结、各方面能起互补作用的团队,才能实现1+1>2的效果,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通过教师队伍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自我,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培养合作意识,将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产生深刻的推动作用。

  高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将其列为必选科目,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丰富他们的创业学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创办及管理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开展一些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在课外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课程,包括“网络教学”、“实地考察”、“企业家论坛”、“创业计划(设计)”等环节,以拓宽学生学习范围和视野,使课程更具启发性和实践性。定期举办对话交流论坛,请创业成功人士直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解答其在课堂学习中和实际创业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其提供创业借鉴与指导。

  环境类课程要突出创业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尽可能把校园的布局与美化、校园文化建设、周边环境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学校应建设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环境建设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硬环境如校园创业园区、小企业孵化器等。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区”,学生可以提出项目申请,方案获通过后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办一些校内公司或在校内经商等。或者由学校组织开办模拟公司,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其运作程序符合企业行为,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的平台。软环境如职业指导等,院系应成立由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和风险投资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小组,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建议,从而避免学生盲目创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创业环境的

  建设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进行。

  实践证明,一种有利于创业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综合性知识,如有关政策、法规等知识,以及更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此,必须在教学思想上有根本的改变,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知识横向拓宽,纵向加深。使学生从日趋合理的知识结构中获得创造能力的培养。

  系统创业知识的形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第一,大学课堂、图书馆与社团。创业者通过课堂学习能拥有一门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受益无穷;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第二,媒体资讯。一是纸质媒体,人才类、经济类媒体是首要选择。例如,比较出名的《21世纪人才报》、《21世纪经济报道》、《IT经理人世界》等。二是网络媒体,管理类、人才类、专业创业类网站是必要选择。例如,比较出名的《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华英才网》、《中华创业网》等。此外,各地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信息中心的网站等都可以学到创业知识。第三,与商界人士广泛交流。襄樊学院还不定期的邀请校内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更多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讲座,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和报告,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对于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只有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在社会实践。学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一方面通过实习环节开展创业实践。专业实习是专业理论应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创业阶段实际操作过程,把校内外实习基地办成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在这样的场所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另一方面,创业基地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等,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参考文献:

  1 郁义鸿,李志能,罗博特·D·希斯瑞克。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 李儒寿,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探析。襄樊学院学报

  3 徐萍,个性品质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当代教育论坛 4 李石纯,浅议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育。中国高等教育贴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13

  摘要:在创业教育中,高校要立足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现状,积极探究提升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策略,以提升创业教育的效果。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及大学生的进步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现状;培养对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明显,大学生毕业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加,而社会就业岗位增加的比例远远低于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加的比例。这样,社会就业难问题是大学毕业生面临的迫切问题。在大众创业环境下,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人才,如果能够积极加入到社会创业大军中来,无疑将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的创新进步发展。因此,高校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创业,能够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养工作,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现状

  (一)缺乏创业动机

  在商品经济环境下,很多大学生都追求金钱,追求短期的经济实惠,因此,只要是一些机关单位或者是企业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较为丰厚的福利待遇,又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大学生更愿意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了找到好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能够轻松过日子上面。大学生虽然胸有大志,但行为懒散,思想懒散,进取意识不强,更缺乏到社会上独自创业的动机,这就是现实社会,很多大学生不愿参与到创业大军的真实心理因素。创业动机不强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二)创业信念不坚定

  在就业困难情况下,一些大学生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被动选择创业。这部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稍有不顺就会影响到创业信念,就会打退堂鼓,导致创业失败。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自认为自己很有才华,想要凭着自身才智创业,但在创业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遇到挫折,他们也很在意外界的议论与评价,同时容易受到外人左右,在情绪上产生波动,这样他们创业信念也会不坚定,创业也难以成功。

  (三)创业意志不顽强

  部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缺乏努力精神,不能积极努力地开展创业活动,遇到困难就会产生较大的挫折感,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不安情绪,甚至悲观失望,放弃自己的创业理想,这都是创业意志不顽强的表现。一些创业者在遇到问题后,不愿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而是寄希望于家长朋友的帮助,在创业过程中,依赖心理较强,自我创业意志不坚定,这样也难以做出成就。还有一些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不能全身心的投入,稍微遇到一些挫折就想到放弃,就想找一份稳定安闲的工作,创业意志不坚定,注定难以实现成功创业。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对策

  (一)加强学生创业情感教育

  教育者要重视学生创业情感教育,要能够引导学生以平常心看待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消除不良的心理情绪,通过心理教育方式排除学生不满、嫉妒、恐惧等不良心理,使学生心理情感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创业心理品质。

  (二)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有效陪培养必须要有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基础。通过构建完善的创业心理教育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心理教育培育,才能真提升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素养。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学校需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设置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在大一阶段需要以帮助学生确立成长目标和创业发展方向为依托,设计相关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创设中,要结合学的专业和职业需要。在大二大三阶段,创业课程教育主要要围绕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创业心态选择设计内容,内容要体现出学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学业与创业有真确的认识,对创业有向往。在大四阶段,创业教育内容要围绕创业与职业的关系进行设置,多设置一些大学生自主创业信心和决心方面的内容,能够通过这个阶段的创业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的创业理想转化为创业行动。

  (三)开展榜样引导创业教育

  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需要借助榜样的力量。创业成功者都有共同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主要表现为自信、创新、专注、坚韧、不懈进取、不怕困难等。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伟大人物创业成功的故事是创业教育的宝贵教育资源。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在培养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教育过程中,需要能够把一些伟人创业故事引入到教育活动中,通过榜样力量激发学生内在的创业动力与自信。另外,还需要能够充分挖掘本校大学创业者的成功案例,本校创业人与大学生经历和年龄相仿,是大学生的同辈,他们能够创业成功,更能够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创业热情。如果学校能够创造机会,使本校创业者能够与学生在一起交流,鼓励大学生从自身出发分析问题,探究自身存在的不足,更能够培养大学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四)做到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的性格、心理状况是不同的,在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要做到因材施教,能够基于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状况给学生以引导教育。比如,在创业方面,女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就不是很好,因为女学生多认为自己不承担养家的主要责任,她们更喜欢依靠别人。教育者要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女学生认识到家庭生活中男女是平等的,女人在社会上也是可以顶起半边天的,要能使女生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和社会存在的意义,消除女学生的不良心理认识,从而坚定女生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五)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

  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第一,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观念,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和条件,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创业方向,并引导学生能够积累一些相关行业的信息和行业创业信息,通过大量的信息刺激,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创业观念。另外,学校还需要能够联合一些专业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创业咨询服务,通过这种途径,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创业信心,培养学生的创业信心除了做好相关理论思想教育工作外,教育者更应该在校内开展多种创业活动,并把学生组织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创业竞争意识,自我挑战意识,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能够树立起创业的自信。

  作者:孟雅雯 刘欢 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娜.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07).

  [2]郭丽丽.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教育研究和思考[J].科技资讯.20xx(19).

【大学生创业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06-20

大学生创业心得03-28

大学生创业计划05-11

大学生创业策划方案03-27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03-28

大学生创业活动策划04-14

大学生创业学习心得04-19

大学生个人创业计划05-26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06-15

大学生创业实训心得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