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0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名言吧,名言是对生活、对世界的综合浓缩,简短的一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曾国藩名言语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2、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5、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6、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7、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8、生在这个大乱未平的时期,只有隐藏起来消失行迹,不可在外界稍露锋芒,这是最为重要的事!
9、凡是需要每天检点的事,若是姑息以待后日,往后再来补救就困难了。
10、能够俭朴简约的人可以不求人。
11、天下的事情若是一一要求得到回报,则必定有大为失望的时候。
12、敬字惟有无论众与寡,无论小与大,切不敢怠慢三句话最为切当。
13、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人之好胜,谁不如我,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强恕之事也。一日强恕,日日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久之则渐近自然。以之修身,则顺而安;以之涉世,则谐而详。——《曾国藩书信》。
14、若非道义可得者,则不可轻易受金。——《曾国藩书信》。
15、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曾国藩书信》。
16、立法不难,行法为难。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曾国藩书信》。
17、近时所调之兵,天涯一百,海角五十,卒与卒不习,将与将不和,此营既败,彼营掉臂而不顾,哆口而微笑,各营习见。夫危急之际,无人救应。谁肯向前独履危地,出万死之城,以博他人之一微笑?鄙意欲练勇万人,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曾国藩书信》。
18、成军以出,要须卧薪尝胆,勤操苦练,养成艰难百战之卒,预为东征不归之计。若草率从事,驱不教之士,执蛊脆之器,行三千里之远,以当虎狼百万之贼,未与交锋而军士之气固已馁矣,虽有一二主者忠义奋发,亦无以作其众而贞于久也。——《曾国藩书信》。
19、营中无事,以勤操为第一要义。操队伍则临阵不至散乱,操枪炮则临阵不至早放。——《曾国藩书信》。
20、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弟以类求之可也。——《曾国藩书信》。
21、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曾国藩书信》。
22、胸襟必能自养其淡定之天,而后发于外者有一段和平虚明之味。——《曾国藩家书》
23、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曾国藩家书》
24、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曾国藩家书》
25、大抵看书与读书,须划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不速则不能看毕,是无恒也;读书宜精宜熟,而不能完,是亦无恒也。——《曾国藩家书》
26、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曾国藩家书》
27、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字,每日不可缺一。——《曾国藩家书》
28、意尽则止,辞足则止。——《曾国藩家书》
29、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曾国藩家书》
30、大凡人之自诩智识,多由阅历太少。——《曾国藩家书》
31、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使,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爱之,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曾国藩家书》
32、我身殁之后,尔等事两叔如父,事叔母如母,视堂兄弟如手足。凡事皆从省啬,独待诸叔之家则处处从厚,待堂兄弟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期于彼此有成,为第一要义。——《曾国藩家书》
33、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家书》
34、嫁女贪恋母家富贵而忘其翁姑者,其后必无好处。——《曾国藩家书》
35、举世之所迷,智者之所独觉。——《曾国藩日记》。
36、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曾国藩家书》。
37、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曾国藩家书》。
38、凡事当有远谋,有深识。坚忍于一时,则保全必多;一时之不忍,而终身惨乎!——《曾国藩家书》。
39、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曾国藩家书》。
40、凡与人交际,当求其诚信之素孚;求其协助,当量其力量所能为。——《曾国藩家书》。
41、不能过谦,过谦则下无敬畏之心。——《曾国藩家书》。
4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43、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曾国藩
44、绮语背道,杂学乱性。——曾国藩
45、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曾国藩
46、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曾国藩
47、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48、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
49、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曾国藩
50、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51、凡人皆不可侮,无用人尤不可侮。
52、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53、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曾国藩
54、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万不可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曾国藩
55、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曾国藩
56、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曾国藩
57、府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练后得来。
58、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得,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子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做主。——曾国藩
59、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曾国藩
60、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6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62、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63、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第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第三要有恒。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64、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来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65、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66、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67、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68、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69、圣代褒崇迈古今,生而旗常,殁而俎豆;忠臣精气塞天地,下为河岳,上为日星。
70、遇事让三分,天空海阔;心田留一点,子种心耕。
71、闻叔绩不生,风云变色;与岷樵同死,日月增光。
72、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73、世事变化反复,往往出乎意想之外。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饱历事故,焉知局中之艰难哉!
74、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曾国藩
75、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曾国藩
76、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77、学贵有常,又贵日新。日新若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
78、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文正公嘉言钞》
79、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曾国藩
80、学贵有常,又贵日新。日新若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 ——曾国藩
81、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曾国藩
82、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详,为处事第一法。
83、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情愿人占吾便宜,断不肯吾占人的便宜。
84、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85、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86、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家书》
87、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曾国藩名言
88、俭以养廉,直而能忍。出处:曾文正公全集
89、是好汉,打落牙齿和血吞。——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90、一饭尚铭恩,况曾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91、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92、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93、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94、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也。今之所谓博闻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闻见。
95、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96、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97、利可共而不行独,谋可寡而不行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98、独享台甫为折福之道。
99、今天所说之话,嫡勿因小好坏而变。
100、凡有盛必有衰,不行不预为之计。
101、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10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03、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104、文涵万古江山气;道续千年丝竹声。
105、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106、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107、水不能不遇风,长川巨浸,泓澄无底,虽大风不能使之浊。心不能不应物,欲尽理明,表里莹彻,虽酬酢万变,不能使之昏。无风则清,有风则浊者,尘滓之伏于下也;静之则明,动之则昏者,利欲之藏于中也。
108、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109、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110、百战山河,剩此楼头烟树;九天珠玉,吹成水面文章。
111、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112、荷气竹风宜永日;花光楼影倒晴天。
113、一念不敢自恕,斯可谓之修。一语不敢苟徇,斯可谓之直。一介不敢自污,斯可谓之廉。
114、巨石咽江声,长鸣今古英雄恨;崇祠彰战绩,永奠湖湘子弟魂。
115、时贤一石雨水;古法二祖六宗。
116、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117、冯唐易老,雍齿且侯,三字故将军,四马短衣春射虎;左抱宜人,右弄孺子,孤山林处士,芦帘纸阁夜谈龙。
118、闻人之善而疑,闻人之恶而信,其平必有恶而无善。故不知世间复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会以诬善良,鬼神必殛之。
119、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120、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121、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122、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23、未免有情,忆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也;谁能遣此?怅梁空泥落,何时重盼燕归来?
124、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125、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126、生死何奇,且完却一生忠孝;哀荣毕备,只益增九陛忧劳。
127、一心履薄临深,畏天之鉴畏神之格;两眼沐日浴月,由静而明由敬而强。
128、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129、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130、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贷而富者曰文。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131、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132、英名百战总成空,泪眼看河山,怜予季保此人民,拓此疆土;慧业几生磨不尽,痴心说因果,愿来世再为哲弟,亦为纯臣。
133、消磨岁月书千卷;啸傲乾坤酒一樽。
134、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135、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136、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得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137、荆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后重闻雅颂声。
138、于汉宋间,折衷一是;以江海量,翕受群言。
139、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140、地仍虎踞龙蟠,洗涤江山,重开宾馆;人似澧兰沅芷,招邀同贤,同证乡关。
141、长笛不吹山月落;高楼遥吸海云来。
142、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143、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144、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145、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146、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147、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听。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
148、莲香入座清,笔底当描成这般花样;湖水连天静,眼前可悟到斯道源头。
149、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150、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151、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152、“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
153、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154、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155、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156、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57、非望之福,祸必继之。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
158、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159、两点金焦,劫后山容申旧好;万家食货,舟中水调似承平。
160、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曾国藩名言语录】相关文章:
曾国藩名言语录30句精选02-10
曾国藩名言语录90句03-08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30句)07-13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40句)06-26
曾国藩名言语录40句精选01-09
曾国藩名言语录90句精选01-06
曾国藩名言语录50句01-12
曾国藩名言语录40句06-29
曾国藩名言语录100句精选07-03
曾国藩名言语录大全60句精选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