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才是人生》读后感

时间:2023-06-13 06:54:24 人生感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苦才是人生》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苦才是人生》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苦才是人生》读后感

《苦才是人生》读后感1

  读了名师索达吉堪布的《苦是人生》后,大师用简洁深刻的文字诠释了苦乐的真谛,教我们如何获得快乐,摆脱痛苦,让我从中受益它。

  苦,人生为何苦?苦是从哪里来的?苦与乐的关系是什么?人都想离苦得乐,却找不到苦的.真相。上师开篇就说:“无论生老病死都是苦,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要受爱别之苦、怨恨相见之苦、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从哭泣开始,他就被时时生起的种种痛苦压抑着,他为此倾注了一生。

  我们拥有的一切,想要得到的,未曾得到的,其实只是昙花一现,让我们总是焦急的放不下,求而不得,总是执着于一颗执着的心被我们自己欺骗了,却不知道它是永恒的。唯一改变的是“一切都在改变”。无论我们如何紧紧抓住,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直到死亡,一切都不会与我们的灵魂同在。时间不会给任何东西这样的机会。

  大师在文章中写道:“一位智者说,人身上有太多奇怪的东西,渴望长大,然后感叹失去的童年;用健康换金钱,很快用金钱换健康;我在远方,而当我快要死的时候,我似乎从来没有活够;我明明对未来感到焦虑,却忽略了当下的幸福。”所以,了解无常,接受无常,就是转苦为乐的开始。

  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按照自己的方式活好,哪怕生活再苦再累,也要努力活下去。然而,没有人会永远活着,但最终肯定会死去。为什么人们如此害怕和逃避死亡?因为在人们的意识中,死亡就是走向黑暗,意味着一切终将失去;因为他们对此一无所知,所以他们毫无准备。我们无法放下自己的一切执着和贪欲,也无法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迷茫。

《苦才是人生》读后感2

  我原来有个搭档和我有些投缘,我们都不是世俗定义的商人,我自诩有点诗人的气质,而他有些哲人的智慧,但我们却都在商场中行走了近20年。他的专业是养殖统计学,而更喜欢西方哲学,与他相处的几年里他向我推荐了很多西方的哲学家和他们的著作,我也看了一些。于是从他那里我有机缘接触到了西方哲学中关于人与自己相处的真相。于是有了西方哲学和佛学一些粗浅的比较。西方哲学和佛学都有关于人和人生的'根本性的概括,集中起来就是一个字“苦”

  西方哲学认为人生中“苦”是本质,而幸福只不过是在认识到“苦“的本质后,所珍惜的短暂的“因满足而愉悦”的时刻。"人们追求幸福和欲望,可得到的只是暂时的满足,享受只是欲望暂时的停滞。欲望其实是一种痛苦的形式,。“所谓幸福的人生历程,即是让欲望和满足彼此消长、交替出现的间隔,调整在不太短的时间内,使二者各自产生的痛苦。——叔本华”

  佛学中所说人生真相其实也是一个字“苦”。佛家说苦有八种: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求不得苦,六,爱别离苦,七,怨憎会苦,八,五蕴炽盛苦,更有一苦,乃不闻佛法不知苦之苦,曰苦苦。

  佛学是学问,哲学也是学问,于是从学问上说人只不过是知道了人生真相是苦罢了。

  “佛学”不同“学佛”,学佛便可知苦,品苦,舍苦,而离苦

  “哲学”不同“学哲”,学哲便可明苦,察苦,惜苦,而得乐。

【《苦才是人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生读后感02-04

《人生》读后感02-01

路遥人生读后感02-24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02-25

人生智慧读后感02-14

《人生海海》读后感02-03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02-04

《人生》优秀读后感06-09

路遥《人生》读后感06-04