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营销策划方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药品营销策划方案2篇[实用]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药品营销策划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药品营销策划方案1
进行产品线规划
产品是资源,是终端作战的“武器”,是消费者对企业认知的载体,是实现企业对消费者承诺的载体,没有产品,就没有一切。产品是资源,但并不是拿来什么产品都可以去卖,都有可能在终端上量的。终端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哪些产品适合你的终端?哪些产品不适合你的终端?零售终端需要哪些产品?医疗机构终端需要哪些产品?这些产品公司是否有批文?是否可以生产?不能生产是否可以委托加工?没有的产品怎么办?是否需要OEM?哪些产品需要进行OEM?OEM产品什么时候能够到位?自有产品和OEM产品在你的产品中的比重是多少?如何进行平衡?哪些产品线是重点产品线?哪些产品线是次重点产品线?在产品线中,哪些产品是重点产品?哪些产品是利润产品?哪些产品是销量产品?哪些产品是阻击产品?如何选择主品?如何规划主品,打造主品?如何对主品进行品牌规划?产品线规划是实现产品集群化的重要举措。产品线是指相互关联和相似的一类、一组产品,即我国通常所说的产品大类。产品线可以依据“产品功能上的相似、消费上具有连带性、类似的治疗作用、相同的分销渠道等方面进行规划。
从市场的维度规划产品线:从整个医药行业市场数据分析,中国医药企业80%销量来自县级市场(也是我们所说的第三终端市场),所以任何一个品牌OTC企业的普药战略第一阶段的`市场策略都要占领县级市场,做强做大县级市场,那么产品线规划和销售就要适合县级以下市场营销的特点,从县级以下市场患病率和就诊率数据分析,县级以下市场对医药的需求依次是:急慢性咽炎、流行性感冒、心血管疾病、消化疾病、风湿疾病、高血压等,所以企业要打造消化线、风湿线、心脑血管线等需求强势产品线。
从需求的维度规划产品线:消费者对药品需求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见效快”,愿望迅速缓解病痛、消除痛苦,但是绝大部分中药在治疗效果上显效慢,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会流失顾客,西药治疗效果快,但是副作用特别大、停药就反复,消费者不能长期服用,所以规划产品线时要“中西”结合,满足消费者需求。
中药产品线规划要有三个思路,一是品牌类产品,借势销售,例如999引领的感冒灵、云南白药引领的膏药、东阿阿胶引领的阿胶、哈药引领的高钙片、葵花引领的胃康灵等产品,该类产品你采取跟随策略,采取合适价格销售,通过自己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引领销售获取市场份额;二是独家产品、稀缺品类或新特药,该类产品可以以高价销售,获得利润,并逐步做大做强;三是按照大品类普药规划产品,以价格优势获得市场份额,走量产品,例如常规板蓝根、维c银翘片、消食片等产品。西药规划主要按照两个思路,跟随知名OTC品牌类产品,例如复方氨酚烷胺、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多潘立酮片、布洛芬等OTC品牌药品类,消费者对这些通用名并不陌生;二是大普药西药,该类产品消费者对产品熟悉,例如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类药品、消炎镇痛类产品等,消费者比较熟悉,能取得良好销售业绩,对于陌生的西药原则上不规划。
从推广战术的维度规划产品线:纵观中国医药行业30多年的营销历程,医药营销专家研究了多种营销推广战术,例如大广告拉动模式、医生与店员挂金销售模式、活动营销模式、会议营销模式、直销模式、旅游销售模式、诊所会销模式、体验营销模式、院内处方院外销售模式、专卖店销售模式、商业驱动模式等等,这些营销方式有的现在仍在运用的、有的已经过时被淘汰,但只要通过创新或演变这些方式,仍然有销售力,但有的将不能再运用。不同的产品、产品线适合的营销战术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规划产品线时要思考推广战术是什么?根据推广战术规划产品线,也是一个重要的规划策略。
制定合适的产品线推广策略
根据治疗方案的中西结合:根据“中药好、西药快”的特点,推进联合用药,这个时候企业销售的就是治疗方案,比如胃病治疗方案、风湿骨病治疗方案、心血管治疗方案、高血压治疗方案等,这些治疗方案逐步通过产品为载体打造完成。通过消费者教育,中药效果慢但标本兼治,西药效果快但不能长期服用,长期用药副作用大,西药对胃、肠、肝、肾有很大的副作用。例如消化线,针对胃病形成的四大原因,推出“胃病全方位”治疗方案;推出风湿病“综合治疗”方案,西药迅速解除疼痛,中药驱除寒毒,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得到消费者认可。这些产品线主要通过地面营销活动为战术进行推广,到一定阶段再辅以地县“电视专题”促进销售,将获得更好的推广效果。
主品引领与服务并行:在产品线规划、推广过程中,要以某个高利润产品为核心,带动一部分产品进行销售;同时,在推广中还要按照中医理论和治疗经验给予辅助治疗
药品营销策划方案2
笔者近期为山西康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新进人员做培训时了解到,这家公司从20xx年底在营销战略上就开始在营销战略转型上作出了重大调整,由原来的“地方割据、人人为政”型的营销模式,向“总部统一规划、产品线优化、VIP经销商战略合作、大客户全年维护计划”型的整体营销模式转化。这种营销思路正符合“新医改”形势下药企战略调整,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要求。
从这个案例我们至少可以受到以下的几点启发。
第一、产品线重新分析和规划;
该企业将公司的拳头产品“人血白蛋白”的市场渠道和销售政策进行了重新的评估和整合,对原有经销商的价值做了重新分析和判断,优化了经销商的结构和数量,由原来的给钱就发货的营销模式,转变为只选择当地1或2家有特殊价值的经销商,形成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比如企业对经销商采取专供、让利、增加新促销队伍等措施,来支持经销商对企业所有产品的分销,而作为战略合作的.经销商则选择全线营销该企业的其他二线产品(比如非洛地平缓释片),并负责这些产品在当地的医院开发和货款回收工作,企业派出专业学术代表协作经销商上量和终端客户的维护。
这个做法也就是用拳头产品带动二线产品的营销,发挥企业和经销商各自的优势,共同形成合力,与其他企业形成强势竞争,同时克服了企业产品线营销不平衡的缺点。从前的营销模式对经销商来说是好产品供不应求,而二线产品无人问津,对企业营销人员来说,哪个好卖、哪个赚钱就优先卖哪个,造成产品发展的严重偏腿。
第二、战略调整需要“上下同欲者胜”的配合;
一个企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有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和长期愿景,更需要在公司作出战略调整的时候,或伤害到自己、小群体或下游客户利益的时候,要主动配合和作出个人或局部的牺牲。一些企业在作出营销战略的调整的时候,一些中层干部、地方办事处、下游客户“集体抗旨”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战略或政策的调整可能损失的是个人、小群体或下游客户的短期利益,但公司可能回报给个人、小群体或下游客户更长期的大利益,所以,在这一点上,公司高层在有政策调整或战略转向的时候,可以采取民主参与,共同研讨,但在决策的时候,应该以公司长远利益为要,“群体是不做决策的”,也许这句话有点绝对,但也不无道理,因此,有些大的决策由少数管理者或某个高层拍板定案,这种“集中”也是必要的。
据了解,山西康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政策刚刚推行的时候,也受到一定的阻力,后来由董事长亲自挂帅来协调各方利益,终于达成共识,因为不论是个人还是经销商都看到了公司发展对自己的长期利益,因此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药品营销策划方案】相关文章:
药品营销策划方案05-16
药品营销策划书11-02
药品营销策划书优秀05-31
药品营销策划书优秀(2篇)01-02
药品营销方案策划02-27
经典营销策划方案12-08
【经典】营销策划方案12-17
营销策划方案07-11
营销策划方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