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4-03-09 07:04:33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初中生物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生物教师个人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初中生物教师个人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一学期来,本人思想健康上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自始至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治学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讲团结,讲奉献,顾全大局,精诚合作,服从组织安排,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积极完成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享受为人师表的乐趣,在工作中逐渐充实了自己。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上,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生物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1)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述职报告)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我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方法。通过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教育的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方法等等,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多参加学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坚持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种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业务能力。

  2、加强教研能力,尽量把教学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高度。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认真学习各种教学理论,开展合作式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心得。

  总之,一年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初中生物教师个人工作计划2

  一、单元教学资料的地位、知识结构前后联系

  第一章、是经过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区别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以及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二章经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初中生物教学计划。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的变化也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生活,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要了解生物圈。

  本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从生物圈的角度介绍人和其他生物,先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一个概括了解,便于后续资料的`学习。

  二、教学目的与要教求

  1、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测量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3、初步构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三、重点和难点

  1、能够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调查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的本事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本事。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应当爱护这个家。

  4、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的因素,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5、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6、生态系统的组成

  7、培养收集和分析资料,合作和交流的本事,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四、课时安排

  第一章一节1课时,第二节2课时

  第二章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2课时三节2课时第四节2课时第五节1课时。

  五、教学措施和方案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3、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4、鼓励学生自我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6、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7、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资料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教师个人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初中生物老师个人工作计划03-25

初中生物教师工作计划03-22

初中生物教师工作计划15篇06-14

初中生物教师工作计划(15篇)06-14

初中生物教师工作计划(8篇)04-04

初中生物教师工作计划10篇03-28

初中生物教师工作计划8篇03-28

新学期初中生物教师工作计划05-11

教师个人研修的工作计划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