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4-07-31 21:33:16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实用的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三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三篇

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1

  20xx——20xx学年本人任教于某某小学,担任本校三年级班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任教二年级语文、数学学科。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学情分析。

  上学年本班有学生29人,本学年转出1人,转入1人,仍有学生29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6人,少数民族学生25人,适龄儿童28人。上学年末测,语文在全镇同年级同学科排名第七,数学第八,均属中下之列。本班学生的突出问题是依赖性强,学习积极主动性差,有的学生还根本不会听课!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

  本学期数学教材共有10个教学单元和两个数学活动。十个单元分别是: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总复习。两个数学活动是“填一填,说一说”和“掷一掷”。其中重点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有余数的除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

  本学期语文教材共有8个教学单元,32篇课文,其中讲读课文24篇,阅读课文4篇。有语文园地8个。

  三、学科教学计划。

  1、做好常规工作。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做好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工作,培优、促中、转差紧密结合,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

  2、教学进度安排。

  (1)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周:讲解试卷,完成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二、三周:完成第二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四周:完成第三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五、六周:完成第四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七周:完成第五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八、九周:完成第六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十周:复习第一至第四单元,进行期中检测。

  第十一、十二周: 完成第七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十三周:完成第八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十四周:完成第九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十五周:完成第十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十六周:复习第五至第十单元。

  第十七周:进行全面复习,进行期末检测。

  第十八、十九周:查缺补漏,迎接期末统测。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放假。

  (2)语文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周:动员学生复学,注册,讲解试卷。

  第二至第四周:完成第一、二单元的教学和相应的练习、检测。

  第五至第七周:完成第三、四单元的教学和相应的练习、检测。

  第八至第十周:完成第五单元的`教学和相应的练习、检测。进行期中检测。

  第十一至第十三周:完成第六、七单元的教学和相应的练习、检测。

  第十四至第十六周:完成第八单元的教学和相应的练习、检测。复习第五至八单元内容。

  第十七至第二十周: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查缺补漏,迎接统测。

  四、相关工作及计划。

  1、班主任工作。

  组建好班级体,培养好班干部,创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和班级舆论。

  2、安全工作。

  做好“防火、防电、防水、防毒、防震、疾病预防”等安全教育工作。

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将遵照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学教研计划,立足课堂、以实施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着力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

  二、备课组分工

  1、鲍学才老师负责制定计划、总结、理论研究及备课。

  2、于洪蕾负责备课、理论研究。

  三、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有3个教学班,由2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数学教研组工作有一定特色和活力,教研教学工作力度较强,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200多名学生,男女比例均等,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差,所以一节课虽然传授的知识不多,但组织纪律上花费的时间不少。

  (二)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体系意图:

  1、选取的素材既广泛又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认识社会,认识自然。

  2、注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3、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

  4、强化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两步的加减混合运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及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三)教学内容(略)。

  (四)知识与技能方面: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数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两步的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4、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统计与概率

  1、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实践与综合运用

  1、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2、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数学思考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2、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

  3、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的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周长公式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5、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课时安排(略)。

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第八节课,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5.每周进行一次测试—“周考”,每月进行一次“月考”,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三)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一、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二、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三、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四、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五、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六、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热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二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09-06

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09-19

二年级数学下册工作计划07-28

数学二年级工作计划三篇05-12

数学二年级工作计划4篇05-13

数学二年级工作计划7篇11-06

【精选】数学二年级工作计划三篇08-01

精选数学二年级工作计划3篇05-16

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15篇08-30

数学二年级工作计划合集九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