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语录

时间:2024-10-03 08:05:20 名言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00句)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曾国藩家书》以下这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曾国藩名言语录,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关于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00句)

1、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2、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3、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4、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5、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6、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7、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8、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9、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0、天下的事情,没有不从艰苦中得来而可以长久可以宏大的。

11、君子不依恃千万人的阿谀颂扬,而畏惧一二个有识者的暗自讥笑。

12、人才不遭遇困厄则不能激发潜力,不心存戒惧深怀忧虑则不能发达。

13、危险紧急的时候,不要依靠别人,专门依靠自己,才是稳当的做法。

14、居心不循天理,则畏天怒;作事不顺人情,则畏人言。——《曾国藩书信》。

15、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故且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曾国藩书信》。

16、天下之事理人才,为吾辈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弗存一自是之见。——《曾国藩书信》。

17、人才何常,褒之则若甘雨之兴苗,贬之则若严霜之凋物。——《曾国藩书信》。

18、凡行军最忌有赫赫之名,为天下所指目,为贼匪所必争。莫若从贼所不经意之处下手,既得之后,贼乃知其为要隘,起而争之,则我占先着矣。——《曾国藩书信》。

19、坚守已得之地,多筹游击之师。——《曾国藩书信》。

20、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曾国藩家书》

21、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曾国藩家书》

22、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曾国藩家书》

23、养生以少恼怒为本。——《曾国藩家书》

24、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曾国藩家书》

25、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曾国藩家书》

26、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古人绝好文字,大约于此四者之中,必有一长。——《曾国藩家书》

27、盖君子之孝,尤重于立身,内之刑家式乡,外之报国惠民。凡吾行事,足令人钦仰者,皆吾所以敬吾亲也;凡吾德意,足生人感恋者,皆吾所以爱吾亲也。推此以求,则尊显之道,事业无穷,未可酷于一哀,限生灭性,不达继述之义,翻蹈细人之行。——《曾国藩家书》

28、我身殁之后,尔等事两叔如父,事叔母如母,视堂兄弟如手足。凡事皆从省啬,独待诸叔之家则处处从厚,待堂兄弟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期于彼此有成,为第一要义。——《曾国藩家书》

29、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俾埠,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无怕者,自然悠久矣。——《曾国藩家书》

30、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曾国藩家书》

31、嫁女贪恋母家富贵而忘其翁姑者,其后必无好处。——《曾国藩家书》

32、年少无知,大抵厌常而喜新。——《曾国藩家书》

33、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曾国落日记》。

34、挺身入局,敢于担当,才有成事希望。——《曾国藩日记》。

35、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家书》。

36、凡人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曾国藩家书》。

37、以诚换诚,无人不诚。——《曾国藩书信》。

38、府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练后得来。——曾国藩

39、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曾国藩

40、天下大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清·曾国藩

41、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曾国藩

42、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曾国藩

43、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曾国藩

44、甘苦自得。——曾国藩

45、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曾国藩

46、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曾国藩

47、举世惟一真字难得。——曾国藩

48、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

49、办大事者胸怀要宽,肚量要大,能忍善忍。

50、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做人一定要像人,做官不可像官。

51、君子之道,莫善于能下人,莫不善于矜。

52、越自尊大,越见器小。——曾国藩

53、一身精神,具乎两目。——曾国藩

54、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曾国藩

55、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曾国藩

56、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57、正确对待做官发财——"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58、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辛勤劳动)则神钦(神灵钦佩)。

59、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60、有必不可已之事,便须早作,曰捱一曰,未必后日之能今日也。

61、义利辩以小心,须严一介。是非起于多口,务谨三缄。

62、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63、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64、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

65、文涵万古江山气;道续千年丝竹声。

66、期服去官,有犹子能行古礼;儒仕为侠,如先生岂是今人。

67、服金石酷烈之药,必致损命。即坐功服气,往往损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曾国藩

68、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曾国藩

69、为己之学,成己所以成物,由本可以及末也。为人之学,徇人至于丧己,逐末而不知反本也。——曾国藩

70、每日默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初学最要如此。——曾国藩

71、"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曾国藩"

72、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曾国藩

73、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74、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家书》

75、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曾国藩

76、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曾国藩

77、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曾国藩 《致吴竹书》

78、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则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己者,皆自弃也。孝其所以当孝,弟其所当弟,自是而推之,则亦圣人而已矣。 ——曾国藩

79、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 曾国藩

80、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 —— 曾国藩

81、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82、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曾国藩名言

8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家书》

84、凡人皆不可侮,无用人尤不可侮。——曾国藩名句

85、"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历史常以惊人的相似重复上演过去的一幕幕悲喜剧,达到事业顶峰的曾国藩同样不得不面临中国古代历史的盲点与困局。

86、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

87、人生由立志开始, 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 若能立志, 圣贤豪杰, 无事不可为。

88、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

89、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曾国藩

90、服金石酷烈之药,必致损命。即坐功服气,往往损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

91、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92、学莫贵于自得,得非外也,故曰自得。——曾国藩

9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94、上智安行乎善而天所晞避;中人觊福虑祸,故强为善而不敢为恶,下愚憨不畏祸,故肆为恶而无所忌惮。

95、久视则熟字不识,凝望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96、薄福者必尖刻,尖刻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97、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肚量豪迈为第一义。

98、精力愈用而愈出,不行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99、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繁华看精力。

100、凡有盛必有衰,不行不预为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