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论文

时间:2023-06-20 16:40:39 创业指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1

  摘要:大学生想创业的人多,参与的人少,成功率更低。很多人的迷茫是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如何掌控未来的企业,其中主要原因是大学创业教育实践应用环节教育的缺失,在初创企业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重点需要把握。本人把自己的研究认识呈现给大家,希望能推动大学的创业教育的实用性,进一步有效推动大学生创业。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创业教育

  引言

  近年来,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大约在700万左右,每年创业的大学生占整个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五。而创业的成功率则更低,有媒体报道成功率在1%-4%左右。现实是,更多许多想创业的大学生整天徘徊在浩如烟海的资讯中,面对成千上万的创业资讯不知该如何入手,不知该如何有效决策。只知道看一些别人的成功案例、失败上当受骗教训。表面上看好象增长了见识,增加了经验,事实上还是不得要领。

  大学生创业的突破,应当是通过创业教育来完成。遗憾的是,当前的创业教育虽然有,但远远不够,而且针对性不强,指导性不够,实际功效有限。20xx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对河南14所高校360名创业大学生案例的调查中,50%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的创业教育缺乏实用性。目前大学的创业教育,多数往往还停留在观念的教育上,而对创业实践的各个环节,技能训练等方面存在巨大的空白。对初创企业的不同阶段如何掌控,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和呈献给学生的。本人将对初创企业不同阶段的掌控的问题加以研究探讨。

  一、创业准备期

  创业准备期,准备要充分。这一阶段是创业的关键,也就是说,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到了商场上创业,才能稳扎稳打,目标明确,步伐稳健。

  首先,创业前要认真思考、反复评估、考虑成熟再行动。除了要足够的资源准备外,心理准备最重要。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反复斟酌,好好思考。

  1、我为什么要创业?是否有足够的决心,愿意承担风险吗?过去的利益是否舍得放弃?

  2、我是否具备创业者应有的能力与素质,是否能承受挫折,是否具有综合全面的素质,还是有专项技术特长?

  3、我创业成功的核心资源优势是什么?我具备的条件是:足够的资本?对行业足够了解?具有行业经验?客户资源?技术创新?商业运作能力?与即将面对的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有明显的优势?

  4、是否有足够的耐心与耐力度过创业期的消耗,估计通过多长时间走过创业瓶颈阶段,自己有多长时间的准备。

  5、创业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是否能承受?不要只想到乐观的一方面,对风险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一碰到现实状况与想象不一样,一下会造成信心动摇。

  回答清楚以上问题之后,再决定是否创业不迟。很多创业者的失败,都是与创业前心理准备不够,匆匆忙忙进行创业,最后失败得一塌糊涂,假如准备不足,条件不具备,晚一点创业也不迟。

  二、创业初始期

  创业初始期,要先熟悉业务,再创建自己的企业,并保证企业有一定的利润。创业者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创业方向,再决定创业。这一阶段是创业的起点,它不仅关系到你的企业能否获利,还关系到你的创业能否成功,你的企业能否发展下去。因此,选择创业项目尤为重要。假如,选择了某一个行业,创业前一定要积累一些该行业的经验,收集相关的资讯,如果有可能,可以先考虑进入该行业为别人打工,通过打工的经历来积累经验与资源。那么“学费”自然由别的老板给你付了,也就用不着自己创业时交学费,行业知识、客户资源渠道,赢利模式都有了,再创业,距离成功就更近了。这一阶段要努力做到收支平衡,逐渐产生利润,不要着急迅速赚钱。这一阶段要经历企划期,创建期、生存期、奋斗期。

  1、企划期 为自己已经想好的创业做详细的计划,注意一切要自己亲历亲为。可以运用SWOT分析法,搞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都是什么。

  2、创建期 按照自己的计划实施自己的创业计划,创建期时间越短越好,花钱越少越好!效法产业中最佳的竞争者,一面学习一面持续吸收寻找更好的学习对象。不断试着跳出框架思考事情,即不要照单全收传统的观念,应尝试从新角度思考,让自己在稳妥的前提下有所创新。

  3、生存期 企业已经启动,维持生存是很重要的,想办法使企业生存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赢利和发展的可能。仔细控制成本,切勿铺张浪费,凡事节俭,做任何事合理就好,尽量压低营运成本。

  4、奋斗期 扎实的赚取自己的第一桶金,吸引更多注意力。运用各种行销手段,利用口碑广为宣传,迅速打开知名度。让自己随时准备对着客户说话,设法让客户知道你们做了哪些与众不同有利于客户的创新。

  三、创业发展期

  让企业发展到一个利润稳定的水平,并永续经营下去。这一阶段属于维护发展阶段,努力收回创业成本,创业是否成功在这一步很关键,它需要你每时每刻都注意着它,同时,在这过程中,作为创业者,则更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企业的理念、发展路径以及经营模式等。这一阶段包括:调整期、巩固期、发展期。

  1、调整期 保证胜利果实关键的一步,奋斗期的目标已经实现,就该考虑新的经营思路了,是扩张还是保持现状还是寻求新的机会?

  2、巩固期 加强调整期成果的阶段,为发展做准备!这时你应该做教练,不要做球员,让每个球员都逐步到位!

  3、发展期 企业已经在一个稳中有升的利润水平上运行,你就可以轻松做老板了,但不是说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今天成功的经验,说不定明天就过时了,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以攻为守,让企业一直前进。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2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论文

  一、心理适应能力不强

  习惯了家长的庇护,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笔者对所在学院的194名大一接受心理普测的学生量表筛查后,对其中的22名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显示9名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有5名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而产生,占所有心理有问题学生的55.56%,学院入学学生总数的2.58%。创业者进入不同的环境,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困难,挫折、失败感的连环打击容易让心里承受能力不强的当事人产生退缩心理,从而导致创业失败。刘芳、林刚、周超从认知心理维度、情感心理维度、意志心理维度三方面分析了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陈述了大学生在面对创业产生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心理变化。缺乏专业的心理教育师资。随着创业热潮的掀起,国内不少学院开办了创业教育,聘请知名企业做作为客座教师传授创业理论知识,然而对于心理辅导这块,鲜有学校开设创业心理学的系列课程。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对策

  1.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激发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调研发现,很多大学生虽然有想法,也有创业的能力,但对具体实施流程及后续管理缺少概念,没有创业意识。为此,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成功校友企业家的讲座,分享校友的成功经历。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创业的基本流程,对创业形成初步概念,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创业成功的信心,消除对创业的恐惧,激发创业兴趣。

  2.加快创业课程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第二课堂在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纵观中国的创业教育,部分学校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阐述,然而,还有些学校重金聘请行业专家,在课上教授较多的.实战经验。这也导致了中国创业教育的两级分化,重理论、轻实践或轻理论、重实践。然而,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理论只有应用到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理论是否正确,进而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在创业教育中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通过行内专家讲座的形式,剖析创业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此外,通过建设专业社团,开展沙盘模拟经营等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参与到创业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长运营企业的经验。

  3.组建一支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开设创业心理教育课程,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笔者在查阅国内大学开设的创业课程后发现,大多数学校都将心理课程列为必修课,但鲜有学校开设一系列有关创业心理学的课程,并为之组建专门的师资队伍,对学生因创业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干预,提供咨询。在访谈学院8支解散的学生创业团队时了解到,终止他们创业梦想的不但是融资、经营等专业性难题,合伙人之间观念上的差异,沟通等也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合作。通过持续关注创业者的心理,进行团队辅导等方式及时解决学生在创业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因学生不成熟想法及处事方式而造成创业失败显得尤为重要。

  4.鼓励学生进行创业自我教育,为创业做准备。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人格。

  三、结语

  笔者通过分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从创业意识、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自身教育四方面对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进行探析,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3

  论文摘要: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决定因素,而创业意向是由创业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决定的。因此,为了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促进女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的实施,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优化创业环境,转变女大学生的创业态度;拓宽女大学生创业支持渠道,降低女大学生的创业压力;开展针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升女大学生的创业信心。

  论文关键词:

  创业意向;计划行为理论;女大学生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开放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女性创业成功的比率逐渐提高。据gem20xx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女性创业的增长率是男性的3倍,女性创业已成为一股新的经济力量。目前,中国女企业家约占全国企业家总数的20%,中国女性自主创业的比例比十年前提高了17个百分点,达到21%以上,接近男性的水平ⅲ。而这殷女性创业的风潮为在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

  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任何需要规划的行为,如自主创业的行为,是可以从个体的行为意向来预测的。kolvereid(1996)以挪威人为研究对象,证明了tpb理论应用于创业意向选择时,是一种适当的研究框架。因此,本研究以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作为基础,探讨在校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来了解在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为。

  一、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源自于fis~m&zen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的直接因素,它受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由于理性行为理论假定个体行为受意志控制,严重制约了理论的广泛应用,因此为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ajzen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形成了计划行为理。

  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个人采取某一行为最直接的决定因素就是行为意向,而所有其他可能影响该行为的因素都是通过此行为意向间接地影响行为表现。个人的行为意向是由三个重要因素所共同决定的`:

  一是属于个人本身内在的因素,即执行某项行为的态度;

  二是属于个人外在的因素,即影响个人执行某项行为的主观规范;

  三是属于时间与机会的因素,即对知觉完成某行为难易程度的知觉行为控制。

  行为意向是指个人想要采取某种特定行为的倾向程度。行为意向可从个人是否愿意去尝试、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去实现该行为来测量;行为态度是指个人对特定行为所采取的一种持续正向或负向的评价,行为态度主要受行为信念的影响;主观规范是指个人欲采取某种特定行为时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包括:是否支持、是否希望以及是否喜欢个人所欲采取的某种特定行为,它会受规范信念和依从动机两种因素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指的是个体感知到的执行某种行为的控制能力,它受控制信念和知觉强度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行为研究匕,如教育行为、管理行为、医疗行为、消费行为以及职业行为等多个方面。

  二、基于tpb模型的女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来研究女大学生创业行为是非常合适的。依据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女大学生创业意向决定着其创业行为,而创业意向是由女大学生的创业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决定的。女大学生创业态度越积极,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知觉行为控制能力越强,创业意向就越高,进而执行创业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反之,创业意向就会越低,进行创业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

  (一)创业态度对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创业态度是个人对创新事业的正向或负向评价。例如,“对于创业,我有很高的热诚”。相关研究发现闱,性别对创业态度有着显著影响,男生较女生的创业态度更为积极。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向有着较强的预测作用,女大学生创业积极性低,主要原因在于其创业态度的问题。创业态度是在创业信念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创业信念包含信念强度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创业信念强度是指对创业行为发生可能性的评估;创业结果评价是指对创业结果的评估。例如,“我认为创业可以增加财富收入”,“我认为创业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等。女大学生如果认为通过创业能实现自己理想,改变自己的未来,而且认为创业成功的概率较高,那么她们就会对创业持积极评价,其创业意向就会越高,实施创业行为的概率也就越高。

  (二)主观规范对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创业者的主观规范是个体在决策是否采取创业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即当个人实施创业行为时,其创业意向不但会受自己的创业态度所影响,还会受到重要他人或周遭环境是否认同其行为所影响,重要他人可以包括:父母、师长、同伴等,例如:如果父母亲在创业的过程中曾经有过负面的经验,就会施予小孩压力希望他们不要创业,则小孩可能因为父母亲不支持或不希望而放弃从事创业行为。创业者在决策时感受到的压力越大,实施创业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感受到的压力越小,实施创业行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创业过程中榜样的作用十分明显。所谓榜样包括:父母、同伴、师长及著名的人物等。良师益友或者合伙人,是个人知觉创业可行性的一种决定性因素,对女性创业亦具有决定性或潜在的影响力。

  (三)知觉行为控制对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创业者的知觉行为控制是指创业者预计有哪些因素对其执行创业行为起促进或者阻碍作用,是对自己执行创业行为的难易程度的评估。创业者的知觉行为控制可以区分为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指采取创业行为时所需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意志力等;外在因素是指采取创业行为所需的时间和机会,及与他人的合作协调等。当个人能够控制更多执行创业所需的机会与资源,即具有较高的知觉行为控制,那么其创业意向也会越高,实施创业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学生对创业有浓厚的兴趣,然而囿于创业知识的匮乏而且其并未准备好为实现创业梦想承担风险,以致没有表现出实际的创业行动。当学生清楚如何获得创业所需要的资源,以及不确定因素怎么予以控制时,则他们就会产生创业意向。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女大学生而言,由于被孤立或排除在传统男性主宰的非正式网络之外,缺少许多信息、资金的来源,这使得她们在创业过程中处于较为不利的位置。因此为了达到创业成功的目标,女大学生必须提升本身的知觉行为控制,增强创业成功的自信心,以克服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基于tpb模式的创业意向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创业行为态度、创业者的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而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因此,为了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促进女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的实施,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一)优化创业环境,转变女大学生的创业态度

  虽然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商场领域崭露头角,实现理想,但是,不可否认女性在就业、创业上仍然面临着歧视。“男尊女卑”的性别偏见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角色模式深深根植于许多人的头脑中。女性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应对种种性别门槛,步履维艰。这就使得一部分女大学生觉得创业过程过于艰险,就算付出努力,最后却不一定能收获成功,所以她们会对创业持消极态度,在各种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得消极。良好的创业环境是激发女大学生创业热情的前提。因此,为了转变女大学生创业的态度,就需要我们摒弃传统的性别歧视观念,积极鼓励女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

  (二)增加女大学生创业支持渠道,降低女大学生的创业压力

  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具备较多劣势,面临诸多困难,造成她们缺乏创业成功的信心。这就要求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拓宽女大学生创业支持渠道,增强其创业信心。首先,政府应不断完善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法律,建立女大学生创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借款担保基金,健全女大学生创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其次,高校应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加各式各样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同时应不断加强与企业单位的合作,为女大学生创造较多的锻炼和实践机会;再者,除了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女大学生更看重的是家长的物质或精神支持。作为家长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对自己的孩子创业应持宽容的心态,多一份包容心,在她们遭遇挫折时多一些鼓励和支持,少一些批评和抱怨。

  (三)开展针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升女大学生的创业信心

  男性与女性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较多的性别差异,例如,女性较男性具备韧性、细心、灵活的特点;女性重感情、偏感性,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并不断强调要自我实现的特点;还有对于人际关系、健康、养生、环保等议题十分关切的倾向,这些特征都使得女性在创业过程中比较偏好服务性行业。创业教育是发展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及冒险精神,以备从事某项事业规划的教育。创业教育应根据男女性别不同的身心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但是,目前国内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是男女合班上的,并没有针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因此,开设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训课程,培养创业理念、降低女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4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的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创业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劳动用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初创企业劳动规章不完善、劳动合同存在漏洞、特殊用工对象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创业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更需要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劳动用工;规章制度;劳动合同

  大学生创业一般为初创企业,缺乏相关经验,很少关注法律问题,然而,创业离不开法律,虽然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和鼓励,但市场经济所确立的法律规则不会因大学生的特殊身份而“让路”。善于运用法律的创业者可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蔑视法律的创业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最终导致创业活动失败。因此,对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劳动用工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初创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问题

  (一)制定劳动规章的原因。劳动规章制度,是用工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其自身特点制定的,明确劳动条件、调整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关系当事人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称。大学生初创企业在建立劳动用工关系时,就应该制定明确的、完善的劳动规章制度。我国《劳动法》第4条和《劳动合同法》第4条都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所以,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是用工企业应尽的一项义务。大学生初创企业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一方面,可以保障其所雇佣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可以解决用工关系纠纷问题,保障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

  (二)劳动规章制度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一些相对成熟的`用工企业在劳动规章制度上也会存在各种问题: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合法、不合理;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没有进行公告、公示,不具有法律效力等等。对大学生初创企业而言,制定一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所以会有一部分创业者放弃规章制度的制定或者仅仅是对员工作出纪律性的简单规定,这样的做法是为法律所不允许的。并且,这种做法对企业自身而言是极其危险的,一旦出现劳动用工关系的纠纷,初创企业将会遭受很大冲击。

  (三)完善初创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初创企业要有自己内部的规章制度,才能更好地管理本企业内部事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原劳动部《关于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规定,大学生初创企业应该在企业管理经营中制定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相关的劳动规章制度,积极报送备案,接受监督。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的规定,在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合理,不能仅仅规定劳动者的义务,更不能随意设置处罚权,对劳动者进行恣意处罚。二是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经过民主程序,增强劳动者的企业认同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协调好劳资关系。三是规章制度要采取有效的公开、公示方法。为了避免企业在发生劳资纠纷时,因举证不能导致规章制度无效尴尬境地,大学生初创企业应当通过有效的方式向劳动者进行公开公示,并保留相关证据。

  二、大学生初创企业劳动合同的相关问题

  (一)劳动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的形式”作出了规定,充分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不依法律规定订立劳动合同的用工企业作出了相应的惩罚性规定。一方面,对大学生初创企业而言,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可能仅和劳动者口头约定,而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口头合同往往会使企业因举证不能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劳动合同可能会存在劳资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条款无效等问题。对于大学生初创企业来说,由于没有充足的用工经验,如果不能充分考虑相关法律问题,其初次制定的劳动合同很难达到“无瑕疵”的状态。

  (二)制定“无瑕疵”的劳动合同。法律是把双刃剑,善于运用法律者可以保护自身权益,不会使用者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大学生初创企业应当依法制定“无瑕疵”的合同,然后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与企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必备条款:企业的名称、住所、主要负责人等;员工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合同的期限;工作的内容、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此外,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总之,劳动合同不仅要面面俱到,事事俱细,还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与规章制度相适应。作为创业大学生,由于没有相关实践经验,即使是法律专业的学生,也不一定具有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所以,大学生初创企业在制定劳动合同时,应当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争取达到劳动合同“无瑕疵”的状态,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初创企业特殊用工对象的保护问题

  (一)大学生初创企业特殊的用工对象没有特殊保护。创业者作为学生,受其社会活动范围、人脉关系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企业中的工作者多为学生。因此,企业中的用工风险防范和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问题困难重重:大多数学生兼职人员无法直接受到《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只能参照其他法律。然而,其他法律并没有明确的、具体的规定,导致兼职人员无法得到确定的权益保护;另外,初创企业不能为兼职大学生缴纳社会保险,需要要承担劳动伤害大额赔偿的风险,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大学生初创企业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二)给予特殊用工对象相应的法律保护。对于特殊用工对象得不到明确法律保护这一问题,仅仅依靠企业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一方面,要求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使大学生兼职人员能够得到与普通劳动者相当的权益保障;另一方面,要完善兼职大学生工作者的保险问题,避免初创企业因承担大额赔偿的风险而濒临破产的情况发生。大学生在设立创业企业时,国家应该对创业大学生提供免费的法律培训,增强法律风险的防范意。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不能仅仅限于《宪法》、《民法》、《刑法》等基础法律,还应涉及《合同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竞争力。对大学生初创企业用人问题的法律研究和建议,不仅可以促进初创企业的发展进步,还能够保障在初创企业工作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赛芝.刍议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xx,3:100

  [2]程延园.劳动合同法之实施条例之HR应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47

  [3]王学芳.劳动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xx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5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当今新型教育理念,在整个高校中发展迅速。尤其在应用型学校中尤为突出。应用型高校与科研型高校最大区别就是要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能力,这是应用型高校最紧要的任务。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上要实现更高的目标,需要改进和完善相关教育体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为大学生寻求更加优质的就业。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进

  一、引言

  应用型高校是我国经济较快发展和高校大众化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就业的新型高校。相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的,它的特点是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为社会输送相关人才。目前,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这使得应用型高校要指导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新形势和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高校关注的重点,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大学生就业的很好的途径。在整个社会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具有精力充沛、知识宽广、敢打敢拼、思维灵活的优势。同时早创新创业教育上也存在着经验不足、教师匮乏、资金短缺、实践不强的许多困难。有鉴于此,应用型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要逐步进行改进,达到教学要求。

  二、应用型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应用型高校在政策上掌握不全面和不准确表现在对相关的体制和要求缺乏统一的理解,对于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理解不深。造成教学质量不佳,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思路。从体系上看。应用型高校在教育课程上较为单一,没有宏观把握,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模式较为简单,跟不上社会变化的速度,缺乏整体把握,不能建立出科学、整体的体系。从师资上看。应用型高校在师资队伍上较为薄弱。相当一部分的教师由其他专业改行或兼职进行授课。这表现出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经验、学历层次、教学方法差距很大,不能培养出优良的学生。从理念上看。应用型高校不断加大宣力度,但由于观念、机制和思维等方面,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引导力度不够,在校内未形成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从环境上看。应用型高校的相关重点多集中在创新课堂、优惠政策、创业规模等内容,对于教学环境、地点、器材等领域关注度不够,这不利于教育的常态化和优质化。从实践上看。应用型高校在实践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求学校建立配套设施和实践基地。目前看,存在诸多困难,造成很多大学生理论和实践严重脱钩的问题,进入社会后创业成功率较低。

  三、应用型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采用的新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和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新需求。因此应用型高校要与时俱进改进教育理念和方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整体上要营造出创新创业良好氛围。近年来,应用型高校的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关注与日俱增,营造出浓厚氛围。要求学校要努力打造出优质服务平台、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改善教学环境,推动整体发展。为了推动创新创业,高校通过加强创业孵化建设、开展各种“双创”示范基地、实施科技帮扶、补助优先等,建设培育机构,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平台。学校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效果,积极完善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建立汇集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信息、智能服务、公共推广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创业政策服务。学校职能部门发挥扶持和促进的效应,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弘扬主旋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使大学生的意识、精神成为校园中靓丽的风景。同时,还要拓展教育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训练,包括各类竞赛、课外科技、企业实训等,强化实践育人。并注重推进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建设学生创业中心、文化交流中心,通过举办双创论坛、举办名师名家讲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这样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氛围。

  2.在体系上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由于创新创业教育面向的是自主创业能力较高的大学生,这与应用型高校发展相当吻合。当今,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要,这是应用型高校亟待解决的任务,要采用最新的课程设计,要建立起新型的教学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把必修课和选修课并重,均纳入教学计划,不断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创新创业课程体制,激发学生创业兴趣,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开发创新创业精品课程,并积极申报各项课题。同时,教学资源要更加是广泛的传播,构建层次清晰、衔接顺畅、科学规范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课程实施上,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分专业、分阶段的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在专业教育上要开设体现行业特点、融入创业思维和方法的专业课程,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在拓展教育上要帮助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课程教学和实训,对已经开始创业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尽快做到学以致用。

  3.在师资上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建设。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师队伍上是要完善校内教师培训体系,在新进人员岗前培训中加入创新创业专题教育。还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建立和完善校内创新创业教师的激励机制。当今对于创新创业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能力要更加具体和全面。要做到以人为本、终身学习、提升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这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这有利于多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发掘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尽快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开发潜能,树立创新创业意识;较为综合的知识结构,创新创业教育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因此,创新创业教师应该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才能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与实践。教师需要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娴熟的实践能力,将教育与实践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和充实创新创业知识,资源、和方法;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因此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教学前沿,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4.在理念上要转变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是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要求和主体思路。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从注重知识向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并重的转变,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积极创新,积极实践,不怕挫折,勇往直前,形成全方位的人才。在教学理念上,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认清学生个体差异,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采取头脑风暴法、游戏法、角色互换法等新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激发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增进师生感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要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基层锻炼自己,增强技水平。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团队合作和科研探索,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5.在环境上要跟上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工程,这与科研型高校有明显的区别。应用型高校仅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是明显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共同帮助和支持。这些力量要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因此,学校要今早融入社会。环境在变化,要求学校优化人才,建立创新创业综合环境,要做到创业与科研并重,这可以把具有创新的意识的大学生今早的挖掘出来。同时,政府要发挥协调引导作用,设立创新创业发展计划,对于具有较好前景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落实优惠政策,完善创业扶持,加大创业担保贷力度,简化流程,扩大规模,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还要进一步推动创业促进就业,提升就业质量,还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发展基金,对于有困难的学生优先帮助。企业对于大学生的创业要有人文关怀,企业注重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校企合作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务实的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与时俱进,完善自我。

  6.在实践上要开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教育,学生的创业能力只有在实践中锻炼才能有所提升。因此,应用型高校更加重视为大学生创业搭建平台和提供保障。因此,学校要改进大学生创业园、创业俱乐部、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提供充足、有效的创业机会。目前,国内已经创办出许多创新创业基地,大部分雏形都是以学校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创创业基地,使得在校大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讨论以外,也能够建立良好的创业公司与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基地还要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训练和比赛。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申请专利等。还要连接校园与社会,沟通学生和市场,达到对于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通过开辟和完善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可以构建创业群体,全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先进、科学的创新创业观念,达到提升创业能力的目的。与发到国家相比,我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前景非常光明,尤其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是大势所趋。因此,应用型高校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学校,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以及今后发展战略的核心之一。改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刻不容缓。这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普遍认同,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大学生是最具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的群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创新型社会的生力军。现在提高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必须要改进教育体制,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致力于改进和创新。只有这样,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发展、壮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为大学生做好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辉.内涵发展视野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向[J].高教探索,20xx(4).

  [2]刘坤,李继怀.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内涵的演变及其深化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1).

  [3]邹建良.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xx(5).

  [4]丁怡.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堂教育体系[J].就业指导,20xx(5).

  [5]石国亮.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xx(10).

  [6]田硕.影响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因素探析——基于江苏省典型高校的实证研究[J].经营管理者,20xx(12).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6

  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如何通过创业的形式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成为当前高校乃至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对高等教育教学也提出了重要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当前以创业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通过创业的形式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提升就业质量。

  关键词:创业;大学生;就业;对策建议

  一、引言

  近些年,我国经济不断下行,其对就业的吸纳力量有所减弱,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题不断严峻化。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提出,强化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必要措施,有助于改善就业结构。因此,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全面强化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以创业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

  1.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牵引力。新时期,大学生必须要通过创业的形式来促进就业,这与我国的大政方针政策相符。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亟待创新,大学生作为年轻力量,其创新意识较强,创业意识不断迸发,在这一背景下只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就能够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另一方面,创业能够带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可以活跃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鼓励和支持大学生通过创业的形式实现就业也是当前我国政策的重要趋向。

  2.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必要措施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就业率还有待于提升,而就业质量更是显得较低,很多新兴行业还没有充分引进人才,使其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而大学生也出现求职无门的现象。而推动大学生的创业,使其在新兴行业实现一定的发展,将能够引导社会的就业方向,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才被吸纳到这些行业和领域中,不仅能够实现新兴行业的发展,还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就业质量。这与当前我国各产业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各高校应该重点从这几方面出发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

  3.有助于改善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实现向前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在大学生的就业结构方面却相对落后,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符。而实现大学生的创业,提升其创业意识和能力,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热爱的行业施展才能,并通过创业的形式促进行业的发展,进而可以带动更多大学生的就业,使得我国大学生现有的就业结构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这样一来就能使得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得到更为全面的保障,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以创业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

  创业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对大学生提出要求较高,而要想提升创业的成功率,必须要全面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的指导,因此,高校必须要花费必要的成本对其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和指导。一方面,高校必须要成立专门的创业指导中心,通过对具有创业意识的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使其了解创业的相关知识,并帮助其做好创业的准备。另一方面,高校要借助自身的资源和力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平台,使得大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和了解创业的基本步骤,对其管理意识和经营能力进行培养和教育,为大学生创业做好保驾护航工作。

  2.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创业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大学生创业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须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实现对大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各产业的发展形式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大学生进行理论层面的深入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以指导其创业实践。另一方面,要通过与各企业的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得大学生能够利用业余时间深入企业进行实践,为其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利用理论知识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进行修正和指引,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以此带动就业。

  3.争取政府及社会力量的协助

  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及社会多方面力量的协助,因此,要想通过创业的形式全面推动大学生的就业,必须要争取政府及社会力量的协助。一方面,要促使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另一方面,要充分借助于社会力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使得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甚至促使社会各界主动参与大学生的创业中,以全面适应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推进大学生的就业,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长期发展。

  四、总结

  不管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层面还是从教育事业发展层面来看,以创业带动就业都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因此,必须要从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争取政府及社会力量的协助等方面着手,全面通过创业的形式推进大学生的就业。

  参考文献:

  [1]王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高校创业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推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

  [2]刘思超.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xx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7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互联网行业是高速变化与发展的行业,大学生创业者面对着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高校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推进创新创业实践,从而探索创业教育发展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以艺术院校为例,探讨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培养艺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必备的基本素质,推进“专业+创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互联网+”;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互联网+”背景下,艺术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艺术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有先天优势,也需后天着力;艺术院校学子既有创新的天然基因,又有创业的强大后劲。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项推陈出新的事业。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意识,要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在艺术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艺术学科创造属性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就业创业形势对人才的要求。在学校教育中,无论是专业教员还是行政员工,不管在课堂还是在课外,不仅学术研讨还包括学生校园活动,都尤其需要注重挖掘学生创新潜质、启发创新思想、进行创新实践。

  二、“互联网+”背景下,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艺术类大学生应具备解读和利用“互联网+”的能力。其一,艺术院校要培养大学生对新知识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突破专业壁垒,“跨界”学习和了解与创业活动相关的学科知识;要鼓励大学生探索“互联网+”的实际内涵和时代意义,尤其是使他们具备将互联网技术与自身专业、其他发展行业与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的能力,利用互联网为专业学习和创业创造新的业态。其二,艺术院校要为大学生深入研究、学习和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创造条件,利用“互联网+专业”形成创业教育的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使他们具备行业多样化催生的思想和能力;要培养大学生数据整合的能力,使他们具备互联网技术与其他研究技术结合,形成先进的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服务模式。2.艺术类大学生应具备分析和运用市场规律的能力。其一,艺术类院校应根据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立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对信息的敏锐获取能力,鼓励大学生关注市场、分析市场、探索市场规律、及时补充相应的市场知识,鼓励他们对自身感兴趣的市场领域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在具备创新精神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其二,艺术院校要充分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激情,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创业教育中要以创业技能与实用知识教学为基础,强化大学生市场、财务以及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3.艺术类大学生应具备“尽精微,致广大”的专业能力。艺术教育除了传授基本的创作技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于美学思想的传播。艺术类大学生从专业出发,首先应该练就扎实的专业技能,从而才能使自己的想法、作品、项目、团队在市场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创,人创我快”。同时,艺术院校要指导大学生积极了解和掌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规律,利用“互联网+”的新机遇提升大学生对商业、市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以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导向,帮助他们从市场中寻找广阔的前景,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意识、素质和技能。在提升大学生文化创意能力的基础上,也要培养大学生辨别市场的能力,从他人忽略的市场、机会中寻找思路,以敏锐的洞察力出发,强化自我与市场项目的评估,做好准备工作后果断行动,进一步学习和丰富知识产权、商业化等知识,建立与创业项目相关的市场营销、风险资本等的知识库。

  三、以“专业+创业”为基础,探索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1.合理确定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艺术院校创新创业工作模式。艺术院校要研究大学生创业的欲望、需求、想法和难点,以“专业+创业”为基础,提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在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以创业‘成功率’作为工作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这逐渐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提倡创业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的观点也不全面,在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是“全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内在要义,在于为大学生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另一种可能性,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服务人民”的价值取向和敢于探索、积极实践、正直勤劳、专注负责、勇于承担的行为模式。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上,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平台的搭建与运营、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成果的转化及氛围的营造等。

  2.以创业教育为导向,优化和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创业教育课程不能单纯地作为选修课或必修课来纳入到艺术院校教育体系内容中,而是要借助“互联网+”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到专业学科教学、学校科研工作与社会服务中,积极推行“工作室制”等项目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真实项目为基础引领学校、业界和学生共同发挥作用,为他们营造真实的创业职场环境,实现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和市场教育知识的对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推进“专业导师+创业导师+学生工作导师”相结合的模式,组建一支既懂得艺术教育发展规律、又深谙市场运作之道、更明白艺术类大学生群体成长特点的教师队伍,用艺术学子最懂的语言,沟通和传递与创业相关的、最专业和最前沿的知识与经验。

  3.借助互联网整合资源,推进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是课堂内的课程教学和课堂外的实践锻炼,也就是通过“第一”、“第二”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启发部分学子的艺术创造,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同学进行更深入的辅导和帮助。互联网背景下,要提升大学生互联网技术知识运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将企业运营管理知识融入到创业教育课程和相关实践中,优化创业课程设置,确保艺术类大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大数据知识,在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互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同时,强化艺术院校创业指导网站的建设,发布实时有效的创业信息。要完善艺术院校创业信息平台,在就业创业指导网站下设置讨论区、互动区,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选派专业人员对信息及时进行更新和监控,通过信息整理和反馈为学校创业指导中心提供意见,借助互联网将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等领域前沿信息发布出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思路。

  参考文献

  [1]刘亚杰.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及培育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xx(21)

  [2]瞿伟亮.“创客”时代背景下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3)

  [3]徐丽媛.论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开展——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xx(12)

  [4]叶清.艺术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xx(4)

  [5]郝爱红,王玉宝.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素质提升研究——以河北美术学院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xx(11)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8

  [摘要]为适应时代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表现薄弱的环节主要有:课程设计不合理、师资力量匮乏、思想观念保守、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通过构建科学的课程教育体系、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政策支持、加快推进众创空间发展,在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将激发更多青年大学生的激情,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

  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求具备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要求,进行创新创业培训的讲师,必须要接受正规师资培训,获得创新创业讲师资格证;对学生进行教学必须是控制在20人以内的小班教学。目前,高校中具有资质,同时能够洞察学科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教师十分缺乏。虽然各个高校基本上都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课程,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这一门课程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大课的教学层次上。高校还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学校整体发展、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学校还没有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基本由行政人员代替;缺乏资金支持、制度保障,加之教学技能欠缺,教学效果难以保证[1]。

  1.2思想跟不上时代变化

  很多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成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指导,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工作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密切相关,但它们的性质完全不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提高整体素质。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处理事情的能力,向学生传播创新创业精神,高校不是简单地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场所[2]。

  1.3课程设计不合理,模式待完善

  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然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发挥不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实践的机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虽然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投身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但由于没有纳入国家统一的学科建设体系,没有形成独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缺乏学科独立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只能够提供少量的基础课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学习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教育模式,使得工作安排与课程设计缺乏长期性。

  1.4缺乏理想的创新创业社会环境

  虽然国家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不够,在人才培养评估指标体系中,缺少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关注更多的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不是多数人的“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希望通过创业在短期内缓解就业压力。资金是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瓶颈,目前解决渠道主要有政府设立的创业基金、社会上的风险基金以及学校自己设立的基金,但是金额都非常有限,这一困难让很多很好的创意胎死腹中。

  2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思路

  2.1加强师资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要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普及教育,启迪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队伍的主体应该是具有专业知识能力的专业教师,同时也可以聘请社会创业成功人士、社会专业人士担任兼职导师或者顾问。完善教师选拔、培养机制,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培训学习、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定期组织学校内部教师培训和交流,相互监督鼓励,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实践的水平[3]。同时学校还特别要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中的引导作用,利用班会、交流会、老乡会等小微社团的作用,在群体活动中激发创新创业的灵感。

  2.2构建科学的课程教育体系,完善系统的教学评估体系

  要删除已经陈旧过时的知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增加前沿新知识、现代科学技术内容,明确创新创业的学科地位,倡导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入学开始就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和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类公选课,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需求。从教学效果、人才培养和项目效益三个角度系统地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评估。

  2.3加强实训和孵化基地建设,增强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强烈的知识集成性和社会实践性,实践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高校要利用现有自身条件,同时整合社会相关资源,搭建不同级别、多层次的创业实践实训平台。一方面利用学校现有场所,改造和创建创业实验室、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配备必要的设施,建设校内实践基地,为学生体验创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与厂矿企业合作,组建校外的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走出校园课堂,贴近企业经营环境,在实践中学习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企业运营和实操技能创造条件[4]。

  2.4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推进众创空间发展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在人事管理、户籍管理、税费减免、银行贷款、技术革新等方面给予支持。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创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降低大学生创业贷款门槛,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扶持。政府发挥导向性作用,加快推进众创空间发展。利用众创空间将草根科学家聚集在一起,提供思想交流空间,营造相互切磋、相互鼓励的“社区式”创新创业氛围;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和财税政策作用,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

  3结论

  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活动日趋活跃,创新创业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日益凸显,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的普遍共识。国家和社会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为创新创业团队开展信息咨询、创业交流、培训辅导、投融资对接等服务,挖掘培养优秀的创业项目及团队;广泛开展媒体宣传,广泛传播创业文化,展示推介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学校、社会、国家形成合力,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定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杜刚,李亚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xx(14).

  [2]谭光兴.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框架的理论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xx(11).

  [3]丁昭巧,王金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讨—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xx(1).

  [4]李涛,徐根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xx(13)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9

  摘要: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一个重要选择。本文对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方面进行了总结。并以此分析为基础,从个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环境五方面,研究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培养模式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20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765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6万人,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人社部提出的四条促进大学生就业之一:“要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引领作用,启动实施新一轮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提出“要强化‘双创’精神,激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由此可见,国家对创业越来越重视,而创业也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一个重要选择。然而,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创业谈何容易,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创业是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相关能力的教育,还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更要有来自家庭、社会大环境的协助,当然,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本文在分析当今大学生创业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即“个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环境循环结合模式”以及如何培养的相应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创业情况分析

  以大学生为中心分析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这是从内因分析,是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决定因素;以大学生生存的环境对它的影响进行分析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是外因分析,对大学生创业成败有促进或者阻碍作用。对于创业来讲,大学生在创业活动中既存在一定的优势和机会,也存在着劣势和威胁,并且这些因素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

  (一)优势分析

  对于大学生创业的优势,根据一个网站所做的调研,有36%的调查对象认为“学习能力强,有创新意识”,32%认为“充满活力并敢于拼搏”,20%的人认为“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基础”,12%的人认为大学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精神”。

  (二)劣势分析

  首先,不成熟的心理导致大学生在创业中容易盲目跟风,出现准备不足的现象。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做出创业的选择,并不是因为自身在创业方面有较多优势,而是在创业的热潮中盲从热点,选择的创业项目缺乏市场竞争力,会很容易遇到挫折,而不成熟的心理无法适应,从而意志消沉、沮丧,导致中途退出,宣布失败;其次,大学生创业是直接由学校进入社会,未经社会历练,缺乏社会经验,而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不再单纯是同龄的大学生,而是商海中各种各样的对手,社会经验不足会让他们避不开陷阱,不懂得合作和斗争的技巧,最终以失败告终;再次,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在创业的初期必然会经历艰苦,如果缺少准备吃苦的打算,或者没能撑过吃苦的阶段,那么就很难达到成功。

  (三)机会因素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外部机遇,机会越来越多。尤其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这都为高科技类创业和咨询服务类创业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政策层面,各级政府也大力倡导创业,强调自主创业对促进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20xx年8月通过的《就业促进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同时,各级政府创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各高校组织创业竞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模拟演练机会并给与理论支持。

  (四)威胁因素

  进入社会就离不开竞争,尤其是创业。大学生创业必然会碰到其他普通创业者的竞争,而这些普通竞争者又分为两类,每类有不同的竞争特点和不同的威胁:第一类是以下岗职工为代表的学历层次较低的群体,这类竞争者创业的目的是为生计所需,他们在出售劳动力等技术含量低的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另一类是已经在职场中奋斗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的创业竞争者,他们经验丰富,是大学生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另外,家庭方面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中国,多数家庭都希望子女能够在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另外一个阻碍创业的因素是大学生无法承担创业失败的后果。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

  在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现状中的优劣因素和机遇威胁之后,我们的创业能力培养目标就是为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机遇因素创造保护伞和推动剂。在这里,就需要“个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一起努力,围绕大学生创业,建立一个循环促进的良性生态圈。

  (一)“个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五位一体循环模式

  “五位一体循环模式”是一个全面、系统、动态的培养模式,即“个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五大主题通力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内容为:学生个人树立良好的创业观、家庭转变自身传统观念,高校开设相关的理论指导课程,同时,政府提供政策、服务等支持,进一步由社会上的企业、社区、协会组织进行协助,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氛围,反过来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创业。

  (二)五位一体循环模式系统组成

  五位一体循环模式需要个人不懈的努力和围绕着这个人的社会环境给与他不间断的帮助:

  1.个人是创业能力培养的原动力

  大学生是创业活动中的主体,一个人的价值观、心理素质、创业意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能力、人际交往和表达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等等,都是决定创业成败的因素。

  2.家庭是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

  家庭成员的职业、社会经历、对待创业的态度以及经济情况等,都是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总体来说,如果家庭成员从事较为开放的职业或者有较高的学历,他们会鼓励子女大胆尝试,支持其创业的几率会较大;反之,相对封闭及默守陈规的家庭不太会赞成子女创业。

  3.高校为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指导

  大学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大部分是通过在校期间接受就业创业教育所获得的。这就要求高校要有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高水平的创业师资队伍、创业所需的场地和空间以及政策支持。

  4.政府为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方向性支持

  政府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保护创业”的环境和条件。政府的投入、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社会为创业能力培养提供协助

  社会的氛围对大学生创业有着强大的影响,有着良好创业氛围、广泛的.宣传教育以及企业和社区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帮助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会对大学生创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大学生需要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

  大学生自身要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平时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可以通过担任学生干部、校内外兼职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等。

  (二)家庭需要突破观念,对创业行为给予支持

  家长首先要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突破传统观念,认识到创业已经是当前社会的一大趋势,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鼓励子女多尝试,教育他们不要害怕失败,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承受失败的能力。

  (三)高校要提高接受创业教育水平

  首先,高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教育学生树立创业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要分层次建立,构建由浅入深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真正把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大学教学中;再次,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成功提供保障;最后,建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实践基地,使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

  (四)政府部门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基本保障

  要解决大学生在创业中“缺资金”、“融资难”的问题,就需要政府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工商管理、经营场地等方面给予优惠的财税政策,尽量减少创业成本并应采取多种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

  (五)社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大环境协助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树立创业模范,鼓励大学生创业;其次,企业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再次,社区完善基础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最后,创业协会组织对大学生创业也应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创业可以充分带动就业,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然而,大学生创业无疑是一条无比艰辛的道路,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存在很大的机遇,要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合理利用有利因素。相信通过社会、企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合力努力,大学生创业的困难会越来越少,机会会越来越多,会有更多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实现自身的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巍.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完善对策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xx(11).

  [2]许明,肖强,韦鸿鹏.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3).

  [3]李岩,田泽.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途径与对策[J].职业时空,20xx(13).

  [4]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xx.

  [5]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xx(04).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10

  摘要:大学生创业是目前高校就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导向,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引导下,如何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创业以促进社会财富源泉的涌流就成为了社会和高校需要共同推动的一个重要项目。在大学生创业的导向工作中,利用社会、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协作优势推动大学生创业排在这一工作的重要性首位。该文从高校与社会政府的协同机制具体行动策略出发,探讨高校协同机制在大学生创业导向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高校协同机制;大学生创业;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

  在20xx年颁布的《关于做好20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在20xx—20xx年,全国范围内都应该引领大学生创业走向一个崭新的高度,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将创新教育引入到自身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对毕业生开展适当的创业培训,将创业创新教学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鼓励各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这说明了国家已经把创业教育作为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1高校协同机制的理念和应用

  高校协同机制一般是指教育部提出的高校和政府进行协同创新的概念,是属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协同机制的目标中,应该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各种企业和政府机关的合作,从而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高校创业协作模式。一般来说,高校创业教育和政府机关的协同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必要性。一是,高校和政府机关的协作有利于整合大学生在校园里所接受到的各种教育和能力,使其向更加有利于就业实际应用的方向发展。高校和政府机关的创业写作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和社会上的一些资源创造出一些在学校难以实现的成果。二是,在高校中进行的创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和毕业之后高校学生所要面对的创业问题有着不同的情况,和政府机关的协作发展可以让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认识社会创业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在真正的创业过程中对某些问题有更加充分的`准备。政府机关和高校的协同机制开展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制定了大量的政策用于开展相关的创业支持活动,比如政府和高校之间的主动合作和人才引流,政府转变服务职能的发展方式,制定各种各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这些都是高校和政府实现协作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目前的高校和政府协作模式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我们的协作模式和写作经验会有进一步的提高,会逐渐减少与世界先进模式的差距。

  2目前高校协同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机制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

  虽然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发展就业教育的重点之一,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尚且出于试水阶段,创业教育的很多地方都不完善,没有一个良好的师资体系和完善的教学目标,所以创业教育还没有实现其普遍性。

  2.2一些创业支持机制难以得到落实

  在高校与政府协同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性的优惠中,有一些和金融相关的政策往往很难得到实施,究其原因是金融方面的政策可能涉及当地的一些利益,比如小额贷款的资质审核就相当严格,从某方面来说,这保障了创业的质量,但是对某些在校生来说却成为了创业难以得到发展的阻碍,针对在校生的创业支持机制还需要不断完善。包括一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支持政策在内的优惠都无法包括在校的创业大学生,在校创业的资源支持相对来说比较缺乏。

  2.3目前关于创业的培训与大学生的专业衔接不紧密

  针对大学生的相关创业需求,政府开展了一定的培训课程作为衔接和创业的教育。但是这些教育往往都和大学生真正的创业需求关系比较小,学生对这方面的需求旺盛,但是不管是学校还是政府在这方面的对接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高校教师没有这方面的社会经验,政府开设的课程又无法和大学生真正结合,在这种时候一般需要一个完善的创业模拟平台来将相关的经验和知识统筹到一个模拟创业的平台之上,凭借这个平台的特点进行演练,从而尽量避免在创业当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政策的缺失,也正说明了创业在我国的高校当中还没有真正成为一种文化,只有当我国的各种创业机制完善之后,这种创业相关的文化才算是真正形成。

  3创新性的高校协同机制在当前形势下的具体优化策略

  3.1针对当前高校协同机制出现的问题

  进行机制的相关优化优秀的高校协同机制要以政府作为联通各个机构的基本点,以高校的创业教育为核心,将各大企业和研究所的资源进行整合统筹,政府发挥的主导作用可以有效地完善大学生创业的各种政策支持,帮助大学生筛选合适的创业项目,尽可能地降低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成本,在大学生创业途中给予支持,引导其他机构参与,逐渐形成各机构之间相互配合,促进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完善体系。

  3.2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金融支持

  在大学生创业遇到的相关问题当中,最大的就是资金筹措方面的问题,由于大学生本身缺少相关的财政能力,所以需要政府在高校和社会组织之间搭桥牵线,设立专项的大学生创业基金,或者为大学生在校创业提供各种便利和条件,放宽小额贷款担保的相关要求等,甚至政府可以仿效国外对创业的做法,设立大学生创业债券,以股权或者债券的方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关的资金。另外,在金融支持方面政府可以引导一些成功的创业团队对大学的创业进行一定的支持,还可以引导天使投资人或者众筹基金对有潜力的项目进行相关投资。

  3.3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培训基地

  大学生创业孵化培训基地应该是由高校和政府共同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一般都建立在郊区或者距离市区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所以在校大学生的相关创业实践并不方便,也就是说要建立适合于高校在校生的创业孵化基地,学校和政府的相关部门展开合作,可以让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甚至在高校内部建立小型的创业孵化基地。如很多大学现在都设立了创业学院,这就有利于在校学生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发展。

  3.4进行创业培训

  开展创业培训,要求政府和高校进行协调,从政府方面看,需要将现金的创业培训资源引进到高校中,从高校方面看,将高校中有关管理的理论与社会相融合,两者相辅相成。现阶段创业培训体系主要存在于各级政府中,政府进行创业培训能更好地将培训资源进行整合。高校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政府的创业培训体系投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中,培养一批有才能、有潜质的学生,指导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未来的社会实践中,实现“产学创”一体化发展。

  3.5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咨询平台

  现阶段有关创业实践服务咨询平台的创新思想,主要是由英美等国成立的“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国内的政府也可以借鉴英美的模式创建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咨询平台。服务咨询平台首先需要将一些企业家与创业家聘请进来担任咨询与帮扶顾问,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为创业的大学生们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在借鉴英美模式的同时,也需要按照国内的实际情况建立生态创业系统,给创业者提供资源、阳光政策以及营养,在降低创业成本与风险的过程中,提高创业者的积极性。

  4结语

  高校协同机制推动着社会、政府与高校三方面的发展,逐渐培养了一部分有才能与潜力的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实践者,上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协同机制的影响,只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方面而已,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创业者自己去进行实践,开拓未来之路。

  参考文献:

  [1]李莉。基于高校与政府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与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xx(1):15—19。

  [2]侯德伟。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2):72—73,76。

  [3]蔺子雨。高校创业教育实施影响因素的协同机制研究[J]。统计与管理,20xx(2):176—177。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11

  摘要: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基于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具有进入门槛低、风险小、容易上手等特点,给大学生自助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大学生网上创业成为缓解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创业与管理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网上创业;管理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创业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使具有门槛低、成本小、风险小等优越性的网上创业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项选择。随着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大学生在网上创业有其自身的优势与风险,只有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克服威胁、规避风险、抓住机会、迎接挑战,才能使得自己的创业计划更为切实可行,更多一分胜算的把握。本文就利用电子商务创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给出网上创业模式,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1.网络创业的基本概念

  网络创业是一个新兴词,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网络建立自己的事业或者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事业。国外知名学者和机构对“创业”的定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创业特征、创业过程、创业结果和创业环境。即具有识别机会的能力、创业家的个性与心理特质善于从变化中发现机会、获取机会、创建新组织并开展独立的新业务活动。网络创业定义为“行为者在互联网环境中把握并利用市场机会、协调资源、创建组织以开展新业务的商业活动”。

  2.大学生与网络创业

  在对网络创业有所了解以后,我们来看网络创业的特定主体:大学生。根据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促使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原因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

  从主管因素看,大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具有敢于挑战、敢于冒险、动手能力强、具备独立自主精神等优势,因此大学生往往倾向于创业。同时依赖一定网络技术创业的大学生往往运用IT技能强,能在互联网络上搜寻到许多信息,使得大学生具备比较强的竞争力。可见,精神、素质和一定的网络技术是网络创业的主体所具备的一些普遍特征。

  从客观上看,首先,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大学生寻求传统以外的新就业方式,网络创业就成为一条新途径,尤其是在我国受此因素的影响更大;其次,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创业比起传统创业方式来说,具有初始资本投入低、运营成本低、风险小、方式灵活和利润回报率高等特点,吸引着大学生进行网络创业;第三,高校、企业和政府等对创业和网络创业的重视和相关活动的组织实施,也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锻炼了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网络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创业方式,已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选择。

  3.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重要意义

  20xx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前途与命运备受关注。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自主创业成了另一条就业的重要途径,我国政府也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思路,年轻的大学生肩负起以创业解决就业压力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网络创业影响不小,意义非凡。第一,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解决本人的就业问题;第二,影响带动同校和周边院校同学参与网络创业,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第三,还解决了很大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人员的就业问题。所以说,各级政府、高等院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大力支持并积极推动大学生网络创业,大学生网络创业群体可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现状

  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的扩招,使在读大学生和毕业生逐步增多,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xx年的611万净增19万人,造成了就业难的局面;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而导致的实体经济危机,使得就业岗位减少,造成了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就业难引起社会关注

  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弥补岗位的缺失,同时也能够为其他社会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报告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强调“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报告提出在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目前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在20%-30%,而我国仅为1%-2%,造成这一数据差距巨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学生缺乏社会资源、缺乏创业资金、缺乏社会经验是比较突出的几个关键因素。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优越性的客观存在,使网上创业成为校园的新话题,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新选择、新趋势。

  3.互联网蕴涵着巨大的创业机会

  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时代重要的一种网络应用,其快速发展带动了网络创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和模式众多,基于互联网商务功能可以划分为:基于产品销售模式、基于服务销售模式和基于信息交付模式等三大类。基于网络产品销售进行网络创业,所需的成本、时间和技能要求,相对来说比起服务销售和信息交付来说要低,因此也更容易成为大学生的普遍选择。此外,中国的网络购物正在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于价格透明和购买方便的网络购物。目前民中,大约4个人中有1个人是购物用户,而在欧美和韩国等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每3个网民中就有2个人在网上购物。网络购物的市场潜力还远未被释放。

  三、大学生网络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大学生在网络创业过程中遇到过的主要困难包括:信用方面等级较低,处于竞争劣势;由于经验不足难以找到稳定可靠的货源;因为在校或刚毕业,缺乏资金支撑,融资困难;缺乏网络经营的基本技能与经验;难以确定经营方向;耐心和韧性不够;缺乏有效的创业指导和氛围;与学业有冲突。安排不出足够的时间;雇用人员的管理等问题。鉴于以上诸多困难和问题,希望准备网络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参加“淘宝大学”举办的“网店运营专门人才”举办的培训班,相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大学生网络创业应注意的事项

  1.网络创业平台的选择

  在大学生网络创业所选择的电子商务平台方面,大多是以淘宝网、易趣网、拍拍网等网站为平台,因为在这种平台上创业具有投资少、门槛低、风险小等特点;而自建网络平台则需大量资金,对于刚毕业或者未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选择自建网络平台的大学生数量是极少的。

  2.网络创业经营商品的选择

  首先,因受资金匮乏因素的制约,大学生网上创业主要应选择资金占用小、自身比较熟悉的产品,如书籍、服装、生活用品、音像制品、美容护肤产品、充值卡和游戏等。其次,创业项目的选择应具有校园特色。一些大学生借助校园内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学校BBS上发布各种商品以及二手物品信息,将校园BBS变成了赚钱阵地。通过BBS既可以送夜宵、洗衣服、卖鲜花。也可以交流剩余物资,还可以进一步升级成为某些产品的校园代理。第三,货源的来源可采取多种方式,通过自身资源、实体合作、网上批发、市场批发、外销余单等渠道,均可解决货源问题。

  3.网络创业资金来源

  因为基于淘宝网、易趣网、拍拍网等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创业处于微型创业,创业启动资金要求不高,投入不大。多数大学生是靠自己的零花钱、生活费甚至奖学金来支撑自己的网店,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则采用合伙人集资,还有的选择向银行贷款、学校资助或者政府资助作为网络创业启动资金。

  五、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具有门槛低、风险小、容易上手的特点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的条件,从网络人手自主创业也许会为毕业生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另外,大学生网上创业成为缓解就业难的一个途径。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政府和高校等各个层面都开始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大学生网络创业,大学生网络创业意义和价值重大。

  参考文献:

  [1]陈聂:电子商务引领大学生网上创业[J],商场现代化,20xx,(17):166

  [2]郭丽君,刘强,卢向阳:中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J],高教探索,20xx,(1):152

  [3]徐娟,李化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J],社会科学论坛,20xx,(10):136

  [4]韩瑞芳:网上创业拓宽大学生就业新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9)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困境;影响因素;对策

  创业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而中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受到世界上高技术领域的创业热潮的影响,创业教育逐步得到重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将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要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创业教育既要重视创造性、自立性、主动性、责任感等创业精神的塑造,也要重视工商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创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教育,才能提高全社会的创业能力。而探析造成大学生创业困境的影响因素则是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帮助大学生走出创业困境的核心。

  一、造成大学生创业困境的影响因素

  (一)缺乏专业创业教育师资

  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尤为缺乏。当前,担任学生就业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校辅导员作为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主力军。但是因为本职工作的原因,相关专业进修机会很少,教学技能与专业教师相比也较弱,再加上没有企业锻炼经历和实践经验,对企业的运营一整套程序通常从书本获得,而亲身经历很少或几乎没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理论形式教授,对企业运作的环节等重要细节也表达不准确,往往使得学生对这门课失去兴趣。另一方面,除了本校教师以外也聘请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为学生讲课,管理者实践经验很丰富,但缺乏教师教授的技巧,往往导致课程缺乏系统性、规划性,教和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创业教育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课程的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长期受固定思维的影响,缺乏灵活性,缺乏个性。众所周知,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很高,课程开发难度较其他同类课程更难,加上许多高校极度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导致创业课程的开发动力不足,创业课程开发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虽然有些高校开设了一些创业课程,但数量及质量也极为有限,而且创业课程太过独立,没有与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两个各自独立的体系,学科之间没有很好地渗透。教材方面,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创业教育教材,各校都以自编讲义为主,课程内容的安排基本上以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创业史作为案例讲述创业过程,其内容过于陈旧,创业模式也不符合时代要求,典型性不强。

  (三)大学生创业缺乏资金支持

  目前高校毕业生创业动力最大的障碍就是资金,尤其是服务性创业项目,没有资金保障很难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技术性创业首先需要启动资金,后续还需要准备好流动资金和发展资金,一旦资金链接不上,企业很可能中途夭折。从目前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调查来看,资金匮乏是创业失败最重要原因之一。在众多创业者中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主要原因是创业经验少、金融方面缺乏信用基础,如何在创业中吸引资金支持已成为一个课题,也是每一个大学生创业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四)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都有待改进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大多依赖于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团委等部门推动,所指的创业,仅仅是去开办公司、企业或工厂这种狭义的创业,并且大多停留于提供一些创业课程或活动。有些高校虽然提供一些创业的平台,但这些平台只停留在作为对外展示学校品牌的窗口,没有从学生长远发展着眼,实实在在去扶持一些创业计划。主要原因在于:校领导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师生员工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高校缺乏创业教育的理念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成为一种系统、完整的教育理念,没有渗透进学校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成为学校层面的教育目标。同时高校创业教育的方式也较为落后,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使用的工具也较为单一,如黑板、PPT,而传授创业能力的教育则几乎没有。

  (五)大学生创业缺乏政府政策及各项配套措施支持

  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这些优惠政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很好地落实。另一个问题就是创业的学生往往不能忽视现实的问题即户口、档案等落实情况,而这些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到目前还没有很好落实。最后,为学生创业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的机构尚未建立,大学生创业仍处在独自奋战的阶段。

  二、破解大学生创业困境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要成为培养创业型人才基地,必须培养和造就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创业师资可分为理论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理论型教师要注重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开展提供精神示范;实践型教师的培养要注重创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构成应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具有成功经验的企业家及创业成功者、相关政府专业人员组成。为了建设科学的、创新的教师队伍应积极做好以下工作:(1)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加强校内培训、校际交流、学习研讨、相关资格认证工作等,全面提高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2)邀请省内外创业教育优质师资在辅导员中定期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的作用;(3)鼓励相关教师进行创业,积累创业经验;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吸取技术创新专业到学校任教。

  (二)创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把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广泛开展创业指导讲座、优秀企业家创业论坛等创业教育课程活动。这些作为创业课堂外创业知识的补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创意。二是将一些独特的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体系,需要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置,首先将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渗透与融合,比如应把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融入创业教育课程,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三是将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成果引进和吸收过来,开发符合我国大学创业实际需要的创业教育课程。同时,高校还应该结合大学生创业目标、专业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去,形成一套科学的、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

  (三)学校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专项经费

  首先学校划拨专业基金用于创业教育,重点扶持学生创业的项目、创业活动的开展、创业项目的孵化扶持、创业师资力量建设等。其次鼓励各二级学院通过自身的资源争取校内外各种机构、团体、企事业单位或校友的捐助等,设立专项创业基金。最后利用政府创业计划,开通大学生创业助贷通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四)坚持思想引领,更新创业教育观念

  20xx年欧盟达成的十年经济发展规划,即“里斯本战略”中指出“创业教育的益处并不仅仅局限于创办企业和提供新的工作岗位”。同时,有学者认为,广义的创业就是“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将创意付诸实施的精神和能力”。可见高校不能以解决就业问题为创业教育的唯一目标,而是要深层次去看待、理解、实施创业教育。许多高校把就业作为根本目标,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后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当然很重要,但这只是创业教育的一部分。了解创办企业的过程以及其中的细节是创业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大学生在学校接受创业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毕业时是否具备创业的能力,而是要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并对创业知识有所了解。

  (五)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创业的核心部分,高校要将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利用当地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现有园区和孵化基地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放宽政策并投入资金完善创业场地、创业设施等硬件设施,让每个大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创业计划。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了促进大学生积极创业,解决一些他们的后顾之忧,国家应出台一系列政策,如,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场所限制、减免有关行政管理费用、实行优质高效便捷的准入服务、享受税收减免优惠、实行创业补贴、实行成功创业奖励、实行创业吸纳就业岗位补助、实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实行创业培训援助、实行人事代理和社会保障服务等,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

  三、结语

  大学生创业是高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直接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将在社会生活中体现,这一切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教育质量。了解大学生创业过程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是创业教育的关键。通过不断的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困境也将迎刃而解,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也将迎来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施永川,黄兆信,李远熙.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xx,(21):71-75.

  [2]黄兆信,施永川.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xx,(3):83-86.

  [3]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美国创业教育中的合作:理念、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xx,(4).

  [4]周琼.是工作“难找”还是人才“难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xx,(7).

  [5]赵彩瑞.积极面对就业压力树立现实的就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xx,(7).

  [6]贺锦,黄婕.大学生择业观和择业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xx,(1).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13

  【摘 要】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伴随着政府政策引导和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创业意识,就业方向也悄然发生转变。通过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研究,我们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在创业前准备的真实状况,分析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给大学生提出创业前的建议。

  【关 键 词】大学生/创业问题/政府高校引导/社会关注/调查报告

  浙江是一块创业的热土,民营经济兴旺发达的省份。浙江高等教育也是走在中国教育行业的前列,高校众多,但由于岗位差异,每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也是异常激烈,创业也逐渐成为众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我们就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报告,能够引起各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个研究给创业前的大学生、政府、高校、社会提出建议。

  我们小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网上查阅资料等形式。我们小组也参考了一些其他调查问卷的格式,结合实际编制成《大学生创业问题调查问卷》(见附录二)。问卷编制好后,小组成员通过各自QQ向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我们采取了无记名方式。最终调查问卷共发100份,实际统计80份。调查结果见 附录1

  本次调查范围涉及人群大多是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涉及众多专业,范围涵盖广泛,涉及面广。从科学合理的角度讲,我们的整个调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一、 现状分析和调查结果:

  教育部部长周济11月20日在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透露,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95万,比20xx年增加8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突出,为此,会议决定将20xx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服务年。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依然是热点之一。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是不少应届毕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而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创业将成为市场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势力。大学生的加入将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在校大学生创业也闯入了人们的视眼。

  当大学生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创业的概念也越来越为广大的同学所了解和接受,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为了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创业前准备的现状, 研究调查各大高校、政府、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的重视和关注程度,我们在1月20日—2月20日,通过问卷形式为主,网上QQ谈话和网上搜寻材料为辅开展调查活动。

  从调查问卷中抽出几份题目进行分析,例如第二题,您关注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调查中,经常关注,很清楚的大学生占10%,偶尔关注,比较清楚的大学生占30%,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的大学生占45%,一点也不知道的大学生占15%。从这里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虽然占比较大的比例,但经常关注的大学生只占10%,所占比例较小,说明大学生关注国家政策是有待加强的。

  而第三题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 ?调查中,考虑过的大学生占97.5%,完全没想过的大学生占2.5,正在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0%,已经尝试过创业的大学生占0%。从这里体现了创业的问题对大学生不是什么和他们毫不相干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思考过创业的问题。而第十题您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 调查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占47.5% 没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的占52.5%。其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次数一般在1-2次。从这体现出大学生参加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比例相对较小,大学生对此的关注度还不够,还有待加强改进。

  二、结论分析和建议: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是我组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申请时,我们是作为一个课外业余任务来完成,经过一番网上浏览、网上问卷调查发现这个课题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会、国家和高校的关注度极大。由于我们小组在资金、人力、物力、时间、个人学历等因素的限制,调查难度远远超过我们申请课题前的想像。对于我们大专生来说,要作到大范围且研究的极大深度同时极具学术性,是不怎么现实的。因此,出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我们组员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网上搜集相关材料等形式,调查自己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其结论和数据也是具备科学性,确保实践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作品质量。

  从调查问卷和现场人员访谈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需要社会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高校在大学生自我创业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和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包括创业指导、资金落实、客户联络、社会沟通等,尤其是提供比较规范、适用、系统的创业教育。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一方面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观念,另一方面主要是就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创业技能进行全面培训,并最终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

  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台,对于大学生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帮扶的持续性需要关注。此外,大学生创业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府的帮扶作用,社会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去逐步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管国家政策、高校、社会环境如何,我们认为最重要在于大学生自己,因此大学生主体不容忽视。下面给大学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人才观,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从前面所讲,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创业者具备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要有创业观念、有才、有胆、有识,同时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创业过程中的困难,这些高要求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想走上创业之路,就必须按照创业者素质的培养规律,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锤炼自己的胆子,同时培养自己的创业人格、创业者思维和创业意识和技能,克服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积累型”、“继承型”,掌握的死知识多,运用的知识少,胆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类型。

  实践证明,创业者素质的培养是有规律的,其成长也是有过程的。而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之都是创业者成长的捷径,中国有句俗话:“一年学成个庄稼汉,三年学成个生意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锤练自己

  要树立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意识。自信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去开创自己未来的事业。自信赋予人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创业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更需要自信。自强就是在自信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实践,不断增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磨炼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说敢当,敢作敢为,不贪图眼前的利益,永远进取,使自己成为强者。自主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独立性思维能力,不受传统和世俗偏见的束缚,不受舆论和环境的影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善于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自主还要有远见、有敢为人先的胆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凭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业的基础。

  (三)广泛获取创业经验

  如今,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创业指导课,教授创业管理、创业心理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打好创业知识的基础。大学图书馆也提供创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大学生可通过阅读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

  其次,创业是目前媒体报道的热门领域,无论是传统媒体,如报刊、新书、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创业知识和信息。一般来说,经济类、人才类媒体是首要选择,比较出名的有《财富人生》、《创业家》、《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以及“中华创业网”、“中国创业论坛”等专业网站。此外,各地创业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机构的网站,也蕴藏着丰富的创业知识。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创业知识,往往针对性较强。

  (四)注重自身能力的综合培养

  大学生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创业。创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和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对人的能力要求很高。从事创业的人既要懂经营,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又要当机立断,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既要能言善辩,又要能谈判公关,既要能开拓创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难。因此,创业能力的综合性很强,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经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谈判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21世纪教育的4个支柱”,并把其作为开启未来人生大门的四把“钥匙”。“学会认知”就是教人掌握认知的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手段,培养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做事”就是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驾驭处理复杂突发事件、危机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培养人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管理能力。“学会生存”就是要不断增强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培养人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等等。因此,大学生要主动树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从而使自己在创业时“走得出”,“站得住”,“干得好”。

  (五)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

  实践环节能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积累创业经验,培养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和创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等。其次,大学生还可通过参和社团组织活动、创业见习、职业见习、兼职打工、求职体验、市场和社会调查等活动来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并磨练自己的心志,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三,商业活动无处不在,大学生平时可多和有创业经验的亲朋好友交流,甚至还可通过Email和电话拜访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向一些专业机构咨询。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往往比看书本的收获更多。通过这种人际交往途径获得最直接的创业技巧和经验,将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受益无穷。其四,投身于真正的创业实践。在毕业前后进入创业启动阶段,可以单独或和同学轮流租赁或承包一个小店铺,或加工、修理、或销售、服务等,在真刀真枪的创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这些活动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大课堂的第一步,同时大学生在参和实践的过程中,既为他们将来开展创业活动积累了经验,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为大学生提供应对挫折,面对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促进大学创业成功。

  结语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富有建设性意义的调查结果和信息,普及创业理念,弥补大学生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的不足,增加日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努力,在电信分院老师、团学干部等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小组完成了此次调查研究。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初次撰写,我们的日常工作、调查方法、报告论文格式等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缺陷,望评委老师能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为我们日后其他工作做借鉴!

【大学生创业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心得03-28

大学生创业计划05-11

大学生创业策划方案03-27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03-28

大学生创业活动策划04-14

大学生个人创业计划05-26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06-15

大学生创业实训心得06-16

大学生创业学习心得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