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时间:2024-10-09 17:36:04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热门】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四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四篇

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篇1

  指导思想与目标:

  坚持“常规教研课题化,课题研究常规化”的教育科研原则,重点突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校本研究,努力探索校本研究新模式,努力打造具有站前特色的教育科研品牌。

  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具体工作内容:

  (1)通过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加强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不断更新数学观和教学观。

  (2)每位数学教师都参与到实践活动的探索和研究中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实践活动的课题列入学期教学计划,认真上好实践活动课。

  (3)每个年级都要开设实践活动研究课,交流经验体会,并重视搜集与筛选实践活动课设计,作为学校教学资源,为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校本教材打下基础。(4)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精神,开学初争取组织一次有关实践活动课的专题讲座。

  (5)组织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收集资料,了解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时要按《标准》提出的:“应该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6)本期组织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活动,交流经验体会;组织教师观看优秀实践活动课的录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组织教师上网学习交流等等活动。

  (7)本学期每个备课组老师都要上一节实践活动课,并重视活动后的反思实践活动课的研究,要形成教案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的文字材料。

  (8)每位老师一学期至少交一篇课题论文或小结体会,教研组要及时整理材料,总结出学校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成果。

  (9)建议每位教师为丰富学校网站作出自己的努力,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去。使我校的'教学改革深入的发展。

  教研活动要求:

  (1)我组根据学科和年级段特定制定研究课题,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确定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2)认真组织开展好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要注意三个结合:要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要与专题研究相结合;要与上课、评课相结合。

  (3)本学期每个备课组老师都要围绕专题,按计划上好一节教研课。具体安排见计划安排表。

  (4)认真执行学校制定的《教学工作考核方案》。认真组织配合教务处备课、作业的检查。要求每位教师要切实做好备课和作业批改工作。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研组长每学期不得少听课20节。

  (5)认真抓扶优辅后的工作,和竞赛辅导工作。

  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订数学教学计划及备课组活动计划。

  2、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

  3、确定以后教研活动的中心,各个备课组准备教研课活动,安排好各年级活动时间。

  十月份:

  1、初一年级专题教研课。

  2、初二年级专题教研课。

  3、初三年级做好省数学竞赛辅导计划。

  十一月份:

  1、组织初三年级学生数学竞赛辅导,初一、初二年级准备组织学校举行的数学竞赛。2、初三年级专题教研课。

  十二月份:

  1、组织初三年级学生进行数学能力竞赛(结合中考新题型)。

  2、教师攥写论文或教育心得。

  一月份:

  1、制订初一、初二年级期末复习计划。

  2、教研组工作总结。

  3、教师收集有关资料及教学心得,并上交论文或案例。

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篇2

  当前数学教学的改革进入了关键性阶段,数学总培养目标发生变化,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问题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小到及时处理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大到对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求"如何转变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益"的策略,努力探索一条科学、低负、高效的素质教育新路。落实学校工作要点和教务处工作计划。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使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工作需要打好基础同时把我组的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措施:

  一、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我们将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一)、 内容及时间安排

  1. 认真学习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数学新课程标准》、《学科标准解读》及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

  2. 时间:双周周二下午。

  3. 要求:注重实效,通过学习,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真撰写学习笔记,总结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结合教学实际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学期结束时每位教师交一篇教学心得。

  (二)、学科教学常规 (着重于备课形式、教案书写、作业布置与批改)

  1、集体备课,每次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原则上要求新教师备详案。同一年级段力求做到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辅导资料及作业、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集体备课要发挥群体效应,重视研究教法学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鼓励创新,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作业批改重在建立学生档案,做好批改后的作业评讲、检查更正情况,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错题本,收集错题。

  3.建立读读通电子班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见多识广。

  三、具体安排:

  9月份:制订教学计划、进度、教案检查;

  确定校本教研的主题内容。

  各年级进行学科文本解读

  10月份:各年级结合各自的课程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

  做好迎接学区调研工作;

  优质课评比选拔;

  11月份:部分教师组内上一节公开课, 全体组员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教学常规提升行动研讨会;

  12月份:组织一次校内学习交流活动;

  初中数学学科知识竞赛热身活动;

  初三数学竞赛选拔。

  1月份:各年级期末复习计划研讨;

  教研组活动学期总结;

  资料整理归档。

  要求:每一节教研公开课,全组要集体备课,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某一问题,课型形式力求多样,课后教研组、备课组及时研讨,分析得失。

  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1、通过上研究课、说课、教材分析等形式,让每个教师都有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从而让年轻教师尽快脱颖而出,使我校的数学教学新人辈出,充满蓬勃生机。

  2、组织小型多样、讲究实效的研究活动和竞赛活动,组织数学优秀课评比活动。

  3、师徒结对。从备课、听课、评课、命题、改作业、科研等方面传、帮、带,周密设计,分步落实,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站稳讲台,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

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结合我校自身实际情况,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研究宗旨,继续落实并做好常规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和课堂效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二、主要工作:

  1、重视教研活动,优化课堂教学。

  (1)、本学期继续参加县局组织的区域教研活动。

  (2)、本学期拟每人上一节优质课参加评比,每个科任听课后打分,分数最高的几位评为一、二三等奖,给予表彰奖励。

  2、完善常规管理,加强检查指导。本学期继续实行每逢四周检查一次常规教学工作,并在科组会上进行反馈。

  3、提高各学生数学素质,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4、组织竞赛,构建学生发展平台。 本学期拟一年级到六年级进行计算能力比赛。

  三、具体工作安排:

  时间 具体工作 备注

  九月份

  1、订好教研计划。

  2、制定好各年级的数学教学计划,做好开学的'准备。

  3、组织数学教师学习,数学科组教研会。

  4、订好培优、学困生的名单和辅导计划(负责人是各班的数学老师)。

  5、各级对学困进行摸底调查。

  6、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十月份

  1.开科组会议。

  2.跟进教师的备课情况,以作改进。

  3.做好中下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

  4.推门听课工作。

  5、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6、进行优质课评比比赛。

  (第六周:601、401、201;第七周:602、402、202;

  第八周:501、301、101:第九周:502、302、102)

  十一月份

  1.推门听课工作。

  2.检查学生作业情况。

  3.期中考试和试卷的批改工作。

  4.做好期中小结,做到查缺补漏。

  5、第三次教学常规检查。

  6.开科组会议。

  十二月份

  1.推门听课工作。

  2、各级对学困进行第二次摸底。

  3、第四次教学常规检查。

  4.开科组会议。

  5、一到六年级计算能力比赛。

  一月份

  1、追踪教学进度;准备期末复习。

  2、期末考试。

  3、进行教学总结。

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篇4

  本学期,我教研组将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握机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01-28

小学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06-21

(集合)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06-22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5-29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2-26

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表12-25

【精选】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3篇04-26

【精选】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四篇04-28

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三篇04-18

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4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