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鲁迅先生的故事演讲稿
演讲稿是在一定的场合,面对一定的听众,演讲人围绕着主题讲话的文稿。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接触并使用演讲稿的人越来越多,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鲁迅先生的故事演讲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鲁迅先生的故事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一”字——他就是伟大的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翻译和创作了很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草花吸收》,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伟大的.鲁迅不愧是文学家。
鲁迅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忧国忧民、关心进步青年、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
在一次吃晚饭时,侄女周晔张冠李戴的把《水浒传》乱说一气,鲁迅就用委婉的批评教育了后代要认真读书。在马路上发现受伤的黄包车车夫时,鲁迅不顾自己的身份,连忙蹲下给车夫包扎伤口,还把剩下的药和一些零钱都给了车夫,让车夫回家好好休息。鲁迅自己病得很厉害,还半夜三更写文章。有时候女佣阿三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鲁迅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告女佣阿三要多休息,不要她干重活。鲁迅在内山书店时遇到了想买的书的阿累。鲁迅向阿累推荐了《铁流》,并把阿累想买的《毁灭》送给了阿累。这一面之缘给阿累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后来使阿累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文学家。鲁迅一生做了不少好事,伟大的鲁迅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鲁迅逝世后,许多人都去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苦。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花圈的人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将。
鲁迅先生的故事演讲稿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得好久没剪了,但一根根都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显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毛泽东曾经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改革的主将,是中国的骄傲。他就是——我心中的鲁迅。
鲁迅是我国近代的大文豪。我知道一个他爱读书的故事,你们想听吗。他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封建社会家庭。少年时代,鲁迅的父亲身患重病,小小年纪的鲁迅便承担起成人的责任。他一面上私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因为他“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他要在尽力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的同时,争分夺秒、勤奋刻苦地读书。鲁迅说到做到了。
少年时代的鲁迅,每天从三味书屋放学回家,吃完晚饭后,先把桌子擦干净,把手洗干净,然后拿出书来,一页一页翻着阅读。一本绘图的《山海经》,他不仅反复阅读,而且把书上的画全部临摹下来。鲁迅13岁那年,因他祖父科场案发,他曾一度在大舅父的岳父秦秋伊家中避难。秦家有丰富的藏书。在半年多的逃难生活中,鲁迅如饥似渴地阅读了秦家的大量书籍,尤其是像《红楼梦》等著名的古典小说。后来,为了给父亲看病,虽然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但他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读书。
鲁迅的家不太富裕。但他十分爱读书,又没钱买更多的书,于是他就学习古人,借书来抄。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下,终于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清清楚楚的记得不知是第几次提及鲁迅先生的名字了,心中却仍是初识一般的激动,那跳动的文字呀,又在我心头流淌了:“希望是附属于未来的,有未来,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我心中的鲁迅永远给我力量、希望。
鲁迅先生的故事演讲稿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怎样活才能是自己的人生有价值?从鲁迅先生那光辉的一生中我们找到了答案:一味索取,虽生犹死;甘愿奉献,精神不朽。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愿做一株默默无闻的野草,做一头勤奋的耕牛,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记得司马迁说过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鲁迅先生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和劳苦大众在一起。鲁迅先生让我们学习的不止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良好品质,还有节约时间的良好品质。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用笔做武器,写文章鼓励广大群众起来革命。他在从事写作的三十年间,写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是他自己说:“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意思是说,他的知识和成就,是由于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得来的。
鲁迅充分利用时间,总想在较少为革命做更好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是休息。
鲁迅不仅珍惜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就下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点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耗费别人的时间和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鲁迅珍惜时间,为的是认真学习和写作,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从中我悟到了只有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用朴实的语言写真实的生活,才会实现自我价值和得到他人的尊重。
鲁迅先生那种大公无私的精神,一直流芳百世。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大众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忧国忧民,情之所系。鲁迅先生用满腔热血和无私的行动实践了自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身甘为孺子牛”的人生追求,完成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他的精神,他的情怀,使我们人生道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指引我们为爱前行,时刻关爱他人,共创美好的未来。
鲁迅先生大公无私的精神,崇高与谦逊的表现;是对进步青年的关怀与信赖的表现,让我们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是永远在一起的。
鲁迅先生一生事迹伟大,我最想学习的是他珍惜时间的习惯,我以后也要珍惜自己与他人的时间,要珍惜一分一秒。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机构、对班级、对亲人、对朋友、对老师和同学有用的人,绝不做令人讨厌的一位人。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