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时间:2023-01-05 09:28:1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1

  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养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教育的真正价值。

  “跨学科教学”是新课标中的一个热词。作为教师要利用、统筹、整合学校与家庭、社会等各方资源,拓宽课堂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形式与路径,形成学习型场域,建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兴趣参与的学习环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更加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强调“集群”“整合”等实施策略,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强调学科间的有效融合,更加重视学段衔接,明确了学业质量标准:学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维度拟订,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相契合,对教师教学目标的定位有更深刻的指导意义。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2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新课标更加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是独立的有思想、有主见的行为个体,我们语文教学务必要重视避免千篇一律的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选择,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观念。

  新课标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胆量,只要敢于站起来发言,就给予肯定,至于发言内容是否精彩我们暂且不要求,把学生的胆量锻炼出来了,发言内容是可以在不断训练中越来越切中要害的,说白了,有胆量的孩子,以后成功的概率都大许多。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将采取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切实转变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呈现出开放性。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教学的开放性应体现在:一是学习空间的开放。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教室的限制,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图书馆、因特网等也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二是学习内容的开放。要打破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和教师都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对教材的内容可根据实际进行改换、增删,使学生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获取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学习方式的开放。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倾向,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意图和着力点。突出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体验性。体验是伴随着积极的心理活动,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的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的活动过程。体验性学习应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习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儿童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如果老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优点,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老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我想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教学应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5、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小学阶段特别要加强朗读和默读的指导。要重视指导朗读和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方法,用培养语感和感悟力的方法来理解课文。默读,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知道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么想。学过的诗文,要提倡多背诵。背诵是语言和文化的储存、积累,学生不仅得益于当前,而且受益于一生。

  另外,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我会努力学习,适应潮流!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3

  在课程目标上,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时代踏踏实实的到来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分别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在文化自信方面,明确提出通过语文学习,要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那也就是说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华文化底蕴的积淀,培养学生根深蒂固的热爱中华文化,并且能够坚定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充满自信,从而才能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的可靠的接班人。

  课程目标分学段的要求也不再是以往的五个板块,而是分成了四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与探究。如果说课程目标上的变化是期待和预料之中的,那么新增的两个内容鉴赏与梳理,那就是创造性的。阅读与鉴赏的融合,对于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能仅仅引导学生去读,去感受,更要在读的基础上去思考,去与他人沟通,从而发挥创造性,真正落实鉴赏这一词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学会鉴赏就是一线教师急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根据时代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要求下,教师和学生需要关注变化,共同成长,与时俱进!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4

  说起新课标,人们最关注的就是它有哪些变化,其中的变化是很多的,光是文字修改就有200多处,页码总数也由原来的29页变成了现在的82页,各学段目标由原来的130条合并重组为113条,减少了17条,初中七至九年级的目标内容由原来的40条精简为34条。但这次课标修订是在原来基础上的补充、完善与发展,而不是颠覆性的否定与重建,大的框架结构基本变化,原稿提出的基本理念都是正确的,还要继续坚持执行。而对那些新增加的内容,是我们需要把握和落实的重点。我在研读新课标过程中与旧课标进行了对照,概括出有以下几个变化应引起重视:

  1.前言部分删除了原稿中“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这句话,而增加了“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这样的语句。这样的改动并非说我们要放弃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是避免说空话套话、使课程标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一种体现,因为课标紧接着列出了核心价值体系包括理想、爱国、创新、荣辱观、道德风尚等内容在语文中的渗透和体现。这是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在教育上的体现,世界各国都注重把本国倡导的价值观念贯彻到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所以,增加这样一句话,就使语文学科文道统一的“道”的范围有了具体明确的指向,易于老师们把握。凡是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东西,就不能让它在语文课堂上任意传播。

  2.“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课”终于有了明确的说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的第一条给语文课程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建国后的六十多年里,“语文”到底如何定义,一直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语文课的名称就不一样,小学称“国语”,中学称“国文”。1950年,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提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就是“语文”。语文由此产生。新中国成立不久的五十年代,中学语文课被分解为汉语和文学两门功课,导致人们把语文理解成了语言和文学,这在当时引起了争论,六十年代的语文教材就把两本书合成一本,继续叫语文。其后学术界就语文的内含争论不休: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每位专家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专业偏好去强调语文是什么,把语文教学引领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方面去。解放后历次的语文教学大纲和20xx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因时机不成熟,也都一直回避这个问题,没有给语文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说法。多年来的争论不休,给语文教学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这不利于对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认识,也不利于语文教学。现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有了一个权威的明确说法,这是本次课标修订的一个重要成果。定义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短语,说明语文首先是“语言文字”,它包含语言文字的知识,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侧重点是放在了运用上,语文课就是要教学生学会运用本国的语言文字,包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适用性运用,还包括搞文学创作的艺术化运用,用它交流,读书,写作,这就把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听说读写都包含进去了。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就是语文,它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3.在新课标的前言部分,基本理念的第三条增加了“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这样一个说法。应该说,基本理念之类的东西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原则性问题,而课标的前言又是阐述课程基本指导思想的部分,因此,新增加的这条说法就显得非常重要。阅读和表达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这句话重点强调的是“自主”和“自由”。为什么要增加它并且强调它?这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扼杀学生个性,千人一腔、千人一面的现状提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考试答案只有教学参考书才是对的,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例如,汉语拼音的填空题,táoqì这个汉语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只能填调皮捣蛋的“淘气”,而不能填陶瓷器物的“陶器”,否则老师就不给分。其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虽然老师们都知道“一千个人读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但却又摆脱不了体制的束缚,做着扼杀学生创造力的蠢事。所以新课标专门增加了这样一条理念,要求学生阅读时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这叫作自主阅读;同样,学生写作文要有自己的思想,讲真话,不说套话,不要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这叫作自由表达。自主阅读和自由表达的理念体现了新课标鼓励学生跳出框框、张扬个性、创造思维、勇于表达的导向。当然,这里的自由表达并非无原则的是非不分,只要是心里话都是对的,中学生毕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期,心里话如果说得不对时,还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

  4.基本理念第四条增加了“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设计思路第二条也增加了“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这样的话。其实,两条的意思是一样的,都在强调读书。这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架空分析,满堂讲或满堂讨论,而没有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而提出来的。新课标给读书列举了四种形式:朗读,默读,略读,浏览。我们平常的语文课堂,对朗读、诵读、品读强调得比较多,提出来“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不是好的语文课”,因为没有课堂上的读书声,就培养不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在诵读品读中才能真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虽然当前的语文课堂上读书声还是不多,但老师们毕竟有了一定的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的意识。现在需要强调的是让学生沉下心来钻进课本进行默读。课堂上要能根据思考的需要静默5至10分钟,真正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那样才能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文本含义。现在的语文课堂,很少有老师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读书思考的余地,有时候,说是让学生看书并思考问题,但实际上看书思考不到十秒钟就提问学生发言,课堂观察中发现让学生默读思考超过一分钟的极少。没有深入的默读和思考,怎么能培养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看来,新课标强调多读书是有着非常明确的指向性的。另外,这里强调的读书还有另一个含义,那就是多读课外名著,多读杂书,语文素养是靠这样的多读书培养出来的。我们语文学科每年举办一次课外名著读书报告会,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多读书。问题是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根本没有时间读书,连课标规定必考的名著都没有时间去读。只好让老师替学生读,然后给学生讲重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特征以应付考试。这怎么会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呢?新课标的这条要求,落实起来实在是任重道远。

  5.新课标的教学建议部分,在第2条中针对阅读教学提出了三个防止:一是要防止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二是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三是要防止远离文本进行过度的发挥。原来的课标中只有第一个防止,现在又增加了两个防止,说明在课改十年的阅读教学中又出现了新的偏差。教师的分析过多,挤占了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这在十年课改中是着力纠正过的,不提倡教师过多分析。但在纠正一个倾向时,就出现了另一个不良倾向,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一些中学的课堂教学只限教师讲五分钟,其余的时间都是学生在展示和讨论,这是典型的课标要求防止的第二个错误倾向,它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学生在热闹地讨论,浪费40分钟的时间,却没有学生个人的阅读思考时间,其结果是学生语文成绩逐年下降。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正在逐步纠偏,现已取得初步成效。第三个是要防止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的问题,一节课用了不到20分钟就讲完了,然后用大量的时间在延伸迁移,所谓的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结果是课文学得囫囵吞枣,皮焦里生,课外延伸脱离文本,不着边际。不少优质课比赛中都存在着这种现象,平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更是司空见惯。其实延伸迁移是可以的,它需要紧扣课文实际,不脱离文本,时间一般在五分钟左右。况且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有延伸迁移,必须因课而异。脱离文本的另一种表现是学生思考问题不从文本出发,不懂得从原文中找根据,找答案,而是凭空想象,或者说空话套话,说教参上的话,一离开教参就无所适从。新课标提出来的这样“三个防止”,是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给予重视的。

  6.从一到九年级都在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这一条在原课标中只在第一学段的一二年级提出来过。现在新课标强调九个年级都要注意培养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这是针对当前社会错别字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的情况提出的。因为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人们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书法课几乎在中学里绝迹,连生活用字也是错误百出,在课标中对写字教学进行强调,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

  另外,这次课标修订,并没有按广大语文教师的期待:把语文知识进一步细化、系列化,分年级列出语文的知识点,也没有把语文能力层级详细区分到各个年级,从而方便教师们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我们注意到:七至九年级的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还是融合在一块综述的,不像其他学科,把知识分成了几个块,每个年级可以讲一个块或两个块的内容。新课标这样处理的原因是可以理解的。其他学科把目标分解到三个年级很容易,而语文学科却很难。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积累,是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的,不可能把语文能力层次按年级截然分开,而是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和应用,这是语文学科特点所决定的。这样就出现了以下情况:同一篇课文《囚绿记》,有的放在初中教材中讲解,有的却编入高中教材中。鲁迅的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古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过去放在高中教材中,现在却放在初中教材中。陆游的诗《游山西村》,课标规定放在初中讲解,但小学教材却把它编了进去。修辞中的比喻和排比,小学在学,中学在学,大学也在学,不同的语境中就有不同的妙用,你能够因为小学里学习过了,而在中招和高考时不再考试比喻和排比吗?所以语文能力的划分只能是粗线条的,如果有人认为,七年级的学生会做九年级的某个题目,就指责说题目没有区分度,实在是忽略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还有一点,据权威人士说,这次课标修定以后,原来全国编写十多套语文教材的局面将要改变,至少政治、历史、语文三个学科,国家将要统管起来编一套教材,或者国家教育部亲自组建班子编两三套质量信得过的教材供全国各地使用。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原因:日本在教科书中大做文章,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国内也有人要删除狼牙山五壮士的抗日故事,甚至有人宣扬平型关大捷也是假的。当然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还有很多,其实,政治观念从来是对立的,关键是看你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政治往往是要靠流血才能解决问题的。强制性仅仅是它的一个方面,因为教材也是国家意志的一个体现。另一个就是学术质量,教材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材用的人很少,却要靠本地的行政力量去推行教材的使用。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一经颁布,就成为了老师们学习与研读的重点。学校也及时购买并给每位老师下发了新课标。我仔细阅读了新课标,新课标无论是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还是学业质量、课程实施,都阐述得更为清晰、具体了,也更加具有指导性。读后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目标更加清晰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从“双基”“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目标维度更加清晰,育人方向更加明确。

  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运用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基础,语言运用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必要的语文知识、能说(明得体)会写(文从字顺);

  思维能力则是语言学习的核心,思维能力,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新课标还提到“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只有思维敏捷、灵活、深刻,听和读才可以被内化;说和写,才能被外化。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是要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运用的中心,让学生字正腔圆地读,工工整整地写,有理有据地说,简洁通畅地写,在品味汉语言文字中,发展思维,获得美的熏陶和文化的认同。

  20xx年版课标对每个学段的具体要求,将语文实践活动由以前的20xx年课标、20xx年课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学习领域,变为四个内容板块加以表述,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在分块表述的基础上,最后提出每个学段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上的总体要求,凸显学段任务的育人功能。

  二、课程理念更加突出以生为本

  新课标提出了五大理念:

  1、课程目标: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2、课程结构:建构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

  3、课程内容: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4、课程实施: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5、课程评价: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又提出四大理念:

  6、学科思政: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7、教学设计: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8、学以致用: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9、智慧学习: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强调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强调跨媒介的学习,强调泛在性的学习,语文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在以上九大理念中,特别要注意教学设计中“学习情境”的创设,语文学习的情景建构,可以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个方面去创设,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变得有趣、有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学习内容更加体现“大语文观”

  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义务教育语文新版课标的一大亮点。新课标语文学习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主题,将学习任务群分为三个层面六大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则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在“学习内容”“教学提示”内容设计上,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要“以学习为中心,不仅包括教什么、学什么的内容问题,还包括怎么教、怎么学的过程方式问题,以及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的目的价值问题,甚至还有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的结果水平问题”。体现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在新版课标中每一个学习任务群的表述均围绕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四个学段的学习内容、教学提示三个部分依次展开,将过去零散的、线性排列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归纳整合,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融通。其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侧重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点的整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侧重朗读、复述、游戏、表演、讲故事、情景对话、现场报道等学习活动的整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侧重朗读、默读、诵读、复述、评述等阅读方法的整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侧重阅读、讨论、探究、演讲、写作等学习活动的整合;“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侧重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阅读活动的整合以及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策略的整合;“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侧重图书馆、互联网、社区生活场景、文化场馆等学习资源的整合。

  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的整合不是漫无目的式的,而是统摄于各个学段不同的学习主题,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服务。我们教师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背景、大主题之下设置多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小主题,如“数字时代的生活”“家乡文化探寻”等。每个学习主题的设置都是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服务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在完成一个个情景式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以学习任务群为课程组织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目标与导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仍需时刻提醒自己反复阅读新课标,以新课标为导向,多实践,多探索,在新课标指引下,上精品好课,育时代新人。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6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标深化了课程改革,强化了课程育人功能,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通过新课标培训,总结如下心得体会: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现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二、高度重视识字写字

  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是学生情趣、态度、审美情趣养成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对比以前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识字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这样,不但符合低中年级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同时也便于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各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真正学会了学习。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配合,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育氛围下,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7

  我参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线上培训。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温xx教授和吴xx教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解读。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对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标准有了一些新思考。

  一、关于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主要变化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围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培养目标,结合语文课程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细化为学生必备的正确价值观、品质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要求。

  第二,优化课程内容结构。课程以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文化主题选择教材内容。教材结构以六大语文学习群组织和呈现。

  第三,研究制定了四学段学业质量标准。

  第四,增强了指导性。

  第五、加强了学段衔接。

  下面我重点谈谈我感触最深的变化。

  首先是强化了课程育人的导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我们重点关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华民族自尊心、爱国情感、集体意识、文化自信等方面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呈现。这些内容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都有体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深化了课程改革,强化了课程育人功能,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站构合理、重点突出,强调构建核心素养型的语文课程目标。它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四个方面。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明确,彰显国家意志。将“文化自信”作为要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语言运用是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思维的训练、文化自信、审美情趣的培养带起来。另外,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要协调发展,不可割裂。

  其次,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首次单独设定了课程内容,让课程内容成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呈现。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群,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包括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用6个学习任务群呈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在整体特点上体现为情境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这样三个特点。每个任务群都承担着一个学习内容,任务群的提出,既有内容的呈现,又有教学的方式。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在实践中摸索,搞清楚逻辑关系。从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对于学生来说,要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减少灌输式学习,改变以前零碎的、重复的、随意的学习,以此解决读书少的问题。

  二、如何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一些新思考。

  第一,围绕语文课程三大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和重点,抓好落实。

  第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以六大学习任务群为依据安排教学内容,在单元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三,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四学段学业质量标准,保证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第四,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理解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把语文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第五,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量。尝试阅读整本书,并介绍自己读过的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好书推荐并提供阅读整本书的环境、时间和支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我们普通的一线教师来说又是一次挑战,我将紧跟新课程标准的步伐与时俱进,坚持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运用,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为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8

  今天下午,我有幸聆听了专家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解读,可谓是受益匪浅。

  其中,课程理念的设置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尤其是“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个词汇,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要建立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为核心的语文学习任务群。

  在课程目标部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文化自信”这个词,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是我们的骄傲。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在学生的心中扎根,生长。

  总之,一个优秀的、成熟的语文教师,一定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研读者与实践者,为学生“上好学”付出有责任、有措施、有担当的积极努力,成为适应社会、适应考试、受学生欢迎的“干货”老师。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9

  学习了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后,我明白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教语文,并不单单是让学生机械地背诵几篇拗口的诗文,公式化地赏析几段文字,按照模板写一些没有经历体验的空洞文字。而是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体系。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做到让他们活学活用,而非纸上谈兵,则要求我们教师创设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学习情境。学生在情境当中会产生学习知识的愿望,真实情境下的学习更容易产生成就感和获得感。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10

  20xx年版新课标发布后,最大的变化之一便是情境式学习和实践式学习。

  在课程理念中也提及到了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情景式的学习方式。课标是这样解释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景式的学习方法是教师为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主动地给孩子们营造一种以形象为主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的具体的场景,并借此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体验,从而帮助孩子们认识、学习的学习方法。

  我们通常认为,科学合理的情景式学习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最为主要的是可以减轻孩子们的厌学压力,持续性的吸引孩子们的学习注意力。

  不论哪个年级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我们也常听一些孩子们说道——某某老师喜欢讲故事,不喜欢上课,但是我们的成绩却很好。这就是情景式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孩子们容易被故事吸引,从而注意力提升,全神贯注的进行学习,也会充满兴趣的去完成我们的作业任务。所以讲故事,是我们语文老师常用的一种情景式教学方法,更应该成为我们孩子们的学习方法。

  在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时候如果我们可以引进我们的生活情景,孩子们会在学习中被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原有的知识储备,增强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因为孩子们熟悉身边的事物所以对可以迁移的知识会有亲切感和渴求度。

  情景式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们认识生活和理解知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创立一种更加有效的沟通。

  “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实践式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实践。换一种说法,实践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体系丰富为一种可见的活动,便于学习者的理解和应用,增加学习者的学习情趣,最终形成“抽象知识——实践深化——加深认识——优化知识”的良性循环。

  学生也是有差异的,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到学生差异,然后在进行教学。怎样弥补学生的差异和学生的不同呢?那就是阅读。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当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后孩子们子让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会如鱼得水。

  阅读就是在给孩子们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11

  【内容提要】

  本文是《民族山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主要从课题的提出及意义、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措施、课题研究的结果和成效、课题研究后的思考等方面对本课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开展课题研究后师生在教学行为上的变化做了较为具体的论述。

  【课题简介】

  按照《师宗县教育局关于上报20xx年学校自选研究课题的通知》要求,我校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可行性、操作性、实践性和实际应用推广价值,经中心学校研究决定,申报《民族山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作为20xx年我校的研究课题。20xx年1月,高良中心学校自选课题《民族山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获师宗县教科所审批。审批后,中心学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中心学校校长卢志勇任课题组组长;田文良、张永顺、李德真、窦体红任副组长;主要成员有:张定生、何红梅、杨世光、郎松林、马云祥、戚彩珍、赵永云、李坤、钱林华、柏云斌、何志全;其他成员有:戚云志、侯自明、唐翠莲、李冲平、余双良、郎小长、

  昝艳东、项忠明、侬海斌、彭和平、罗秀元、李国忠、张莲翠、柯加宏、罗照霜、侬照明、何金海、赵贵华、张云生、李红英、侯金良、李燕东、王晓奇、浦智江。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下,本课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比较思考:

  第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解决问题”目标的阐述与思考。长期以来,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课程改革以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取消了“应用题”的提法和独立成为知识单元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学段目标,对“解决问题”这一维度提出了具体目标:“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第二、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形成不仅受自身的影响与限制,而且受教师以及来自课程与教学等外部的影响。由于学生知识基础、解决问题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差异,使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时,表现出思维水平和解决策略的差异。这种差异的直接表现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优与劣、多与少、快与慢,进而影响到策略的内化与灵活运用。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分析及课堂学习过程的观察不难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经验、思维定势是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重要因素。

  受传统教学观念、方式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的更多是书本上的知识点,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装进学生的口袋,装进学生的脑袋。由于对解决问题缺乏认识深度与广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开发上,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上,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上,都没有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活动、活动中的体验与反思作为关注点。在长期的讲练结合,熟能生巧教学方式和思想的指导下,教学成果的获得唯一的途径就是题海战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就是就题讲题,尤其注重典型应用题的传授,对于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就告诉学生记住算法就可以了。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由于只是机械的记忆,虽然很快地获得了答案,但是这样的学习过程,对数学的理解、对

  自身思维的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受长期形成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更加关注的是结果。在教学中给学生的探究时间不足,学习活动中的反思、课后反思不够。很多课堂,教学追求所谓的有限时间内的教学效益最大化,而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的过程,剥夺了学生应有的学习体验过程。课后小结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你们都学会了吗?”在这种指向下,学生对学习的反思往往就停留在知识本身、结论本身,他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就是照搬黑板上的知识框架,复述书中的概念、法则与公式。长此下去,学生不再关注学习过程,不再关注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不再积累各种活动的经验,学生只能学到死知识,而学不到策略方法。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一)问题:是一种情景,个体想做某一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情所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二)数学问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

  (三)问题解决: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把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经过思维加工、综合运用和转化,达到未知目标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目的,是一项数学基本技能。教学中,学生在所创设问题情境下,通过提供新知识的现实背景,激活与新知识有关的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进入新旧知识的矛盾之中,从问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通过积极思维、自主探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基础

  (一)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由此可以看出:“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解决问题”的目标和理念,结合课改理念,通过实践教学,探索民族山区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策略。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帮助教师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理念、把握教材,促进新理念的贯彻与实施。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推广意义。

  (二)从学习心理学看解决问题

  从学习心理学角度来看,解决问题一般理解为一种认知操作过程或心理活动过程。所谓解决问题指的是一系列有目的指向认知操作过程,是以思考为内涵、以问题为目标定向的心理活动过程。具体来说,解决问题是指人们面临新的问题情境、新的课题,发现它与主客观需要的矛盾而自己缺少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问题办法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解决问题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高级心理活动,其核心是思考与探索。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解决数学问题过程必须经过下列四个步骤,即理解问题、明确任务;拟定求解计划;实现求解计划;检验和回顾。根据上述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开始的,要求教师根据问题的性质、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生所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创造一种教学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内部的认知矛盾冲突,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再经过教师启发和帮助,通过学生主动地分析、探索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法、检验这种方法等思维活动,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灵魂认为: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一些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者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如果学生在学校教学中对知识记得很“熟”,却不能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这种学习只做到了单向的内化建构,而忽视了逆向的外化于物,这显然是一种无效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学习理论实施于教学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

  (四)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两种智能。还有其它七种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最核心的理念是新型智能观,它指出智能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显然,这种智能观突破了传统智能理论将智能视为人的抽象思维的局限,将智能与社会实践能力相融。应当着重指出的是,多元智能理论为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那就是突出了“解决问题”的教育功能。使我们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理想,而能成为有科学依据的教育行为。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内容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解决问题”的相关理论,结合教学实际,探索研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具体设计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1、解决问题的内涵(本质)及教育价值。

  2、新课程对解决问题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与呈现方式。

  3、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研究的目标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2、通过对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基本素材及其运用的研究、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行动研究及探索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的研究,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3、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帮助教师进一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5、引领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五、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统计分析,了解掌握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现行解决问题教学课堂现状、师生对“解决问题”理解情况,作课题实施前后效果对比分析,检验课题实施的有效性。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

  3、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关注其他学校或个人的研究成果,将其借鉴到本课题的研究中。

  4、经验总结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撰写经典案例、报告及论文。

  六、研究措施

  (一)深入调研,制定实施方案

  我校自20xx年1月承担《民族山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任务以来,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根据本课题研究目标,对近年来我乡的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对比分析,对民族山区学校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组织对部分学校3-6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并认真统计分析,撰写分析报告。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撰写实施方案,并于20xx年3月初完成课题的开题报告。

  (二)加强学习,提高成员素质

  20xx年3月中旬,课题组开始进入本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首先,为进一步提升各参研教师的研究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全面推进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课题组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成员必须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以自学的方式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以传递读书接力册的方式分期传递阅读《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专著,并结合实际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其次,课题组负责人亲自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实施方案、课题开题报告,明确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所遵循的原则,切实掌握课题的研究内涵,使整个课题研究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围绕目标,推进研究工作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将逐步建立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与评价观,创设基于师生平等交往的民主、互动、合作的教学关系。对现行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合理而可行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有推广价值的教学策略。

  1、引领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的方法。

  围绕以上研究目标,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步骤,20xx年3月至20xx年10月,课题组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1)课题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

  ①理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②课堂教学实践。③上好研讨课并及时撰写小结报告。④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及教研论文。

  (2)丰富研究形式,使研究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数学教师群体专业成长要以实践经验为基础,通过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与扩展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学习和发展。相对于理论学习与探讨,数学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于其自身成长具有更重要的价值,为促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民族山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课课堂教学竞赛,开展上对比课活动,及时实践,寻找差距,对每一节课进行剖析,总结不足。

  (3)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专题会

  在中心学校课题组的组织下,把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列入了本学年的教研工作计划,使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开展得到了保证。开展专题研讨活动。这也是本课

  题研究的一个传统形式,是课题组成员思想汇集、思维碰撞、灵感顿现的场所。在活动中,有互相传递自己的随想所得,有述说自己的疑惑和迷茫,也有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阐述在这里,大家无拘无束传递着信息,交流着感受,滋长着智慧,丰富着经验。

  七、研究的成效分析

  (一)对小学阶段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梳理

  一年级(上册)

  情景式加减问题:求总数、求剩余、(一图四式:是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幅图,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图意列出两个加法,两个减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知识的完整性。)、情景性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问题。直观渗透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目标:学会解读情景,找出有用信息,知道条件和问题,初步完成加减含义与实际生活现象链接(抽象与物化),掌握加减问题的“一图四式”。

  教学中要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与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生动有趣的资源。其次,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一年级(下册)

  图文式加减问题:求总数、求剩余、求部分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问题。

  教学目标: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继续学会解读情景,找出有用信息,完成部整关系向差比关系转化。

  教学时要将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探索提出问题,再应用计算知识来解决。

  本册教材开始,尝试系统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安排一些探索纯数学问题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年级(上册)

  文字表述式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问题。乘法一步计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乘加、乘减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将笔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二年级(下册)

  图文式两步应用问题:连加、加减、连减(或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添小括号)问题;乘加、乘减问题(综合列式)。一步除法问题:等分除、包含除,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乘除两步应用问题(综合列式)

  教学目标: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

  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点和难点:继续学会解读情景,找出有用信息,找出中间问题。小括号的作用和递等式格式。

  三年级(上册)

  一步应用问题:有余数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问题及加法、减法,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两步应用问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问题,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的问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重点与难点:搜集情境中的信息,选择处理相关信息,理解应用问题的数量关系。

  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讲究教学的策略,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年级(下册)

  一步应用问题:求每份数、份数、求一倍数、求倍数的问题;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求总数的乘法问题。

  两步应用问题: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多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求平均数)的问题以及乘加、乘减和乘除问题。

  解决问题专题:连乘、连除、除减应用问题。

  教学目标: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重点与难点:从图文并重的应用问题过渡到纯文字叙述的应用问题,选择处理相关信息,理解问题的数量关系。

  本册教材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的教学。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四年级(上册)

  乘除练习同步问题:一步或两步一般问题;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年级(下)

  两步、三步复合问题:加减、乘除同级两步计算,两积之和(差)、两商之和(差)等一般两级三步计算;小数加减问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问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正确解答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

  小数乘法:一步、连乘、乘加、乘减解决问题。小数除法:连除解决问题,与进一法、去尾法和近似数相关的解决问题。多边形面积:与多边形面积计算相关的问题解决。简易方程:用方程解加减计算问题;乘除计算问题,稍复杂的方程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五年级(下册)

  分数加减法:简单的一两步分数加减问题解决。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关于棱长计算的问题解决;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问题解决;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计算的问题解决。

  教学目标: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经历从实际生

  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解决。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解决(用方程解)。

  比的应用:应用比的意义和性质的问题解决(按比例分配)。

  百分数解决问题:求百分率、折扣、税款、利率等的问题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圆:关于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问题解决

  教学目标: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六年级(下册)

  圆柱和圆锥:关于圆柱的表面积、体积计算的问题;关于圆锥的体积计算的问题解决。

  比例应用:用比例解决问题(正、反比例问题解决)。

  比例尺:关于比例尺的问题解决(求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二)初步总结了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学生面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要通过一系列步骤才能系统地解决问题,得出答案。但是民族山区的数学教师受传统教育方式及地域环境的影响,教育思想、观念相对落后,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简单的解决问题不扎实,简单的数量关系不重视;在解决问题教学中不注重题目的基本结构、基本数量关系;只重视利用生活经验解题;不注重基本的解题方法。从近几年来各年级期末检测试卷中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解答中反映出学生思维的系统性较弱,思维不够全面,列综合算式解答的能力较差。所以数学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解决问题看成一个过程,让他们以一种逻辑的、有序的方式组织自己的行为。通过一年来对的课题研究,初步总结了解决问题一般经历的四个步骤:

  1、理解问题

  解决问题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思考他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是学生解决问题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如果学生不明确他们要做什么,下面的步骤也不可能做好。这一步,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问题,解释这个问题要他们做什么;也可以让他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倾听其他人的想法。

  2、选择计划

  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学生必须决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学生需要确定一个解题的计划或策略。在这个阶段进行讨论能帮助学生确定或选择合适问题解决的策略。

  3、实践、优化计划

  在这一步,学生要对讨论的方法进行实践,比较,优化。有时,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同学们提出的几种策略并没能解决问题,或者无法操作,这时应尝试放弃或改进,最终得到最理想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4、反思做法

  一旦问题解决了,就应该让学生做下来,反思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评价在活动中自己的表现;说一说自己碰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在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评价伙伴们学得怎么样;最后自己有哪些收获这一步能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扬长避短。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按照这一过程有条理地、灵活地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

  (三)初步总结出了几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1、画图的策略。

  把画图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决定的,他们对符号、运算性质的推理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如果适时的让孩子们自己在纸上涂一涂、画一画,可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认为,画图应该是孩子们掌握的一种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什么说画图很重要呢?主要是比较直观,通过画图能够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常用的画图的方法有:线段图;平面图;示意图;实物图。

  2、列表的策略。

  列表的策略,有时候我们也叫列举信息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将问题的条件信息用表格的形式把它列举出来,往往能对表征问题和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对比分析策略

  对比分析也叫比较分析,通常是把两个(或更多)相互联系的事、物等进行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判断或评价。在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在做混合运算题时,不善于观察题中运算符号和数字的特征,不注意获取、收集数学信息,就急于动笔计算;而对于一些能采用简便方法计算的题目,学生找不到切入点,又不知怎样简算。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对比分析策略。写出对比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异同,让学生自己发现简便算法,按照一看(看题中运算符号和数字的特征)、二想(想采用什么方法计算)、三算(动笔计算)、四验(每算完一步及时检验)的步骤进行运算。

  例如:简算“125×32×25”,学生初看这道题时,难以找到简捷的途径。为此,可以出示“125×(8×4)×25”一题,与上题进行对比,学生经过两题的对比,就知道例题该如何简便计算。

  又如:简算“25×96,35×67+35×32+35”两题,可分别与“25×(100-4)、35×67+35×32+35×1”进行比较,从而运用对比分析策略,顺利解决数学问题并掌握运算技巧。

  4、由此求彼策略

  由此求彼是指在解决某一个问题的过程当中,当你从正面进行思考遇到了阻碍,碰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换个思路从相反的方向,由求此问题变换成先求彼问题,以便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5、设数计算策略

  设数计算是指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数字化。有些数学问题比较抽象,若按常规方法去分析、解答,则很难求解。如能突破常规,先将题中的某些条件设为具体数据(所设数据要便于计算)或简单实例,便可从中发现解题规律,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例如:已知甲校学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40%,甲校女生数是甲校学生数的30%,乙校男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42%,那么两校女生数占两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

  此题中所给条件比较抽象,不利于思考解答。若设乙校有学生人数1200人(也可为其它数),则甲校学生人数为1200×40%=480(人),女生人数为480×30%=144(人);乙校女生人数为1200×(1-42%)=696(人);那么两校女生人数占两校总人数的(144+696)÷(1200+480)=50%。

  又如:甲、乙、丙三人称体重,甲最轻,丙最重,乙和丙差不多。那么,他们三人的平均体重应该在()。a、甲和乙之间b、乙和丙之间假设:甲=1、乙=8、丙=9,

  (1+8+9)÷3=6。6在甲和乙之间,所以填a。

  6、等效转换策略

  等效转换就是在保证最终效果相同的情况下,用较为简便的事件或条件将原事件或条件代替转化来考虑问题。有的数学问题从正面入手,可能很繁难,但只要换一个角度,从侧面或反面入手去思维,就会使条件和问题变得明朗,有利于同学们理解和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达到顺利解决数学问题之目的。

  例如:一根圆柱形钢材长3米,垂直于侧面把它平均切成三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2.56平方厘米,那么等分后每段钢材的体积是多少?

  这道题中“把它平均切成三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2.56平方厘米”这一条件,换句话说就是:“圆钢的4个相等圆的横截面面积共12.56平方厘米”。那么等分后每段钢材的体积为12.56÷4×100=314(立方厘米)。

  适当的等效转换,可使新题不新、难题不难、抽象的变得具体、繁琐的变得简单、叙述复杂的显得条理清楚。不但能开拓解题思路,而且能培养从不同角度进行审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模拟操作策略。

  模拟操作是通过探索性的动手操作活动,来模拟问题情境,从而获得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学生是通过自己探索的过程,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已知的问题来进行推导性的研究。通过这种开发性的操作的策略的训练,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问题的解决,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一列火车身长是100米,要经过一座桥。这个桥长1550米。这列火车是以每秒15米的速度前进,那么通过这个桥需要多长时间?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容易用1550除以15。问题出来后,老师没有必要立刻作出评价,而应该让学生们自己想想看。可以让学生拿出铅笔盒当做桥,拿出短短的铅笔当做火车,自己模拟火车过桥。通过反复演示,学生就会明白,应该把1550的桥长加上车身之长作为路程然后除以速度才是过桥的时间。通过模

  拟,把一些源于生活的东西具体化了,把这种不清晰的数量关系,把它很直观地表现出来,这个题就解决了。

  事实上,当一个数学问题呈现在面前时,其思维的触须是多端的。以上所述的七种问题解决的策略只是平时常用的导引途径,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践中注意不断思索探求、逐步积累解题经验,以掌握更多、更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思维策略。

  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清楚的是,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应该基于这样一个总的指导思想,那就是,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当解决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学生能够在班级中调查、探索、推理和交流日常的问题解决,并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时候,他们就会成长为自信而成功的问题解决者。

  (四)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成长

  1、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但是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在课题实施之前,课题组对全乡3-6年级数学学习情况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其中有两个两个问题是:你在课堂上或生活中给别人提出过数学问题吗?当你面对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你会想到学过的数学知识吗?解决过的数学问题吗?

  调查结果表明,有85%以上的同学不会主动向别人提出数学问题,也没有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经历,他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组织学生在校内外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等活

  动。课题组成员王晓奇老师在教学《统计》这一研讨课中,是通过引导学生现场收集有关数据,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就促进学生主动的去观察生活,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本节课被推荐参加20xx年5月县教育局教科所组织六年级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竞赛,竞赛中也得到了专家评委组一致好评。这堂课也是本课题研究实践课的精品课堂。

  2、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思维的发展。

  课堂教学的目的,绝不是要消除差异性,而是为了给每个同学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条件,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问题解决”给学生提供了依据各异的数学现实,能充分调动各自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本课题的实施,让数学教师们认识到:虽然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同,思维水平的高低不同,但只要教师能创设好平台,做到生生参与,亲身经历探索发现问题解决的过程,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3、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成了称职的引导者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应试教育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即根据不同的问题,教师一开始就像一只“领头雁”,教师“讲”,学生“听”,以这样单一地方式来传递问题的答案。通过课题的实施我们积极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我们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真正的引导者。在课堂上,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就放手给学生,遇到难处,教师慢慢学会了合理、适当地点拨、引导,不再以教代学;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独特观点时,教师们也养成了热情倾听,适时点拨、评析的教学风格,时时刻刻注意尊重自己的合作者,即使是与自己的观点相悖,也不“一棍子打死”。即使学生的观点实在不可取,

  教师也是委婉地否定,时刻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在互帮互助的课堂教学中建立了融洽的朋友关系,教师不再是最后结果的定夺者。

  4、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

  “教学相长”学生由于问题解决的能力逐步加强,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教师也感受到学生享受体验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要比那些单向灌输的课堂更难以驾驭,就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的教学适应现在的课堂,这样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就会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地学”为主要思考坐标,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久而久之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就不断地在提高,教学过程也不断地得到优化。

  (五)研究的主要物化成果

  1、《调查分析报告》

  2、《学习心得体会》

  3、《问题梳理》

  4、《教学实践课、教学研讨课教学设计》

  5、《教研论文选萃》

  6、研究活动掠影

  7、研究活动记录

  8、《中期阶段性总结报告》

  9、获奖证书复印件

  10、《结题报告》

  八、研究反思

  1、受地域环境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再加之课题组成员分散,在教学预设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和管理还不够深入细致,课题组对教学实践课的指导还不够,这也制约“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课题研究组成员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意识仍滞后,制约着课题研究总体水平的提高。

  3、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受学校经费不宽裕的限制,不能使大部分的数学教师参与到高层次的专业引领培训,对数学教师群体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都起着制约的作用,这也影响“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总之,我们在对《民族山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每一次实践,对一个问题就有了一种诠释,有尝试成功的喜悦,但也有很多的困惑和无奈,面对学生多元的生活环境和价值取向及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给我们数学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在民族山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中探索出一种既科学、又高效,更人性化的数学教学方式方法,使更多的教师消除职业倦怠,愿意自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使我们的教学由低效走向有效,走向高效,让我们民族山区的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发挥民族区域特色,真正构建和谐校园、构建更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人文化教育,让学生能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快乐、健康的成长。一年的研究,这可以说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是本课题研究的良好开端。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结合各完小的实际情况,把此课题再细化成若干个子课题,细化到每个年级的某个内容,继续探索,更深层次的研究,进一步的推动我乡数学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民族山区的数学教育教学水平。

  【主要参考篇目】:

  1、著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刘兼、孙晓天主编

  2、论文《教学应重视创设问题情景》小学数学教育20xx、1、2合刊沈晓东

  3、论文《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习》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光树

  4、著作《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张兴华编著

  5、著作《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6、著作《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王秀玲刘堤仿主编20xx年9月出版

  7、论文《基于真实任务的数学问题解决》徐兆洋20xx年4月

  8、论文《论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模式》庞丽娟

  9、著作《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施良方20xx年

  10、著作《走进新课程》朱慕菊20xx年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12

  语文新课标的学习让我收获许多,其中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的部分令我印象深刻。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原学段目标与内容升级为课程内容,其中包括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三大板块,其中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包含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含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包含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我还会不断的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只有真正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才能为孩子们奉献珍贵的知识。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13

  陆志平老师从五个方面对20xx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即“强化育人功能”、“聚焦核心素养”、“优化内容结构”、“明确质量标准”、“引领教学改革”。听完陆老师的解读,对新版课程标准有了宏观的认识,一定会为后面对新课标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下面重点来谈谈自己听完之后比较深的几点感受。

  一、作为语文老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新版课标对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进行强化,语文课程担负着人的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使命。德国思想家洪德堡说:“语言与精神力量事一道起来的。”语文课程又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这也是中华民族56个民族能够团结一致,充满凝聚力的必备要素。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语文课程有着不可多得的优势,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放在首位,既要充满自豪感,更应该明白肩上担负的使命。

  二、重视学习任务群的设置。

  学习任务群以学习任务为载体,重组优化内容结构。以学习任务引领课堂,重塑新型师生关系,势必引领教学改革,重建语文课堂。

  三、强化语用,创设情境。

  增强语文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这次20xx版新课标的一大特点,真实情境中的深度学习也是学习任务群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语用学更是重视情境中的学习。

  四、聚焦核心素养,落实教学

  本次20xx年新课标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语文核心素养”其实是“人的素养”。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定义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按照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构建课程的总目标,分条表述、相互关联。以识字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构建阶段目标,以学习为主线,核心素养渗透其中。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14

  静下心来,又一次认真的阅读了新课程标准,感受颇深。

  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

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

  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

  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研究和收集。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

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15

  教育,是有目的的,自古而然。20xx版新课标,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让全体教育工作者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落实到每一个一线教师,教育的执行者,其实最关心的是“怎样培养人”,也就是学科怎么教的问题,教法问题。所以笔者作为一线教师,也主要从语文学科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的角度来解读新课标。专家们解读新课标高屋建瓴,横看成岭侧成峰。我只是“管窥蠡测”,颇有盲人摸象的意味,难免井蛙之讥,却也顾不得了。

  在认真研读、比较新老两版课标,并认真学习了多位专家的解读之后,我们可以发现,20xx版课标,变化的部分,一是与爱国教育、文化自信等有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核心素养”“课程内容”上。二是关于学习方法方面,强调单元主题教学,任务群、多学科的综合、整合性质的学习方法。三是增加了关于学业评价和教研指导方面的内容。而基本不变的,除了关于教学目标方面的内容,还有就是语文学科教学永恒不变的训练重点——听说读写训练,即“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点,在课标的各个部分字里行间处处都体现出来。

  一、课程性质——运用工具

  先引用课标中的表述:

  (1)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4)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5)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从以上这些表述,我们能提取到以下信息:

  1、第(1)(2)句有一个共同的词语“工具”,工具是干什么的?使用的!语文教学,教“语言文字”工具的使用的。

  2、第(3)(4)(5)句反复出现的词语是“运用”,反复出现了五次。第一次在第(3)句,说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运用的;第二次出现在第(4)句,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存在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后面三次都出现在第(5)句,说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从这句中的“同时”一词,我们能体会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第一位的,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等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的累加,或者说扩展。再结合上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句,工具性才是语文课程的最核心的特点。

  那语言文字运用指什么?“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就是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思维、审美呢?是运用的结果,听说读写的结果!所以,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为一切其他功能起到的奠基作用的,是最最基本的最最核心的能力。

  二、课程理念——情境中整合运用

  这部分讲了五个理念:

  三、课程目标——运用能力

  这部分内容分为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学段要求三部分。总目标和学段要求除了一些顺序调整、表述细微变化,基本延续不变,主要变化就在“核心素养内涵”这一块。

  核心素养内涵为20xx年版课程标准新增内容,是这样定义的: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还是采用提取关键句的办法,我们提取以下句子:

  (1)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

  继续提取关键词语:关键能力、语言运用

  从这里,我们读出什么?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都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都是附着在语言文字学习和运用之上的。通过阅读积累而认同、热爱祖国文化,培养能力;通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维和进行审美创造,最终达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四、课程内容——任务群中实践运用

  这部分主,要讲的就是关于学习任务群,开头是这样表述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提取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什么?听说读写,具体情境中的语言文字运用。用课本为例子为切入点,教语文学语文用语文。特别强调的是,这个运用,“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五、学业质量——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表现,其评判标准,当然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依据义务教育四个学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自信、思维、审美,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载体这个工具的运用表现出来,所以质量检测的核心,当然只能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是听说读写,在具体情景中的听说读写。所进步的地方,是更强调综合性、实践性,也就是具体情境中的整合。后面的教学评价、学业水平考试,也基本一以贯之这个思想。

  比如“命题原则”的第一点:“坚持素养立意。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再如“命题要求”中的表述:“考试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日常生活情境指向真实具体的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的语言实践,凸显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文学体验情境侧重强调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意表达;”

  赵孟頫在书法上有一句名言: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我们可以借鉴来说明语文教学。教材的内容和各种资源,尽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变化,但语文学科所要学习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能力,却是“千古不易”的,将来必然也是如此。从素养到核心素养,语言文字,作为核心的核心,其工具的属性永远也不会改变的。但是,“运用之妙在于一心”,如何在课标指导下,不断研究,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确是需要我们“上下而求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