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目班

时间:2024-03-17 06:56:37 策划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端午节目班

幼儿园端午节目班1

  幼儿园端午节节目大班(上)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一个习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最初的爱国心,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今年端午节纳瑞松幼儿园推出了“快乐端午汤圆飘香”的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在浓厚的亲子氛围中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尽力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意义。如下所示:

幼儿园端午节目班

  活动:20xx年6月19日

  主题:端午节快乐,粽子飘香。

  活动目标:

  1.要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相关的习俗,还有很多传说,故事,儿歌。

  3.端午节有一种特殊的食物——粽子,它有许多形状和味道。

  4.愿意参加包饺子、做香包、做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

  快乐活动安排:

  1、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动手操作活动。

  通过绘画、手工艺(粽子、香包、彩线)等活动,体验传统节日的丰富生动,感受亲自动手的乐趣。

  3‘’端午节快乐分享活动。

  通过亲子分享粽子的活动,给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表达父母和孩子的深情,进而培养爱的感情(爱父母,爱祖国)。附:

  端午节习俗

  (1)挂钟馗:钟馗捉鬼,是端午节的习俗。每个家庭都会喜欢钟馗。挂在门上可以辟邪,保佑家人。

  (2)菖蒲:艾草和菖蒲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灭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净化环境,驱虫和驱除瘟疫。

  (3)赛龙舟:当屈原纵身跳入湖中时,许多人划船赶上去救他。他们争先恐后,却没能把屈原扶起来。后来,每年5月5日,他们划龙舟来纪念这一事件。

  (4)吃粽子:屈原死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吃他的尸体,就用粽子叶包糯米,扔到河里喂鱼。

  (5)喝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把它放在米酒里做成雄黄酒,小孩子不能喝,就把手指蘸在雄黄酒里,在额头上写“王”字。

  (6)穿香囊:端午节期间,孩子们要穿香囊。香囊里有很多香辛料,闻起来很香。这些香包有各种形状和颜色,它们可以挂在脖子上或戴在手腕上。他们看起来很棒!

  (7)彩绳:人们在端午节时在手上编织彩色的带子,非常漂亮和吉祥。

  (8)竖蛋画蛋:人们说:“端午节的时候,能竖蛋的人今年会有好运。

  屈原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楚人,说起屈原。他非常能干,热爱自己的国家,帮助楚王治理国家。楚王信任他,但是一些坏人不喜欢他,总是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渐渐地,楚王不相信他了,叫他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不准回来。然而,屈原仍然非常担心他的国家,他每天都睡不好觉。当屈原听说楚国和秦国发生了战争。

  走吧。人们听说了,就划着船去救他,用竹叶和糯米包粽子扔到河里,这样鱼就饱了,又不伤屈原。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划船救屈原成了龙舟赛,竹筒里的米用柴叶包着粽子。

幼儿园端午节目班2

  这是端午节,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的独特魅力,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端午节的习俗,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讨论并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说出“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愿意参加包饺子、包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要准备的活动

  端午节的故事;

  制作香包的材料:香料、布料等。

  糯米和芦苇叶包在粽子里。

  活动过程

  首先,主持人展示图片,讲述端午节的故事及其由来,让孩子对故事中的`人物、事物及相关物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吃粽子。用小米(黄米)或糯米配枣,用芦苇叶包好,煮熟。据说屈原投河后,人们为了不让鱼吃他的尸体,就把粽子扔到河里。随着习俗,人们吃粽子,然后带来季节的颜色。

  2.做香香的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店索要或购买五种中药面条,装入小布袋,缝紧。给儿童或老年妇女戴上它,可以辟邪避灾。

  3.给孩子穿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线组成。古代没有棉花,只有五色的线,所以叫“五丝”。棉花之后,用棉线代替丝绸,但名称不变。早上太阳升起之前,给孩子的手、脚踝、脖子上贴上“五丝”。一直穿到下大雨。下大雨的时候,把它脱下来扔到水流里,让它漂走。传说这“五丝”可以变成蚯蚓。认为佩戴“五帛”可以辟邪避祸,保护孩子。

  第二,包粽子,吃粽子,分享端午节的美食。

  第三,父母和孩子一起制作香包

  1.孩子和父母一起制作香包。

  2.孩子们互相赠送香囊,大胆地对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我代表所有的幼师,祝所有的家长和孩子节日快乐,家庭幸福!

幼儿园端午节目班3

  一、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有独特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有一个著名的起源。让孩子知道屈原的故事,可以激发他们最初的民族自豪感。因此,配合每年的端午节,幼儿园都会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愿意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习俗和起源,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最初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造:

  1.科普区:放艾草和菖蒲。展示不同形状的香包。

  2.美术设计区:摆放制作当归、纸团子的材料。

  3.阅读区:贴出关于端午节的图片和资料。

  4.表演区:提供布条和扎着头的纸棒给小朋友表演龙舟赛。

  四。主题活动:

  小班活动:我们一起过端午节。

  (a)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

  2.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起源。

  3.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品尝、分享节日的`快乐。

  (2)活动准备:

  准备粽子,艾蒿等实物以及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3)活动过程:

  1.学习儿歌《五月五日》

  “五月五日是端阳;插入艾叶,挂上香囊;五颜六色的线,手腕打结;吃粽子,蘸糖;龙船乐在水中。”

  2.通过转角环境营造的端午节主题,给孩子讲端午节习俗。

  (1)挂艾叶。

  (2)赛龙舟。

  (3)吃粽子。

  (4)佩戴香包。

  (5)彩色绳子。

  动词(verb的缩写)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关于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爱国诗人。

  2.能够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故事,愿意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关于屈原故事的图片。

  不及物动词活动流程:

  1.看图片,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起源。

  说明:你知道你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仰。

  说明:

  ①人们为什么庆祝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②人们用什么方法纪念屈原?

  ③如果你是屈原,君主不采纳建议,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用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幼儿园端午节目班4

  一、活动内容:

  活动要求:教练拿出道具,小朋友们讲一讲道具的使用方法和端午节时的道具。

  活动意义:在节日里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和人们的习俗。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粽子、艾草、大蒜、鸭蛋网等。

  活动:画自己的“端午节”

  活动要求:根据孩子们自己的经历,想象并展示端午节的快乐。

  活动意义: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

  准备:准备画笔、画板等。

  活动:端午节我想做龙舟。

  活动要求:

  1.让孩子们模拟制作龙舟。

  2.让孩子互相评价龙舟作品,与同龄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准备工作:

  1.准备制作龙舟模型的各种材料。

  2.组织孩子参观别人做的`龙舟。

  活动反馈:

  1.孩子们对制作龙舟活动感兴趣。他们喜欢各种结构材料。配色和牢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小孩子做龙舟很难,尤其是做龙舟龙头的时候。所以在活动中,要重点指导孩子如何制作水龙头或者用其他方法解决,比如用纸把水龙头画出来,然后贴在塑料制品上等等。

  四。活动:制作粽子香包。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2.让孩子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做香包,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文化。

  活动:香料、布袋、针、线等。

  以上四项活动是我们幼儿园为小朋友准备的端午节活动计划。我希望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们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幼儿园端午节目班5

  背景分析: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说韩国准备将中国端午节演变而来的“江陵端午祭”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引起了我的共鸣。“没想到我们2000多年的端午节比赛,可能会成为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为此,我选择了这次单元活动,旨在让孩子们知道端午节起源于中国这一不争的事实,培养和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孩子们还停留在吃粽子、鸭蛋等饮食习俗上。然而,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都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有必要通过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端午节起源和习俗的了解,尽量让孩子知道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培养和激发孩子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2.通过观察、感知、实验等活动,让孩子知道“坏月”的含义和保健的基本知识。

  3.故事告诉孩子们,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激发孩子热爱祖国的`感情。

  活动流程:

  一、端午节的由来

  大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端午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我为我的国家感到骄傲。

  孩子们对这个事件都很熟悉,所以讨论很丰富。教师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回应,形成师生合作探究式的互动。

  二、结合时事讨论:端午节起源于哪里?

  1.组织小朋友看图,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2.欣赏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3.欣赏黄巢的故事,知道艾蒿和菖蒲的来历。

  4.师生间总结:端午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5.孩子们可以自由观察粽子叶,品尝粽子进行讨论。老师要提醒孩子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多听别人的对话。

  6.组织小朋友讨论: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再次重温粽子的起源,加深孩子对“中国是端午节的发源地”的印象,激发孩子热爱祖国的感情。

幼儿园端午节目班6

  六月的脸上满是清香,童年的新芽开始绽放。

  一系列丰富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儿童节记忆,还能有效帮助塑造幼儿园的品牌形象,对下学期的招生和品牌推广起到助推作用。

  不同类型的各种组合可选择以下游戏活动之一;也可以把每一项作为具体表现,仅供参考。

  活动的总体目的.:

  1.要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的起源,比如屈原的传说,赛龙舟的习俗。

  3.端午节有一种特殊的食物——粽子,它有许多形状和味道。

  活动方案

  活动1:端午节的由来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起源。

  2.我喜欢和老师、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品味,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活动:PPT图片,起源,故事,龙舟和粽子等习俗的图片。

  活动流程:

  1.老师用图片讲屈原的故事。

  2.端午节的习俗:老师展示PPT图片。

  老师:你还知道端午节的其他习俗吗?(展示图片)

  (1)菖蒲

  (2)龙舟比赛

  (3)吃粽子。

  (4)香囊

  (5)彩色绳子

  (6)教师总结

  活动二:美丽的龙舟

  活动目标:

  1.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绘画创作。

  2.体验绘画的乐趣。

  准备工作:

  1.看关于赛龙舟的视频。

  2.ppt示例绘画

  活动流程:

  1.结合端午节的龙舟赛,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经历谈论龙舟的基本特点(孩子也可以自由讨论)。

  2.引导孩子思考龙舟。老师重点指导孩子龙舟的三角弓,和龙的造型,尤其是龙头的构造。

  3.启发孩子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并装饰其形状。

  活动三:五月五日诗歌

  五月五日是端阳,插入艾蒿,戴上香囊,吃粽子,撒糖,龙舟快乐启航。

【幼儿园端午节目班】相关文章:

幼儿园六一儿童节节目策划03-05

节目策划方案05-13

幼儿园托班工作计划03-15

幼儿园副班工作计划03-03

幼儿园配班工作计划03-15

幼儿园托班工作总结04-18

托班幼儿园工作计划02-22

年会节目策划书12-22

新闻节目策划方案10-18

晚会节目策划方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