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1
漫长炎热的暑假已经快结束了,而我的暑期实习也该划上一个句号。在这漫长的近两个月中,我不仅赚到了一些生活费,而且也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和一些宝贵的社会经验。这不仅让我提早的适应了社会的环境,而且也让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对于学生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们常说,大学是个象牙塔。确实,学校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角色的转化过程中,人们的观点、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适当的调整。
实习是学生在即将工作前的一段培训阶段。为了对实习有个书面的理解,我特意上网查看了实习的名词解释:“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
在这次假期中,我首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进行实习,虽然带的`都是些业余的舞蹈爱好者,但也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角色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在学校里我扮演的角色是名学生,而学生的任务只是学习,只要把老师教的学会,在学会的基础上慢慢的学精。假期里,我扮演的是名老师,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那如何教会呢?在给学生上课的前一天就要先把要教的东西自己学会,搞懂,也就是备课,上课时候,怎么样教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呢,这不仅需要一定的经验还需要很大的耐心。从前总以为老师上课时多么的轻松,现在才知道,学生上课累,主要是要靠体力,而老师不仅需要体力而且也要有很灵敏的逻辑性,这也就是所谓的老师和学生的区别。
其次,我在空余期间也过了把演员上瘾,虽然参加的都是些商业演出,但是让我体会到了赚钱的辛苦,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演出的模式也不断的更新,原来只是排练上一两次就可以直接演出,现在可不同了,在排练过后,必须要录像,等到商家看录像通过后才能演出。这点其实是其次,所谓拿人的东西看人家的脸色,这句话真的没错。每次都说好1点准时排练,但往往排练都到2点多,其实好好排练2个小时绝对没问题,但人家偏偏要耗到3,4个小时。这就是社会上的商演,这与我们平时的在学校的排练大不相同,在学校,有时候虽然累点,但是觉得自己很充足,最起码时间没有白白的浪费,这些商演,不仅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也没有学到一些什么东西。
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结业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更好。
通过这次实习,就我看,很多实习还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它们和将来要应聘的工作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我建议在实习前就要做一个规划。在知彼知己的情况下,制定出自己的择业目标,然后寻找和择业目标相关的工作。唯有这样,实习经验才能转化为找工作时的优势,否则就是浪费时间、精力,做无用功。
最后谈一点提高实习有效性的建议。
第一个是功利性比较强的建议,实习的公司最好是大公司,业务要好,你实习的可能是该公司的某一个工厂或部门,但它在中国还有其它工厂和部门,实习期间你的表现好,这个工厂或部门也许没有就业机会,但其他的工厂也许会有机会。
第二个建议,要选好项目,选你能在实习期间出成果的项目。如果你选了个很大的项目,半年还没做完,这就说不清楚是你没做好,还是项目本身的问题了。
再有一个建议,实习的时候要更深入的了解实际情况和问题,结合理论和实际,要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有一个具体的成果,让企业真正感觉到你的项目做好了。
最后,你要有总结,最好是能发表文章,博客和圈子,还有空间都是不错的选择,自己给自己做推广、营销。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2
《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最吸引我,让我看得最入迷的是《走出教育误区》这一章,读着任安妮、王红川、陶奇、曹辛的故事,我的心也一次次地被揪紧,这一件件“小事”让我明白,教育无“小事”,所谓的“小事”,只是站在我们成人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大的事”!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年龄更小,心灵更脆弱,对老师也更信任、更有依赖感。在他们的心中,老师更是神圣无比的,不允许有丝毫玷污的。教育,需要我们常常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所谓的“理解儿童”,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以儿童的心去理解儿童的心。
李老师对“优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今年寒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再次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真是感触颇多啊。
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工作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展示给了我们。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李镇西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同时,使我这样一个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
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镇西小语作为我的座右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努力做一个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3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做家务活是在一个周六的下午。那天我把作业都写完了,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以看一会儿电视吗?”妈妈看了看厨房,对我说:“可以啊,不过现在放寒假了,你得帮妈妈做点家务,好吗?”妈妈看了看厨房说:“帮我把厨房打扫干净了”。
我想了一想说:“好,那就干吧,只要能看电视就行”。我走进厨房一看,真乱啊!妈妈告诉我整理厨房的顺序,“要先洗碗,然后刷锅,最后才能拖地,这样才能把厨房打扫的'干干净净”。
我就先洗碗,把碗都放在一个盆子里,再倒上清水,水真凉啊,我的手就像泡进了冰水一样,都快冻僵了。我把碗一个又一个地洗干净了,仔细看看好像碗里还有些油迹,算了不管了!接着又刷锅,那大勺太重了,我刷好后,倒大勺里的水,差一点就把大勺扔了。哎呦,真累,真想休息一会。可是看看地板,呀,被我弄得到处都是水。没办法了,我只好趴在地上,又用抹布把地擦干净。
这时我都累得不行了,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还能看电视呢。我跑进客厅大喊:“妈妈,我可以看电视了吧,厨房都收拾好了。”妈妈说:“好的,我先看看做得怎么样,妈妈看完后表扬我说,做的不错”。我可以看电视了,我一边看电视,感觉真累啊!但我心里是甜甜的,不知不觉中我躺在沙发上睡着了。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4
我的儿子余xx是北街小学六(1)班的学生。11月12日,他的班主任王少国老师专程到我家进行了家访,我们谈了很久,我收获很多。
王老师一方面介绍了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询问了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作为家长,我对学校组织这次“访万家”的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
一直以来,学校老师给了余宸傲亲切的关怀和谆谆的教诲。这次王老师称赞了他的一些优点,让我们为孩子的优秀表现而倍感欣慰。当然,王老师也直言了他的一些不足:比如上课发言不积极,做作业和考试时容易犯小错误,作为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上不够大胆,等等。这些让我们意识到平时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放松了要求。今后要配合老师,发挥家长应有的作用,提醒他少犯错误,鼓励他在班级工作中以身作则,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
王老师还详细地询问了余宸傲在家的作息时间,看他是否在家及时做家庭作业、自学、阅读课外有益书籍,是否帮助做家务等等,我们都如实相告。王老师肯定了我们的'一些做法,也对我们因工作忙而陪孩子时间少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我们一定配合老师,做好家长应该做的督促和教育工作,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持家校联系,全面提高他的成绩和能力,经过这次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情况。王老师关心学生不辞辛劳、乐于奉献不受回报的精神令我们十分感动。孩子就像一棵棵稚嫩的小苗,老师们每一次爱的付出,都象春雨一样滋养着他们的心田。这次家访活动正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1-23
[实用]《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8-25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15篇[实用]08-25
《做最好的自己》心得体会01-05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01-12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11-10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及感想05-12
做最好的老师演讲稿10-28
做智慧型教师心得体会06-18
做老师实习报告范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