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演讲稿共3篇
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生演讲稿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演讲稿 篇1
历史的列车,载着曾经的荣辱,带着深沉的思索,驶入一个新的世纪。
二十世纪像一首歌,有高音也有低调;二十世纪像一条路,有平坦也有坎坷;二十世纪,沐浴着科学之光,又渴望清新的空气;二十世纪,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呼唤着和平的橄榄枝。二十世纪,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屈辱和血泪,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抗争和奋斗,更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崛起。
回眸二十世纪,我们看见了侵略者的铁蹄曾经践踏过我美丽的山河;鬼子的飞机曾在华夏上空狂暴肆虐;那一把把闪亮的刺刀曾向我父老兄弟刺去我们脸上流着泪,心中淌着血,悲愤、耻辱。
朋友们,当时间的车轮碾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挂历上赫然显示12月9好的时候,我相信,身为青年的我们,没一个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十二月九日。
十二月九日,一个普通但不平凡的日子,时间倒流,回溯到一九三五年,阳光依然懒懒散散,冬日依旧寒冷凄清,但空气却急速的流动,因为,在北平历史的故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件为反对投降和压迫掀起了学生总运动到处是挂满的标语,到处是飘舞的纸单,到处是舞动的'小旗,到处是怒吼的口号到处是浴血沸腾的青年,这一天,白云为之翻涌,大海为之咆哮,黄河长江为之怒吼,中华大地为之震颤,因为一个蹂躏不屈的民族,在苏醒。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在抗争。
是他们,在国家存亡的关头,振臂高呼,促使了反动派的妥协。
是他们,在民族生死的毫发间,热血横洒,促使了民族的觉醒。
他们,可敬可爱的青年,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展示了青年的热血豪情,以他们大无畏的勇气,诠释了青年的含义。
我们不会忘记他们,那些可敬可爱的青年,他们是民族的拯救者,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先驱。
那么,朋友们,正值青春年华年少轻狂的我们,该用这样怎样的行动诠释青年的含义呢?处于二十一世纪和平下的中国中学生们又该如何去展现青春的风采呢?
对此,我只想说两个字努力,也许我们会不屑的说,现在是和平年代了,没必要为了去做什么大的贡献而整日的去努力,那样会活的很累。
也许我们会哀怨的说,人生苦短,一生能有几个青春,何必要使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变的那么单调呢?
是啊!人生苦短,而生命只有一次,青春有何其短暂,我们何必要去实现目标而整日努力,整日辛苦呢?
但是,朋友们,难道我们真的希望这大好的青春年华就在我们的虚度中而好无意义的流淌而去吗?
难道我们真的希望,当我们年老时,翻忆起年轻时的影集只能看到那单调的,苦涩的毫无意义的青春吗?
难道我们真的希望虽然快乐但平庸地度过青春,然后平庸的度过余生吗?
不会的,我相信,每一个有理智,有热血的青年中学生都会希望自己平平庸庸一辈子,我们都渴望理想的实现,渴望自己的青春大发光彩。
那么,朋友们,努力吧,趁我们还年轻。
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能力,年轻就是全部。
朋友们,别再有那么多的犹豫,别再有那么多的彷徨,别放慢我们年轻的脚步,勇敢而执作的向前走,前方便是海阔天空。
朋友们,努力吧,趁我们还年轻世界属于我们,未来属于我们。
中学生演讲稿 篇2
说到童心,大家脑海里可能会立即浮现出一些有特别童心的人,席慕容,叶圣陶,有趣的金岳霖先生或是班中的某人。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向他们一样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只是忙于日常生活的我们对学习的初衷变得模糊,对世界的好奇也被抑制了。
对此,我大爱的一本书《苏菲的世界》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绘。
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所有生物都出生于这只白兔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然而他们年纪愈长,也就愈深入兔子毛皮,并且待了下来。他们在那儿觉得非常安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
听完这段,请好好回想,不管你的年龄大小,你是不是已经在朝着兔子温暖舒适的毛皮深处往下爬了,说的具体点,你是不是对于物理课上电与磁,运动和力时所做的实验结果感到习惯,对语文课上庄子孔子的.智慧也没有了震惊。(讲到这儿,我突然发现我自己就是如此)所以再过一会儿,或许在你补完了作业后,老师走了进来,平淡无奇的开始第一堂课,无论感兴趣与否,你都尽力听着,直到四十分钟后老师悄然离去,不留下一片云彩,就这样一个上午,吃个中饭,一个下午再加一个晚上,一天也就去了,你也变得麻木了。
这时候,请千万提醒自己,唤醒自己的那份好奇,充满求知欲的心灵。别错过了为校园路上一朵花所倾倒,也别错过为化学课上乙烯燃烧时的产生的滚滚黑烟而惊叹。
做一个像哲学家一样的人,踏上爬回兔毛顶端这一危险的旅程,迈向语言与存在所能达到的顶峰。并攀住兔毛,对那些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深处,尽情吃喝的人们吼叫,感染号召更多的人。
最后,向书中的苏菲一样,你必须做个选择,你会选择做个只是还没有被世界磨完好奇心的人,还是永远不会如此的哲学家?如果你摇摇头,不知道自己会如何,那么你要小心,你已经过于习惯这个世界了,这也是为何我要讲这番话的原因。
我衷心的希望所有朝着兔子皮毛深处进军的人听了这些后,能停下来,转过身,朝向毛尖爬去。
中学生演讲稿 篇3
在此次演讲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是谁。”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有些同学可能会回答自己的名字,有些同学可能会回答自己的物种。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在最初笛卡尔提出“身心二元论”即著名的“我思故我在”,他提出:身体与意识不是同一个个体掌管,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你身边一切的一切只是一个梦,你在被一个巨大的电脑程序所操控,那么你能不能说你不存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你曾经思考过,你的意识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你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随着科学的发展,笛卡尔的理论逐渐被生命科学所推翻,现在大家普遍认同“意识源于脑”这个观点。但还是无法否认,笛卡尔的“二元论”还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论证,即是“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最初起源。
我理解的“我”没有笛卡尔那没高深,也没有生命科学那样捉摸不透,在我看来,“我”这个问题被分成了还几个层次,有一般理解,也有深刻的思考。
在第一个层次中,“我”意味着安守本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阅读过一篇文章,其中写道两个人,一个人的人生轰轰烈烈,大起大落最后因为公司倒闭,妻离子散,诸事不顺最后绝望自杀,另一个人平平淡淡生活白手起家,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后来儿孙满堂,亲朋无数,无疾而终。文章结尾问道:给你这样两种人生要你选择,你会选哪种?肯定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二种平平淡淡的'人生,不只因为他离开人世的方式,也是因为,他安守本分,勤劳恳干踏踏实实,做好了他每一件应该做与值得做的事情,虽然平淡无奇,但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人生旅行。在这里,做好了每一件事,无悔于自己,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如果身旁有质疑之声嘲笑之声,那么,先问问自己,自己做错了什么没有,如果有,那么积极改正,如果问心无愧,那么继续脚踏实地勇往前行,不用管那些质疑与嘲笑,反正,饭照吃,觉照睡。
在第二个层次中,“我”意味着追求梦想。有一篇故事讲:一个年轻人到另一个大城市做推销工作,梦想着能买一辆车,在他的卧室墙壁上花着一辆汽车有一小半是上了颜色的,有一大半还是空白,他说他正在为买车攒钱,有色部分以有着落,空白部分有待努力,相信再过一年半载,这辆墙壁上的汽车就会变成真实的汽车。这不免让人为之动容,一个推销员,一天要被无数个人拒之门外或是加以贬损,但是他为他的梦想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这就是实现自我,古时候很多文人墨客都为了自己的理想或是政治抱负做着终身的努力,他们也都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典范,所以,“我”意味着对于自己的梦想坚定不移,勇敢追求。那些有自己为之奋斗地理想的人,他们也实现了自我价值,“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第三个层次的“我”也许不只是自身,古人有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意味着你不只要为自身而做出努力,更要帮助那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们。让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实现了自我价值,成为了真正的自己,那么你实现你的自我价值还有意义吗?当然不是,所以既然有条件,就去帮助更多的人体会到自我的意义。举个例子,像一些没钱上学的孩子,他们没有一个平台去了解这个大千世界,所以只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度过一生,这样的人生真的足够有意义吗?我想答案不言而喻。这只是千万种情况之一,所以不管是物质上的援助,或是精神上的支持,你做了你力所能及的事情,你可以变得更成熟,甚至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甚至可以体会到自己的社会价值。独善其身之后,在你找到了你的自我价值之后,兼济天下应该就是下一个目标。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我是谁”以及人生的意义。
在咱们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当中讨论了三个层次,但实际上,也是讲了三个不同的人生品质,不管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还是做好自己,亦或是坚持梦想。我想,别人再问你“我是谁”这个问题时,想想自己的经历,思考良久,最终还是会回答:“我就是我”。还是那句话:永远做好你自己,我就是我!
最后一一首歌结束今天的演讲:“我就是我………..一样盛放的赤裸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