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汇编五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先学后教、小班化教育”的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我校数学教师的学习意识、教研意识,努力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我校数学教学、教研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具体实施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构建“轻负高效”课堂教学:
⑴、通过隔周的教研活动继续不定期组织数学教师学习、探索“小组合作”理论与实践经验,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来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武装自己,指导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⑵、进一步探索“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还学生主体参与的权力,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⑶、继续组织七八年级备课组探索“小组合作”教学;进一步学习、借鉴厉老师“两支笔”课堂教学方式,尝试把课堂教学中的及时面批、指导与课后辅差工作有效结合,提高后25%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能力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教师开展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强化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意识和资源共享意识,增强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
4、继续抓好培养青年教师工作
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与组织这些新、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校内公开课与片级、区级公开课、比赛课等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5、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努力解决厌学问题
教师做好每一单元的试卷分析、统计工作,帮助学生主动反思阶段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会整理“错题集”。针对数学学习困难生比例大的现状,可加强对他们的日常测试分析、面批、纠错和分类辅导。
6、抓好常规管理,认真落实教导处的各项常规要求
认真落实教导处的各项常规要求的同时加强集体备课。本学期集体备课活动时间,以确定的时间和不确定的时间相互合为主,每周确定的时间集体备课,平时利用不确定的`时间交流教学心得、教学方法,本学期组织教师带着课堂观察记录表进行相互间的随堂听课、评课。
7、进一步加强科研力度,树立科研兴教思想
组织数学教师参与小课题研究,加强教学研究,注重教学反思的积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多撰写教学论文,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
三.工作具体安排:
周次
活动主题(内容)
1
本学期教研组活动方向与相应内容确定
3
“小组合作”试点教学中低效现象分析与相应解决策略初步研讨
5
继续借助课堂观察技术学习并借鉴厉老师的“红笔课堂”,应用于各段课堂教学中
7
同课异构七八年级段的小组合作课堂教学,对之前研讨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性分析
9
各段期中测试数据分析与下阶段教学对策研讨
11
蒋老师课堂教学进行一周若干次教研组集体听评课
13
教学论文、案例撰写进行相关指导与学习
15
确定本学期小课题研究内容,吸收有兴趣的各段教师参与教学研究
17
小班化教育“小组合作”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相关资料整理与分析,提出下阶段研究内容
19
期末阶段各段复习计划与内容板块预设与分工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教研组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基层组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围绕“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任务而开展。在抓好教学常规,落实学校各项具体工作同时,认真学习新课程课改革,转变教学理念,继续贯彻落实我组教研课题 ,既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平民教育,又尽量关注重尖子生发展 是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教研室的学期工作计划及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将新课改落实到实处,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开展学习新课程教学的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把学生教会转向教学生会学并学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学校及教务处的领导下,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二、工作要点:
1、制定教研计划
(1)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考试方向,学习考试说明。积极投入到校本教材的开发和论文的撰写。鼓励学期结束每人交一篇教学反思或论文。
(2)备课组1------2周安排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每期都要讨论和交流上期的教学体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完善。对下期工作做好部署。活动时做好活动记录。
(3)组内所有老师每学期按学校的要求要上一次级内公开课或校内公开课.
(4)组内所有教师需制订好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
2、钻研教材
认真备课,各备课组的老师刻苦钻研、认真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并在备课时结合新课程教学要求,讲究备课的方式,提高备课的质量,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及时反思教学过程,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写教后记,把教学感受写下来。各备课组老师要团结协作,共同讨论教学大纲,疏通教材,指出重难点,列举一些典型例题,精选练习题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在课中的渗透,寻找和探索每节课的探究和发现的情境,从而达到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
3、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 高一年级衔接教学,打好基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以“低起点,精讲解,多练习,勤反馈”为教学的指导方针,注重作业精选、面批和更正,注重保护学生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惯的养成。注重平时教学资料的积累和提炼。平时备课注重老师间的沟通,保持进度相同,重点和难点一样,随时交流学生的学习和掌握的情况,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增加趣味性,注重变式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美,力争做一个有风度的教师和学生喜爱的教师,青年教师要多向老教师学习。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不好,作为起始年级要从规范化做起,从细小的一个集合的表示法做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较高的学习数学的热情。保持适量作业,因为学生的习惯也要在做的过程中培养的,要提高数学成绩没有必要的训练是不行的,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熟练程度都建立在做的基础上,学生学习数学是在不断纠错的基础上渐进的过程。
(2) 高二数学组着重研究新教材,了解新的信息,更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教改力度,探求适合我校数学教学的新授课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升入高三做好准备。a.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开展校本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b.通过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检测,及时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要求。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补缺补差。c.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特点、把握高考动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让学生与高考全接触。
(3)高三数学备课组结合学校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和考试说明定位高考走向。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提升各类考生数学成绩。
a.工作重点
1.构建多元化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高三第一轮、第二轮复习模式。
2.努力探索高三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反思性教学活动。
3.加强案例教学,力争每一节都成为集体智慧结晶。
4.积极推进教育技术运用,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5.备课组内听课评课活动。
6、开展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性学习。
b.工作措施
1.在教师方面
①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集体的智慧。加强对教材、大纲、考试说明、近三年课改省区高考试题的研究。
②认真钻研新教材,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新理念探讨,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各种情况,开展组内“说课、上课、评课、研题”。
③努力提高高三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效益,如何处理新教材、新大纲的变化,了解难度要求等有什么不同,从而指导我们设计课堂教学(难度、类型、思想方法渗透、课堂模式等)。
④开展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性学习。⑤积极组织师徒结对活动。
2.在学生方面
①狠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认真学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课余适量练习”,任课老师要反复强调这四点,要做到落实到位不放松.
②大力开展边缘生辅导。多关心边缘生,给他们树信心、定目标、找不足、提方法,让他们趁势而上,不断进步。
③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思想工作。
④、组织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参加4月份的“数学竞赛”的培训。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
二、主要工作与措施
1、发挥教研群体作用
积极开展学校教研组活动,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做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新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训青年教师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①、教研活动经常化。根据教研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教研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课堂教学。
②、教研活动专题化。针对教研组的具体问题,善于发现数学教学实际中的薄弱环节,研讨在实际教学中的解决办法,集思广益、交流探讨,促使广大参与教师有所收获。
③、教研活动系列化。开展活动要有系列,如围绕某个专题组织理论学习,明确目标开课研讨,并进行下一轮开课的集体研讨。集体备课要确保实效,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也唯有此,才能使更多的教师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的机会,真正把教研活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
2、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应该看到,不论是起始年级,还是其它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观念上已有一定变化,但也应认识到,教学理念的切实转变,基本理念的真正确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所以,本学期仍然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①、数学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②、数学学科理念:数学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发展。
③、数学学习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
④、数学教学活动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⑤、数学评价理念: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⑥、现代信息技术理念:运用它们,使学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进行“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及“实践与综合应用”四方面内容学习时,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并注意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感、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教师教学时必须认识到,在组织学生活动时,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的达成,更应关注以上这些隐性目标的实现,把着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
3、提高教研实效,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①、探索评价新方式,努力构建新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也是教学改革导向的指挥棒,同时,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之一。
当前应把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作为评价体系的突破口,力求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既可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既可用书面考试、口头表达、实践操作、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等方式。
评价的`策略可概括为“注重过程、促进发展、强调多元”注重过程,就是把学生的学习看作一个系统,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和监控,并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提出努力方向、改进措施,改变只关注一张试卷评价学生学习优劣的不良倾向。
促进发展,就是确立一切评价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逐步完善的过程,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过程。
强调多元,就是避免单一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力求做到五个结合:师生自评与师生多元评价结合,评语评价与等级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差异性评价与共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转变理念,突破一切限制,关注一个核心,即你的课堂教学是否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对学生考查,应有利于切实发展学生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避免繁杂的运算和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的叙述“算理”。
②、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体现新理念。
课堂应该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也有人说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所以,要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创设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积极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感悟知识、经历过程、领会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4
一、 指导思想和要求
坚持国家的有关教育教学计划,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地在教导处的领导下完成各项任务。教学的宗旨是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
1、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本学期我们全体数学教师继续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主要以《走进新课程》一书为主,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们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另外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要结合各自研究的课题,进行相关你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能力,牢固地树立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在教师们学习、总结经验的时候,鼓励教师们在此基础上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向各级各类杂志投稿,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2、教学工作继续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
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本学期出台了新的备课方式,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备课中要求教师改革传统的一问一答式的教案撰写方法,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撰写教案,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每节课后教师要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二备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和二备。
本学期要更好地发挥校中心组、教研组、备课小组的功效,确保每月一次的校中心组活动、每周一次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做到月月有计划,周周有内容,备课组和教研组活动计划要于周五前上交学校教导处,以便有关领导作好参与的准备。
参照学校的'会课表,上好示范课、教研课和汇报课,加强研课、磨课的力度,学校教导处和教研组长要加大听随堂课的力度,争取学校的好课率有更大面积地提高。
4、认真做好一、二年级国标本的实验教材的实验工作。
本学期继续对一、二年级的老师进行国标本教材的培训,确保实验教材的使用。要求实验班的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使用教材,并及时做好资料的积累,撰写心得体会。学校有关的老师要积极听课,以便更好地做好实验工作。
5、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师们要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1)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数学,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有所进步,以提高学校的数学成绩合格率。
(2)抓好学校数奥班的培训工作。对学校的数学奥林匹克班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数奥课,有一定的计划、有固定的时间、有认真的数奥课教案,学校要有一定的检查。
另外要提倡学生阅读数学报,提高读报率,写好每月一篇的数学周记,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具体的工作
二、三月份:
1、学习新课标,作好国标本实验教材的实验研究工作。
2、各年级数学教师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3、教研组长制定好教研组工作计划。
4、对照学校教导处下达的示范课、教研课和汇报课计划表,各位教师制定好自己的上课计划。
5、针对学校提出的备课模式,认真地备好上好每一堂课。
6、加强学校的数奥班培训,三――六年级学生于3月9日参加太仓市的《小学生数学报》预赛。
7、开始一、二年级的国标本实验教材的实验工作,下发好有关的实验资料。
8、王玲玲老师参加市级会课。
9、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上传两篇教案。
10、1----3年的青年教师会课活动。
四月份:
1、学习新课标,作好实验教材的实验工作。
2、校中心组活动。
3、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4、3年以上的一级教师会课活动。
5、周澜和王玲玲两位老师参加太仓市的青年教师评优决赛。
6、每位数学老师上交案例反思一篇。
7、每班上交数学日记2----3篇。
8、调整教学进度,作好期中调研工作。
9、组织学生参加苏州市《小学生数学报》的竞赛。
10、组织一、二年级口算比赛。
五月份:
1、学习新课标,作好实验教材的实验工作。
2、各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制定好中期复习计划。
3、作好期中质量分析。
4、校中心组活动。
5、40岁以下的高级教师会课。
6、作好学校数奥班的培训工作。
7、每班上交2-3篇数学日记。
六月份:
1、学习新课标,作好实验教材的实验工作和资料的积累。
2、调整教学进度,制定好复习计划。
3、学校中心组活动。
4、作好校数奥班的培训工作。
5、每位教师写好学期总结和反思。
6、各教师做好终考的监考工作并做好期末质量分析。
7、每班上交2-3篇数学日记。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5
一、教研组基本情况
我们四年级数学教研组有教师3名,麻永侃老师、王文成老师、潘娟晓老师。麻永侃老师是中青年名师,潘娟晓老师是一位非常上进的的年轻老师,我们这个团队有老教师有新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大家团结协作,互帮互助。
二、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组的教研活动将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核心工作,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在其他科室大力协助与支持下,以创建高标准学校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促进有效课堂教学”为重点。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主要工作思路
本学期继续加强学习相关理论文章,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
1、精心备课。
严格按照“五精”教学常规认真备课。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课前教师应熟悉课标、教材,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的'重点、难点、板书,作业设计在教案中均有效体现。
2、认真上课。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仅要启迪智慧,还要培养技能、教化思想,执教过程中要严谨。教学语言要简洁、准确、有条理、生动易懂和富于启发。板书工整,尊重学生。做到数学课堂要简约而有效。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多给学生鼓励,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有耐心,避免急躁情绪。
3、改进作业设计。
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认真设计作业,在作业布置上,要关注统一与分层,适当的增加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追求作业的有效度,抓点促面,以点带面。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正确。对作业中的集中性问题可以采用集体讲评,个别性问题还要采用个别讲解,面批的方式。
4、扎实有效的搞好主题教研活动。
结合学校教研处工作要求,做到组内老师经常互相听评课。在评课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每位教师要认真上好组内研讨课,课后要从教学研究的目光来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
5、认真撰写论文和教学反思。
每位教师结合自己课上的一些安排和学生的生成进行反思,也可以是自己对教材的独特诠释,这些反思都要在备课本上呈现,一学期不少于20篇。积极撰写有价值的论文、案例,青年教师要积极撰写论文案例进行投稿发表或参加上级评比。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2-26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5-29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热门】03-20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荐】03-19
学校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3-24
【荐】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3-27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精】03-30
【热门】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3-30
(精选)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